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罗诗文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培养适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由于现在高职院校大多是在原来的中专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那一套。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必需、够用”原则只作以简单、片面的理解。因而在理论教学方面,对课程的教改多停留在砍学时、减内容、降低难度上,不是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的需要、 技能人才市场的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 最终导致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企业(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不太相符。还没有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实训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业院校学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到企业后生产效率低,且在操作中易出现差错, 加大了企业管理成本,致使企业不太愿意接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因此,创新办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亟待解决关键问题。
其次,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多数是短期、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合作。大多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浅层次上,制度缺乏、运行不畅、效果不彰,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目前,克服校企合作理念、制度、操作上的种种障碍,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共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勉力而行。
第三,教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高职学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师资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适合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尚未形成,虽然从行业、企业引进一些技术人才充实技能实训教师,但因教师系列与工程技术互通渠道有时存在不畅,“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仍是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瓶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亟待转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现状亟待改观,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怎样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怎样确定自己办学体制机制?怎样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怎样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许多高职院校经过苦苦思索,大胆实践探索后取得一致共识: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支持,离不开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是直接为企业输送一线人才, 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1]。 国内外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有很多阐述。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努力实践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成效[2]。
本文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 揭示了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重要性,构建内源型“校中厂”、外联型“厂中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新机制,感觉这不失为一个有益探索, 很值得对此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原有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实训室功能单一,实践教学与工作实际脱轨,实用性与针对性不突出。 为此,建立具有真实职业氛围“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及“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顶岗”实训,实现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
1.“校中厂” 组织架构。 以应用化学系部为主体,以学院测试研究所为平台,以承接分析测试项目为导向, 共建对外分析检测中心——“校中厂”“校中厂”组织架构(见图1)。
图1 校中厂组织架构
2.“厂中校”组织架构。 学院应用化学系与校企合作紧密企业——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建“厂中校”,由校企双方各委派1 人担任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厂中校”组织架构图及人员组成(见图2)。
图2 “厂中校”组织架构及人员组成
3.“校中厂”运行模式。 分析检测中心成员全部由应化系教师及本校学生(包含毕业生或在校生)组成。 下设生产部和教学部,担负生产和教学的双重责任。 生产部负责对外服务,承接委托样品检测任务;教学部负责组织、安排学生分批进行工业分析认知实习、课间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教学。 实训流程见图3。
图3 “校厂中”实习流程图
“校中厂”分析检测中心成为学生“内源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按照职业岗位,将实训课程嵌入整个“校中厂”生产过程,安排学生到“校中厂”实习,派教师到“校中厂”实践,输送优秀毕业生充实“校中厂”员工队伍。“校中厂”整体设置参照企业化验室,承担对外服务,同时承担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 师生在真实生产场地真刀真枪参加化验全过程,实现实训场所与化验室对接,为学生操作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产教融合,创造了经济效益,解决了实习实训原材料消耗问题,缓解高职学院办学经费紧张局面。
4.“厂中校”运行模式。 “厂中校”工作组主要由学院系部领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管理机构,负责“厂中校”的生产与管理。 “厂中校”与进驻人员签订工作任务书,进驻“厂中校”的企业技术人员由学院颁发兼职教师聘书,按照协议要求承担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及培训任务;进驻“厂中校”的学院教师提前向企方报告和备案,以便接受企方的管理等。
利用国检中心新建的检测大楼、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 优秀的分析检测技术人员等优质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实施工业分析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教学。 缓解了高职学校实习实训场所、设备短缺的现象。学生在“厂中校”顶岗实习前,已有在“校中厂”实习的经历,很快能适应岗位工作,成为师傅的好帮手。 表现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分在国检中心上班。 现在有多名学生已成为国检中心的骨干。 “厂中校”成为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双基地”,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摇篮,有效解决目前企业用工难的局面。 学院带队教师在带领学生实习过程中,也对企业职工进行岗前培训, 包括化学分析操作、仪器分析操作、 分析检测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等培训,同时还进行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厂中校”产学研项目合作部选派双方专业技术骨干共同草拟、试验高杂白钨矿中三氧化钨检测国标方法。学院经常委派青年专业课教师到“厂中校”顶岗实践,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技能。
