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师生关系影响的实证调查研究

2014-04-23 11:13王凤玲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交往信息时代师生关系

王凤玲

摘 要:高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因为信息时代知识观的改变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受到严重的挑战。本文对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调查的具体现状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目的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多方位的严峻挑战,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机制,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到微观的课程设置等,无不受到信息技术的渗透与影响。在技术层面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化校园,普及多媒体教学,倡导网络化学习;在文化层面上,高等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价值观、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观等都受到了有力的冲击,革新的呼声与实践探索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必须对高校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才能使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和谐地发展。本文就是希望通过实际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考察信息时代师生关系的微妙及师生交往的变化。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昌理工学院三所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他们都是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机调查了三所高校的265名各个年级的学生,回收258份有效问卷,见下表1。

表1

2. 问卷的编制、发放与回收

此次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问卷从六个方面拟定问题,揭示了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具体情况。它们分别是:师生交流频次与时间、师生交流的方式、交流的内容、教师的威信及影响、信息技术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等六个方面。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

3、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有统一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师生交流频次与交流时间

师生关系的密切与否,同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与交往频次密切相关。充足的交流时间和频繁的交流沟通活动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调查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2—1

表2—2

从表2—1可以看出,64.3%的学生都选择了和教师交流是不定期的,时间比较有规律的交流只占总数的1/3弱,而一周至少一次交流频次属于和教师沟通交流比较密切的,但只有18.6%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其余17%的学生只属于偶尔和教师交往。而师生每次交流沟通的时间达半小时以上的,只有1.2%,15—30分钟的占5.8%,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单纯交流的时间只局限在5分钟以内,占总数的64.7%(见表2—2)。

在调查学生“结合现实状况,你认为你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是否充足”时,37.6%的学生认为很不充足,31.4%的学生选择不充足,22.9%的学生认为一般,5.4%的学生选择比较充足,2.7%的学生认为很充足。综合起来,认为师生交流时间不充足的就有69%,比较充足的仅8.1%,这表明师生交流时间分化比较严重,从学生需求的角度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不够,同时也说明他们有和教师迫切交流的欲望。从师生交流的频次和每次交流持续时间情况来看,师生交流的深度还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只是泛泛的交流,因为每次交流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学生仅1.2%。大部分学生和老师交流只在五分钟之内,甚至这种见面都不是经常有的,而仅仅是不定期的,是偶尔和老师碰上了才进行交流沟通的。

2. 师生交流方式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给高校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交流工具变了,交流媒介多了,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既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带了便利,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根据调查的情况,如图一所示,在交往方式上,按照学生选择方式从常用到不常用,依次是:课堂课间交流(198)、发E-mail(71)、打电话(44)、

图一

网络聊天(21)、约好后见面交流(14)、书信等书面交流(4)。所以现实中师生交往最重要的两种方式是:课堂课间交流和发E-mail。课堂课间交流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因此,自古至今,它都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但以往常见的交往方式,如:约好后拜访、书信等书面交流方式,在信息条件下的高校里,却鲜为人见。只有10多个学生选择会与老师约好后见面交流,仅4个学生选择书信等书面交流方式。在信息时代,师生都选择了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3. 师生交流的意愿与内容

师生交流的内容方面,本文仅列出了大学师生交流最常见的几个方面:知识内容、个人生活和心理情感方面。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比中小学生更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所以他们和教师之间应该更趋于人格和精神上平等,同教师之间的交流话题也应该更广泛。据统计调查,现实情况是:

表3—1 学生个人问题交流意愿

表3—2 交流范围

表3—3 交流倾向

从上面三个表格可以看出,大学师生之间交流范围非常广泛的只有35.5%,而交流仅限于知识范围之内的占43.4%。说明师生之间交流大多是局限于知识范围之内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师生交流的重要倾向,就进一步调查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更愿意和教师交流。结果65.1%的学生都选择在知识上遇到困惑时,他们更愿意首先找老师咨询解决。而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只有8.9%的学生愿意与教师倾诉,能交流情感问题的就更少了。所调查学生中愿意和教师交流个人问题的有23%,不愿意的占79%。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经常性的交往与交流,更需要有效的交往,才能保证交往的质量。所以师生之间真诚、深入的交往,才能构建和谐深厚的师生关系。与教师能够坦诚地聊聊个人问题,说明学生非常信任这个教师,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深厚稳固的。但以上结果表明,高校师生交往不是很深,和学生之间形成那种坦诚、默契、可信任的朋友关系,还是很缺乏的。

