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广东 佛山 528318)
某院中心药房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
李明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广东 佛山 528318)
目的调查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规律。方法对本院中心药房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及β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s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结论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于2011年~2013年存在使用规律,可应用于该类药物领入量的调节和库存管理。
抗高血压药;DD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拮抗药;药品库存;领入量<中图分类号:r972.4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 中图分类号:R97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6-0167-02中图分类号:r972.4
药品库存和药品的领入量是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细致而重要的环 节:库存的药品不仅占用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存在损耗、过期失效等风险;同时药品领入量不科学又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在药品使用量波动较大的时候,还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供应,甚至危及到危重患者的生命[1]。
本院中心药房的药品库存一般为1周的使用量,领入量则根据前10 d~1周内的药品消耗数量为依据来确定。依靠以上传统方法来领用药品并不能避免药品消耗的潜在影响因素和使用规律对药品领用和供应的影响,尤其遇上各种假期和极端气候影响交通运输的情况,很可能造成药品供应的短缺,影响临床工作。
为了寻找准确、理性及主动的药品领用量制订方法,本人尝试通过分析本院中心药房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探索及确定该类药物在本院中心药房的使用规律[2-5]。
所有药品使用数据来自本院中心药房管理系统中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消耗量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将药品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拮抗药、α受体拮抗药及其他抗高血压药共六类。利用医院阳光用药信息系统等软件对各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合并、求和等统计分析。本文药品的DDD值参照《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或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来确定。药品总用药频度(总DDDs)=药品总消耗量/药品DDD值。本人认为,根据用药频度的定义,用药频度(DDDs)在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在一定时段内的药品消耗剂量数[1]。
2.1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2011~2013年总DDDs状况分析
图1 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每月总DDDs折线图
图2 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每月总DDDs百分比堆积图
图3 2011年~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总DDDs百分比饼图
①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每月DDDs总和年度趋势基本一致:由图1可得,每月DDDs(使用频度)总和与月份存在关联性,在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时段,三年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由图2可得,2013年每月DDDs总和基本等于2012年与2011年同月份的DDDs总和。②α受体拮抗药及其他抗高血压药口服用药使用比例小。由图3可得,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总DDDs比例中,“α受体拮抗药”为5%左右,“其他抗高血压药”为2%左右,药物消耗数量少,故下面将不再讨论此两类药品。
2.2 2011~2013年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每月DDDs总和分析
①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每月总DDDs年度趋势基本一致:每月总DDDs(使用频度)与月份存在关联性,三年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②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每月用量环比基本一致:2013年与2012及2011年每月总DDDs值约为4∶3.5∶2.5。
2.3 2011~2013年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s分析
①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年度趋势基本一致:每月总DDDs(使用频度)与月份也存在关联性,三年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②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每月用量环比基本一致:2013年与2012及2011年每月总DDDs 值约为4∶3∶3。
2.4 2011~2013年钙通道阻滞药每月总DDDs分析
①钙通道阻滞药每月总DDD年度趋势基本一致:每月DDDs(使用频度)总和与月份也存在关联性,三年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②钙通道阻滞药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2013年与2012及2011年每月总DDDs 值约为4∶3.5∶2.5。
2.5 2011~2013年β受体拮抗药每月总DDDs分析
①β受体拮抗药每月DDDs总和年度趋势基本一致:每月总DDDs(使用频度)与月份存在关联性,三年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②β受体拮抗药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2012年与2011及2010年每月总DDDs值约为3.5∶3.5∶3。
本院中心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于2011~2013年存在使用规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及β受体拮抗药每月DDDs总和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月份增长环比基本一致。
本次分析所得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规律,可望结合应用于该类药物的库存管理:假设现需预计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2014年3月份的总领入量,我们可以统计出该类药物于2014年1月份的DDDs总和与2013年1月份该类药物的DDDs总和的比值,再乘以该类药物于2013年3月份的DDDs总和,便可得出该类药物于2014年3月份的总DDDs预测值,即可推算出该类药物4014年3月份的总领入量,即:2014年3月份的DDDs总和预测值=(2014年1月份的DDDs总和/2013年1月份DDDs总和)X 2013年3月份的DDDs总和。分析结果显示,有部分数据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这是可以接受的。在实际的药房药品申领工作中,药品领入量除了考虑实际消耗量外,还要考虑库存管理、存放位置、药品使用有效期的长短等因素,因此会出现差异。本人希望依据这类药物的使用规律,更客观科学地预算药品未来的消耗量,通过运用有关数据间的规律,编写药品领入量的计算程序,准确、简化地计算出该类药品的领入量,做到科学科学管理,细节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1] 刘敏豪,张爱群,邬倩倩.某院中心药房2009~2011年呼吸系统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今日药学,2012,22(12):741-744
[2] 杨新云,卓超,叶枫,等.呼吸病区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J].今日药学,2011,21(8):
[3] 张秋莲,刘照昌.2008~2010年本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今日药学[J].2011,21(4):32-35.
[4] 丁惠萍,黄平.某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0年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261-1263.
[5] 奚彩萍,承晓京,任俊杰.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280-1283.
1671-8194(2014)16-0167-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6-0167-02
R97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6-0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