连旭东
(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 深圳 518117)
氯苯那敏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探析
连旭东
(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 深圳 518117)
目的探析皮肤瘙痒症采用氯苯那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5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同样治疗的同时加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75.86%)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相较于对照组(31.03%)较低。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瘙痒症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皮肤瘙痒症;氯苯那敏
皮肤瘙痒症临床中相当常见,典型表现为身体各处出现剧烈瘙痒,一般常见于全身,也可于会阴部、阴囊或者肛门等局部发生,痒感剧烈,而且为阵发性的瘙痒,夜间尤甚,对患者睡眠质量及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瘙痒出现时患者常常以手用力抓饶,易出现抓痕、淤血以及皮损,久而久之可能继发苔藓样变、湿疹或者色素沉着,影响身体健康与美观。临床上对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并没有一致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积极探寻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我院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53例皮肤瘙痒症患者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男性14例,年龄在24~64岁,平均年龄为(41.78±4.19)岁,病程为1.5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3.27± 1.54)年;女性10例,年龄在22~63岁,平均年龄为(44.16±3.39)岁,病程为2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4.06±1.65)年。对照组29例,男性16例,年龄在23~61岁,平均年龄为(44.93±3.14)岁,病程为1.5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4.06±1.89)年;女性13例,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47.82±3.07)岁,病程为2.5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4.35±1.86)年。发病季节:春节发病的有12例,夏季发病的9例,秋季发病的14例,冬季发病的18例。并存疾病:合并肝胆疾病的有14例,糖尿病的有19例,合并肾病的有9例,神经衰弱的有5例,药物反应的有2例,妊娠患者1例,饮食刺激导致的有3例。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与肝肾疾病患者;造血功能异常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前2周内服用过激素药物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发病季节、并存疾病等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国药准字H20080539,由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剂量为40 mL,混合10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1个疗程为10 d。观察组在接受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国药准字H44021222,由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口服治疗,每次用量为4 mg,3次/天,1个疗程为10d[1]。治疗期间,禁止患者服用其他任何相关药物,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禁烟酒。
1.3 疗效标准
持续用药2个月后根据患者病情判定疗效。痊愈:患者骚扰症状以及血痂、抓痕或者粗糙等继发损害全部消失;显效:患者瘙痒症状不明显,继发损害消退>80%;有效:患者瘙痒症状有所改善,继发损害消退>50%;无效:患者瘙痒症状无丝毫减轻,继发损害无消退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痊愈患者24例(66.67%),对照组痊愈患者11例(37.93%),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相较于对照组(75.86%)明显较高(P<0.05),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例,具体表现为恶心者2例,胸闷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9例,具体表现为恶心者3例,呕吐者2例,胸闷患者2例,嗜睡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1.03%)。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案例3: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将鼠妇分给各小组后,开始跟学生交代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与评比,最后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科学探究的程式化操作,会使原本富于变化的探究活动变的僵化,使方法的教育成为继知识之后学生学习新的负担;二是学生的探究活动 (其实应为整个学习活动)应该允许是不完整的、个性化的,这是和科学家探究的最大区别,因此,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和统一是欠妥的;三是保持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应成为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应以习得为主,即在实践、实验及体验性学习中获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皮肤瘙痒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一般由于风邪外袭所致,机体血虚失养也容易导致病症发生,多种皮肤疾病均有皮肤瘙痒的症状表现,如妊娠风疹、经前隐疹或者阴痒等。皮肤瘙痒主要是通过患者自述瘙痒,临床中却无具体原发损害的一种皮肤病,此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同某些疾病有密切联系,例如肾病、糖尿病或者肝病等,笔者认为外界的刺激因素也是引起此症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化纤织物、寒冷或者温热的天气等。由于皮肤瘙痒症发病因素较为繁杂,因此临床中治疗此种病症的方法也较为多样,但至今未有一致有效的解决方案,满意的临床疗效也难以实现。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又称为“扑尔敏”,是临床中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此药是第一代的抗组胺药,抗过敏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抗胆碱与中枢抑制的作用,相对于其他传统类型的抗组胺药物而言,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副作用相对温和,服药后不可避免的困倦、口干或者恶心呕吐的反应较轻。而且,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口服用药后胃肠吸收迅速,药效快,一般半个小时就可发挥药效,1~2 h后即可达到浓度高峰,通常能够维持3~6 h的疗效,之后通过尿液、大便或者汗液直接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残留,因而对肝脏系统等脏器损害较小,临床中常将其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明显[2]。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抗炎症与免疫调节的效果良好,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湿疹与荨麻疹。但多种研究表明,此种药物存在重要的副作用,例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颜面潮红、浮肿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中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皮肤瘙痒症,总有效率为61.67%,治愈率(66.67%)明显高于仅采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的对照组(37.93%),而且两种药物联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1.03%)有力证明这一点。徐福珍[3]等在研究中提出,皮肤瘙痒症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联合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可达90.60%,且未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加重的迹象,因此认为此两种方法治疗皮肤瘙痒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与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与复方甘草酸苷针联合治疗皮肤瘙痒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徐丽霞.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河南中医,2012,22(3): 56-57.
[2] 宋丹阳.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7(4):223-224.
[3] 徐福珍.氯苯那敏治疗皮肤瘙痒症64例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0,17(1):60-61.
表1 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比较(d)
2.2 眩晕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痊愈11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眩晕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后痊愈16例,有效21例,无效4例,眩晕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0.2%。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和眩晕复发率
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期间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17.1%;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4%。对照组停止用药后12例患者眩晕病情再次复发,眩晕复发率为29.3%;治疗组停止用药后3例患者眩晕病情再次复发,眩晕复发率为7.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和眩晕复发率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眩晕是临床上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该类疾病主要具有急性起病的特点,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呕吐,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4]。人体的平衡与定向功能通常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及前庭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前庭核是脑干中最大的一个核团组织,对大脑的血供和氧供条件都非常敏感。所以,当患者的颅内血管即使仅仅出现比较微小的改变或血压水平有所下降时,均会对其前庭系统的胜利功能造成相应的影响,进而导致出现眩晕症状[5]。病情发作时大多数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的事物处于旋转状态,有少数的患者会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现象,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的感觉,常会同时伴随出现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斜、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血压改变等症状表现。倍他司汀是组胺类药物的一种,可对患者的内耳迷路、前庭微循环系统中的毛细血管产生非常明显的舒张作用,使内耳的微循环系统得到显著改善,使内耳淋巴的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对前庭神经元的放电过程起到有效的下调作用,从而使脑后循环系统及内耳、迷路、前庭微循环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舒张,进而使内耳毛细胞的稳定性显著增加,使前庭神经的传导能力降低,对眩晕症状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由于该药物在作用于人体后可以持久的解除迷路动脉痉挛,对血循环进行改善,使耳蜗和前庭血流量明显增加,从根本上使迷路水肿现象及内淋巴压力的增高现象得以消除,从而对内耳性眩晕症状进行控制,使症状表现的改善速度提高[6]。
参考文献
[1] 陈华,余清声.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9,17(14):308-309.
[2] 王健俐,闫卫,李国臣.后循环缺血临床报告[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181-182.
[3] 杨思游.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发作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7(12):1286-1287.
[4] 徐济民,邓慧君,黄震华,等.葛根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冠心病[J].新药与临床,2009,15(15):209-210.
[5] 徐云飞.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6(11):994-995.
[6] 门琼,崔怀静,张正英.葛根素治疗脑梗死152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17(12):120-121.
R751
B
1671-8194(2014)17-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