“厂中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学生的师傅与兼职教师。 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习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习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指导。 人员的互动、资源的互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让企业看到实惠,得到利益。“厂中校”在运行过程中,已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并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 在内涵上真正建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的机制。 “厂中校”运行模式见图4。
图4 “厂中校”运行模式
5.“校中厂”、“厂中校”运行机制。 学生到“校中厂”、“厂中校”实习,一方面,他们是学生,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校中厂”、“厂中校”的一员,双重的身份使管理难度加大。 为了确保“厂中校”、“校中厂”顺利运行,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制度,包括《“厂中校”、“校中厂”领导工作小组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校企“双设计、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 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学生生产性实训安全操作规范》、《学生生产性实训考核办法》、《校企师资互兼互聘实施办法》 等。 进入 “厂中校”、“校中厂”的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以及学生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
6.“校中厂”与“厂中校”并行,产教融合,化解教学与生产矛盾。 “厂中校”“校中厂”在运行中,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校中厂”以教学与主、生产为辅,所承担的实习任务大部分是低年级的基本操作实习。“厂中校”以生产为主、教学为辅,所承担的实习任务是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是校中厂的延伸。在实践时,采用小班化运作。每个班分流到各个岗位。 这样每个师傅只需同时带1-3 位学生,在教与学的同时, 学生也帮师傅完成生产任务,成为师傅的得力助手。小班化运作保证了教学质量与生产秩序。 使教学与生产有机融合。 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与生产的矛盾。
1.产教融合,实施“全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内源型“校中厂”、外联型“厂中校”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产品检验构建真实的企业化运行环境,同时以生产检测标准作为教学标准,以生产检测操作规程作为实习实训操作步骤, 指定专门技术人员以 “师带徒”、“手把手”教的形式,实施“全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实训条件、教学手段、培训模式贴近企业、贴近生产。学生能较快地熟悉企业的化验流程,了解企业的用工制度和企业文化。 学生“真刀实枪”在生产岗位上训练,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实现从学校到工作之间的顺利过渡,零距离就业由此实现。 企业里安排的兼职实训教师,都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技能出众, 而且教学经验也比较丰富,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与化验室合一,生产标准与课程标准合一, 检测项目与学习项目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业与生产检测报告合一[7]。人才培养模式见图5。
图5 人才培养模式
2.产教并举,提升了教师“教产研”能力。 在“校中厂”和“厂中校”担任教师,只凭单薄的理论是无法驾驭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在“校中厂”和“厂中校”切身的专业实践,了解工业分析当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前沿化验的新技术、新方法,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教师除了负起管理、指导学生的职责外, 还作为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完成相应岗位工作,解决现场具体技术问题。通过对外服务,承接生产测试任务, 进一步熟悉分析测试整个生产流程,规范操作,实践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校中厂”课堂即生产,近三年,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接了对外分析检测项目如工程地下水质分析、钨矿石分析、钼矿分析等109 项,技术服务产值145万元。 提升了教师“教产研”能力。 实施了育人与创收合一。
3.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教融合,实施“全真”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分析测试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职业素养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他们已成为地质矿产、冶金、建材、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的生力军。 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满意度在90%以上。 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当中不少已成为专家、 学者和单位骨干。 如2007 工分班的刘佐明,2010 年毕业,现已成为陕西省地矿局综合地质大队实验室副主任;2008 工分班的李祀韬,2011 年毕业,已成为赣州海盛钨业化验室副主任。他们以自己爱岗敬业、爱学肯钻、 动手能力强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通过“厂中校”培养的学生,在2012、2013 年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 (大赛即沿用企业检测标准与规范)中连续两年荣获团体一等奖。极大提升了学院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及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美誉度。
4.提升服务赣南特色产业能力。 赣州被誉为“稀土王国”、“世界钨都”, 作为身处赣州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这些项目的分析检测,并且要加大实训量,通过“厂中校”的学习,课程内容紧跟生产,跟踪科研、生产一线技术,将分析测试最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及时恰当地融于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保持在常新状态。 能较好掌握项目操作规程、方法、技术及原理,就业时能直接上岗,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提升了学生服务赣南特色产业能力。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内源型“校中厂”、外联型“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解决了教学与生产矛盾,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制定各种详实的规章制度,使教学与生产有机融合。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了教师教产研能力。充分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形成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并实现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真正的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2 号.
[2]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黒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11-113.
[3]赵奎友.关于职业教育“六合一”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2009(2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