4. 信息时代,教师对学生的威信与影响情况

信息时代,信息的广泛渗透与信息技术对教师的知识权威与角色也产生了冲击,那么在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也值得我们关注。在给出的六个选项中,我们让被调查者选出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帮助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结果他们的选择情况如下表4—1所示:

表4—1

按照学生选择情况,教师对学生最大的两方面影响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或获取了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

在教师的威信方面,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品行人格,其次才是专业知识,个人能力,见下表4—2。这说明在现代信息社会,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的知识权威确实是受到冲击,但与此同时变化的是,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在多方面给予学生启迪,尤其要在为人处世,能力素质方面给学生以榜样作用。

表4—2

表4—3

既然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了,教师的知识权威也削弱了,威信也更多的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品行人格了,那么信息时代,学生知识的丰富与个人的完善最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呢?表4—3中反映的情况解答了这个疑问。42.2%的学生是通过与人之间的交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其次是课外的自学,最后才是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网站、媒体,通过各种电子期刊杂志等途径获取比较权威的知识信息,但这些却不是他们认为丰富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与人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途径,个中原因值得人们思考。这样的选择结果不排除学生有夸大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交流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它反映出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高,深入的交流成为一种稀有的活动。大学生更加看中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与同学、与网络上结识的新朋友之间的交流。

5.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1)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情况

信息时代,大学师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如何对待和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可以反映出信息技术对他们的影响。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娱乐、交流、互动等功能引起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当问及被调查学生他们从网络上得到的最重要的好处是那两项时,83%的学生把获取大量的信息作为首要的选择,在第二种重要好处选项中,35%的学生选择了娱乐消遣,29%的学生选择了与人交流,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发布信息。而学生们在网络上所做的事情,兴趣也不一样,不是很集中,下图三所示。所有被调查的258名学生中,有181个学生选择了浏览网页,占总数的70%,165人选择了听音乐看电影,162人选择了下载资料、131人选择了聊天,97人选择收发邮件,35人选择了发布信息。可见,学生们对于互联网,一致地认可它给学生们带来的大量信息,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他们也比较注重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娱乐消遣活动,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网络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可以连通世界各地,可以和各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虚拟的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51%的人认为聊天是他们从网络上得到的最大好处。而至于发布信息等利用网络主动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信息交流的活动却还没有在学生中形成共识。

图三

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

(2)高校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后的学生反应

高校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计算机、电话、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也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进行教学。有些教师的课件水平也越来越高,甚至在美感上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这些都丰富了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内容,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是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其效果又如何呢?

表5—1 运用教学媒体的满意度

表5—2 课堂信息资源冲突情况

表5—3 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的感受

从上面几个表格,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学生在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的真实感受。对于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学生很满意的有10.5%,比较满意的约73%,也就是,83.4%的学生都很满意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很支持这种方式。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他们的感受情况如表5—3,43%的学生都认为最大的感受是学习内容量大了,17.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提高了,同时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认为学习负担加重了的学生只占15.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活动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多方面促进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尽管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学生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并掌握了那些信息见表5—2所示,90%以上的学生都碰到过。但这种现象很普遍,信息渗透与信息交叉在教育教学领域是很正常的,学生们都能理解这种情况,所以,它并没有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看法。

(3)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感受

如今,学生可以从课堂上、互联网、书刊杂志、广播电视 、朋友之间的交流等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的感受也可能是很丰富的。给学生提供了多项选择让他们做不定项选择,统计结果如表5—4:83%的学生都肯定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但吸收情况却并不乐观。35%的学生赞同深化了自己的知识体系,27%的学生认为信息、观点间相互矛盾与冲突,30%的学生存在难以识别和选择信息的问题,没什么感触的占6%。这说明大学生在信息时代,面临信息的海洋,还存在知识信息体验混乱,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都比较弱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现代大学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泛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能力。教师的角色也需要有些改变了,学生们面临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但学习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拓展。

