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启示——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为例

2014-04-21 09:30李伟萍
职教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教模具

□李伟萍 李 敏

传统职业教育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下,重知识、轻能力,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社会管理已进入过程为导向的时代, 除专业能力以外, 人们更加注重劳动者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创立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2005 年参加“中德合作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综合项目”,引入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是随着技术分工的细化,在机械专业上发展起来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具制造与装配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生产所需模具及其工装的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学校于2002 年在机械专业的基础上建立模具制造技术专业,2007 年以前,采用的是“2+1”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2 年,顶岗实习1 年;课程体系仍建立在学科体系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三大模块,穿插进行校内实习,校内实习包括基本功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习三段。 这种模式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是缺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难以适用适用企业的需求。从2007 年开始,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道路,实现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 组织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师和模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课题组,负责改革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组成员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创新、边总结边推广,到2012 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0.5+2+4”人才培养模式。 近两年,不断完善,使这种模式更加定型。

基于“产教融合”的“0.5+2+4”的培养模式,即:半个月专业识岗见习、2 个月专业随岗实习、4 个月专业顶岗实习。

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随岗见习两周,使学生尽早接触相关专业设备, 体验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熏陶,为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期在校内实训中心安排两周的钳工基本功训练和两周的车工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实训操作规范、标准以及工量具的使用和掌握常用设备的操作。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模块学习专业课程,强化基本功训练,了解生产工艺。 第二学期,在企业以轮岗的形式进行两个月的专业实习,通过熟悉设备操作,掌握生产工艺过程,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要求。 在校内通过制作典型模具,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掌握模具生产工艺,提高操作技能。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继续通过制作典型模具,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学期,在企业进行4 个月(一学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逐步适用企业的生产要求,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自己的特色方向,强化训练,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掌握一至两项精湛技术,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此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深度融合,培养与职业岗位零对接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建设

职业学校的职责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我们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成功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具体做法:第一,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合作办公室由学校牵头、企业参与,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工作章程,使校企合作管理规范,运行畅通。 第二,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市场调研,召开两次专业建设研讨会;每年5 月召开学校与合作企业的洽谈会,制定一年的合作计划,包括冠名班计划,专业见习计划、专业实习计划、顶岗实习计划、兼职教师计划和教师下企业计划等。第三,建立对企业的补偿机制。学校轮流安排不同班级的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 保证企业用工的稳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学生通过轮岗实习,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 提高职业能力, 实现了校企双赢。 学校可以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费用补偿给企业作学生在企业实习费用。 第四, 把学校建设成企业的培训中心和科研中心。 企业可以依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培训现有员工和新招收的员工。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又可以开拓学校的教学业务, 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开展科研攻关,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科研小组, 对生产过程中工艺改进、材料加工、新产品开发等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成果共享,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又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开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共识。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采用的是学科体系,至少有两个不足:一是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 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学习难度大,效率低。二是课程内容过多关注专业需要,忽视了对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把课程分为三类:综合素养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综合素养课内容包括文化基础、人文教育、职业素养等内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根据专业(工种)的需要来确定,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为专业核心课提供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等。专业核心课包括机械制造工艺、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安装与调试等。 专业核心课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引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是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把相关的知识整合到一起, 建立综合型课程, 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讨论决定。

(三)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基本原则,由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文化基础较差,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综合素养课程既可以采用讲授方式,也可以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还可以用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延伸课堂教学。

2.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集中学习为主,分散学习为辅。 集中学习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学习专业模块, 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分散学习主要利用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包括课件、精品课程教学视频、仿真软件、典型模具、企业视频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最后通过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巩固学习成果。

3.专业核心课程就是通过在校完成7 副典型模具(4 副冲压模具和3 副注塑模具)和在企业顶岗实习来开展。 这就要求学校要匹配足够的实训设备,而且尽量采用生产设备用于教学,缩短教学与生产的距离。 要求执教的老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 又要有精湛的操作技术。 我们可以实行团队教学, 把学校有理论特长的教师和企业有技术特长的工程技术人员组合到一起, 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想方设法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让学生实习过程基本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这样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 通过这种典型产品的教学和对企业生产的参与,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成就感,同时让学生接触到劳动组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企业效益、客户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评价体系

在加大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力度的基础上,围绕中职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的束缚,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以内为主,以外促内”,通过包括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形成对教育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让学生在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创业能力等。

