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业
摘 要 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需要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案例,指出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及快乐成长。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How to Promot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HI Weiye
(Tanghai County Third Kindergarten, Tangshan, Hebei 063200)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opos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by child mental health case, which can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happy growing up.
Key words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0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确保幼儿的性格开朗、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健康的心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伴交往,做事自信,诚实等。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教育中存在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已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存在普遍性和严重性,并且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性格过于内向,胆小,缺乏自信;有些幼儿由于家长的溺爱而任性、霸道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妨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优秀品德的形成,也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累性,针对幼儿心理教育应该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策略。以下两个情境体现了日常教育的重要性。
(1)晨间活动。小朋友正在晨间活动,一个幼儿高兴地跑到“阅读角”想拿一本书看,却不小心把书架碰倒,图书散落了一地。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就你捣乱,快整理好,回到你座位!”孩子呆呆地看着老师,等老师视线离开后,悄悄地回到座位……(2)自由活动。一个女孩哭着找到老师:“x x把我的新鞋洒上水了。”教师把那名孩子叫到面前:“看你把水洒在小朋友的鞋上,该怎么办呀?”孩子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女孩想哭却忍住了。老师又对女孩说:“我帮你把鞋晒干,好吗?”女孩一边点头,一边笑了……
以上两个案例中,教师对待幼儿遇到意外情况的心境截然不同,两种处理方式会使一个处于惊恐状态,另一个会快乐地投入新的活动,究其原因在于是教师所持的不同态度。对于幼儿教育,需要付出更多的尊重与关爱。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或是一份奖励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一份触动,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爱与关怀,使他们的内心充满爱与阳光,体会到真、善、美。或许幼儿对教师或家长的爱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许他们还很懵懂,但是对于爱与不爱他们会有敏感的反应,这对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正如案例中涉及到情景,晨间活动的教师训斥了那个孩子,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并当教师视线转移后悄悄回到自己座位上,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胆小,不自信,做事情畏手畏脚,缺乏创新精神等。相比之下,自由活动中的教师的处理方式却让孩子们愉快地回到自己的活动中,对孩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但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与道歉,虚心改错。而对于错误的接受者而言,要为人大方,当别人犯错误时要给予改正机会,接受其的道歉,给别人成长的空间。这样的结果才会对彼此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快乐成长。
2 幼儿心理问题解决方式
近年来,具有心理问题的幼儿人数明显增多,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要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应重视以下方面:
2.1 尊重幼儿
尊重儿童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主要体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让幼儿主动地发展。教育过程中会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如果两个幼儿做了同样一件事情,面对幼儿的行为,一个给予夸奖,一个却给予批评,幼儿就会有不被尊重的感觉,就会生气与伤心,不能很好地完成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2.2 热爱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慈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素。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幼儿才会有安全感、归属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小朋友、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对幼儿的爱要真切,不能偏私或纵容。有些幼儿活泼,有的幼儿内向,有的幼儿守规则,有的幼儿爱捣乱……对于各种类型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式给予爱,传播爱,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小朋友,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快乐的,关心小朋友,团结小朋友,学会分享,学会集体生活。针对个别内心确实很难打开的幼儿,要给予特殊关注,关心幼儿在上课期间和活动期间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告知幼儿家长的前提下,与家长共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计划,在家庭中和幼儿园中同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让爱无时无刻地存在幼儿的内心。
2.3 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教师的情绪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教师应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幼儿正处于心理比较敏感时期,如果教师的课外情绪影响到幼儿的课上教育,就会使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冷漠,而这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求幼儿教师控制自己的个人情绪,较好地保持幼儿教育期间的状态,从多个角度让幼儿感觉到健康、阳光、快乐,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2.4 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伙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现状中,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幼儿中存在分化小团体情况,有些幼儿间关系相处良好,成为了好朋友,但是,却不愿意和其他的幼儿良好相处了,相比之下交往也少,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较好的处理,就会造成小朋友之间的关系疏远,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更有甚者,如果某个小朋友都不和其他小朋友共同玩耍,做游戏等,就会使这个小朋友产生孤独感,性格会有明显的内向倾向。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增加集体活动项目,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加进来,让他们体会到每个人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体会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加强小朋友间的互助与交流,让大家都能成为彼此的好朋友。
2.5 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平时增设幼儿情景表演、竞赛等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种形式,幼儿都比较喜欢,具有很强的参与积极性,童话故事的情境、柔和的音乐,教师的引导等可以使幼儿快速进入到模拟情境中,使幼儿不仅在快乐中度过美好时光,并且能很好地释放幼儿的内心感受。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幼儿直接参加到童话剧的表演中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自己就会体会到白雪公主的美好与善良,老巫婆的丑恶与狠毒,加强幼儿对人物心理特征的分辨,更深地了解真善美,从自身的表演中对心理历程的发展进行锤炼,强化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6 日常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活动中含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比如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群体感,赞美的话语肯定幼儿的成功,信任的目光消除幼儿的胆怯,游戏中教会幼儿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环境创设中开辟心情角、心情树、悄悄话角等。心情角的开设可以使幼儿进行心情上的释放,如果某个幼儿心情不好,可以带他到心情角中谈心,用活泼快乐的心情去感染他,让他体会到快乐的感觉与魅力,或者把他带到心情树面前,让他与心情树进行交流,把不开心的事情说给心情树听,这样幼儿内心就会有一种释放的感觉,似乎不开心的事情都已经都被心情树消化,重新获得了快乐。当发现幼儿总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时,也需要对幼儿进行开导。也许幼儿会不愿意和其他人说,此时如若将他带到悄悄话角,在教师和小朋友处于同样的环境中,教师向幼儿讲述自己的悄悄话,此时幼儿是很愿意讲出自己的悄悄话的,这样共同真心相待,幼儿内心得到释放,重新回归到快乐中去。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善于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才会更有效地释放幼儿的心灵,让他们回归到原本的平静与快乐中去。
3 结论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只有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才能使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勇于探索与创新。因此,幼儿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需要共同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朱良,陈思群.幼儿教育案例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