表5—4

*此题为不定项选择

6. 师生关系的满意度

学生对师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满意度也并不乐观。4.7%的学生很满意,29.1%的学生比较满意,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师生关系很一般,不满意的占9.7%(见表6—1)。表明高校师生关系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很严重的问题,但现实状况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毕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很一般。师生关系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它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没有引起教师与学校的足够重视,也就不能发挥它对整个教育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表6—1 学生与所接触教师之间的关系满意度

四、问题与建议

1. 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交流时间不充足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从交流时间上看,37.6%的学生认为很不充足,31.4%的学生选择不充足,综合起来,认为师生交流时间不充足的就有69%,比较充足的仅8.1%。现实的交流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严重不符合他们的需求。被调查学生在反映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时,70%的学生都认为缺乏交流沟通,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缺乏有效沟通”、“缺乏面对面交流,老师不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状况”、“有些可以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变成网络交流”、“接触太少,交流太少,话题太窄”、“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很少主动交流,高高在上”、“沟通的时间不够”、“师生沟通与交流严重欠缺并且紧张”、“太疏远了,不能做面对面交流”等等如此一致的意见,证明了高校师生之间交流状态很不理想,交流与沟通严重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就更少。

(2)师生沟通与交流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高校师生作为智商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吸收和利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发邮件、网络聊天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些为师生之间的即时、快捷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增进师生之间亲密关系上,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替代师生情感的深入交流。高校师生在具体的交往中,表现出过分的依赖信息技术。比如,根据调查,在交流方式上,教师除了课堂课间和学生交流,最常用的就是发E—mail和打电话。而每次授课时也只是和个别同学们在课堂上提问交流,课间也是偶尔和学生讨论。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很多教师都告诉学生自己的邮箱和QQ号,让同学们跟他们联系,但事实上,教师的QQ很少上线,回邮件也很简洁。在开放式问答中,有学生就写出了不满于教师只留自己的联系方式就完事的做法。在被调查学生回答信息时代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很多学生都反映了师生都没有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使学生和教师没有得到很好的交流。“信息联络方式加强了,可师生交流的主动积极性却减少了”、“因为有多媒体教学,很多老师只是一放而过,没突出其精要”、“信息技术课好,仍不如老师即兴发挥”、“没有真实感”、“讲课机械化,形式化,不负责任,不够关心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等等,听听这些学生的感受,我们就明白了绝大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了多媒体,而且只注重了多媒体的信息展现功能,却没有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更多的文化投入与情感投入,而非技术层面的物质投入。学生在这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大,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聊天结识朋友、游戏娱乐等活动,吸引了学生绝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师生间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影响和触动。

(3)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冲击,但教师威信仍受学生关注。

现代信息社会,教师的知识权威确实是受到冲击,课堂不再是学生丰富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与人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途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学生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并掌握了那些信息,但学生对这种现象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不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整体看法。而学生仍然关注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品行人格,其次才是专业知识,个人能力。

(4)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师职责亟需扩展。

信息时代,学生们从互联网上,主要是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至于发布信息等利用网络主动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信息交流的活动却还没有在学生中形成共识。大学生面临信息的海洋时,还存在知识信息体验混乱,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都比较弱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现代大学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泛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拓展。

(5)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不高。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不把教师作为自己的重要交流对象了。学生对师生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满意度也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很一般。师生关系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它与学生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

2. 建议

(1)教师应该正确对待与利用教育技术。克服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两种不利倾向:一种是技术恐惧症,另一种倾向就是技术依赖症。

(2)建立师生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有一定的付出,靠思想上说服还远远不够的,需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这就需要为此制定具体的制度提供保障。

(3)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该真诚对待学生。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要把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其次,需要有崇高的人格;最后是对学生的爱。

(4)转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在多元与多样的知识观与价值观下,教师已经不在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了。“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和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5)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重视学生对待信息活动的态度,培养他们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交往信息时代师生关系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