学校建立完善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学生评价手册,评价主体有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对校内学习、企业实习及社会实践进行全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养成教育、学业水平、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及实践活动记录等方面。 对每个学习项目进行过程评价,既有老师评价,同学互相评价,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并将多方评价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自2007 年秋季开始, 学校在一个班开始探索“0.5+2+4”培养模式,一个学期后教学效果明显,试点班逐年增加。到2011 年秋,本专业的学生都采用了此培养模式,并推广到数控加工、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 2011 年秋季,“0.5+2+4” 培养模式在萍乡市职业教育团内开始推广,在省内外有影响。 采用基于“产教融合”的“0.5+2+4”培养模式以来的近七年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反响好(见表1)。

表1 模具专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一)人才质量提高

近几年,本专业试点班学生的学风好,热爱专业, 稳定率由2007 年的81%上升到2013 年的96%。学习效果明显,综合职业能力强,对口就业率由2008 年的66%上升到2013 年的87%。 基本功扎实,技能过硬,近三年,本专业学生有8 名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一等奖,30 多名学生获三等奖以上奖励。 冠名班学生深受企业欢迎,60%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顶岗工作,30%的学生毕业后跟师傅3 个月后能够直接顶岗工作。

(二)教学成果丰硕

自2007 年以来,本专业办学规模不断壮大,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AutoCAD》、《数控铣床加工》、《冲裁模具设计与制造》三门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正式出版了《AutoCAD 2008 项目教学教程》、《机械制图》、《数控铣床加工一体化教学教程》、《数控车床加工一体化教程》、《冲裁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教程》等6 本专业教材。 开发了钳工、车工、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冲裁模具制造、注塑模具加工等课程的工作页。成立了由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专业测试题库、 教学视频等组成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学生课外和实习期的远程教学。

(三)教师团队优化

在研究和实践“0.5+2+4”培养模式的七年时间以来,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专业能力强、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 多名教师成长为省市级专业骨干教师,多个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教师都成长为了双师型教师,学校还成立了一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位获得全国职业学校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二等奖、两位教师分别在全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成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四)社会高度评价

2012 年,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评估专家到学校进行遴选评估时对此培养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基于“产教融合”的“0.5+2+4”培养模式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实现了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特色明显,人才质量高,在国处于领先水平。

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制约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和推广的因素

在七年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遇到了制约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和推广的因素,具体表现在:

1.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不成熟,还处于探索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对其认识还没有达到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工作的要求。三者之中仍然是学校是主导者、热情人,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追求的是利益, 需要的是生产者,而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企业的利润或生存发展上。 而地方政府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把职业教育当作“末位教育”,既没有在这方面投入财力物力,更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2.缺乏校企合作平台,合作深度不够。 尽管各地仍然保留了一些行业管理办公室,但是是作为政府部门存在,主要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统一行业标准、把握行业动态等,几乎不参与行业内企业的人才培养或培训工作。地方或区域没有建立起行业协会,也没有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大多停留在就业导向上,企业关注的是近期利益,学生关心的是薪酬,即使是冠名班的学生,稳定就业的人不多,愈发导致企业对不愿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的深度合作难度大。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职业学校教师的主体是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不到10%,专职教师普遍缺乏行业背景,没有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不强,在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的时候明显吃力,实施教学工作时也只能依样照搬。 尽管近年来通过各类培训和下企业实践等手段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能力,但是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兼职教师主要是学生见习和实习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4.专业标准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不够明确,教育部颁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下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尽管近几年各省市都在组织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校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但大多数学校也是组织没有行业背景的老师进行调研、 制定, 行业参与的不够,故而,总是走不出学科体系,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的《职业标准》没有完全对接。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实际落实不到位。

(二)“0.5+2+4”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必须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法》关于学生实习的问题,对政府、社会(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过于笼统,对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的规定并不明确, 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 “学校主动、 企业被动、政府不动”的局面。 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任,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职能,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一是根据地方发展的宏观战略、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和供给引导职业学校在具备软硬件的基础上开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 避免学校在建设专业时的盲目性和区域内学校专业的趋同性。 二是成立由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地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解决教学和培训中的具体问题, 实现产教完全融合。 三是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 为承担校企合作任务的企业提供减免税收和就业补助, 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全面理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 一段时间以来,职业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我们不但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的学习,而且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必须打破学科体系,建立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掌握专业知识、 技能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新模式,由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是学校教学不可模拟和替代的,这种新模式必须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而且这种校企合作必须是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素质优良、技能过硬的社会急需人才。

4.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尽管近几年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有所增加,但是真正有行业背景或实践经验的老师很少。 要实施教学改革,必须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首先,要探索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建立激励机制刺激在岗教师提升技能、下企业实践来提升专业能力;其次,向社会聘用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三,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技能水平,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1]职业教育法[EB/OL]. http://www.lawtime.cn/faguiz t/152.html.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76997.htm.

[3]鲁昕.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推动中职改革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0-12-05(01).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产教模具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