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武
(甘肃省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油橄榄研究所,甘肃 陇南 746000)
陇南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张正武
(甘肃省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油橄榄研究所,甘肃 陇南 746000)
位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林品种产业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甘肃陇南经济林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规模大、效益小、管理差、支撑弱等问题,为山区群众增收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还不显著。分析了甘肃陇南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陇南经挤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转型跨越的技术措施。
经济林;发展;实践与探索
陇南市位于东径104°01′~106°34′,北纬32°35′~34°32′。地处秦巴山地西缘甘肃东南部,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3.5℃,7月平均气温24.9℃,绝对最高温度40℃,最低-8℃。年降水量474~ 900mm,年日照时数1 911.7 h,年太阳辐射总量109千卡/cm2,10℃以上有效积温4 865℃,无霜期270d,国土总面积2.79×104km2。全市辖9县(区)195个乡镇,其中179个乡镇、2 566个村分布着以核桃、花椒、油橄榄、苹果、茶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占乡镇总数的91.2%、村总数的79.1%,涉及45.1万农户、193万人,占农户总数的79.5%、农村人口总数的78.3%。境内各种地貌类型交错分布,雨量充沛,光热等气候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种1 300多种,其中经济树种400多种,复杂的自然禀赋和多样的气候特征赋予陇南发展经济林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陇南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以及山区多样的地貌特征,自有人类生存繁衍以来,就有采摘野生毛栗、野生核桃等木本经济林产品食用的传说与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届党委政府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力推进。1975年在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陇南开始引进栽植油橄榄。由于油橄榄引种试验在陇南各地全面展开,至此大力发展经济林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济林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底,核桃、花椒、油橄榄三大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0万hm2,经济林果品10.6万t,产值34.8亿元。其中:核桃23.73万hm2,花椒13.87万hm2,油橄榄2.36万hm2。挂果面积25.12万hm2,占总面积的62.8%;盛果期面积14.8万hm2,占总面积的37%,农民人均经济林纯收入达到1 5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 536元的42.4%。在经济林发展上,全市已形成了基地县和一批产业片带、示范园区、规模种植大户,为经济林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陇南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产业基础。
2.2 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为龙头,建立健全了科技研发机构和市、县区、乡镇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有市、县区专业研发服务机构29个,乡镇科技站所116个,专业技术人员960名,建立品种展示园18个,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系、株)293个,建圃面积519.33 hm2,年产良种接穗500多万条,培育嫁接苗500多万株;建成核桃、花椒、油橄榄科技示范乡镇20个,为20个示范乡镇4万农户配置核桃、花椒、油橄榄接穗树84万株;建立丰产示范园40多个,面积0.28万hm2;建成核桃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示范村200个,花椒、油橄榄为主的市级特色经济林示范点29个,全市共建经济林科学发展示范点229个。完成《甘肃省油橄榄产业开发技术研究》、《花椒特色产业开发技术试验示范》、《核桃采收脱青及烘干技术研究》等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18个,实施《油橄榄新品种引进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等中央财政推广项目12个,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全省、全市领军人才,甘肃南部特色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陇南市经济林苗木繁育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相继投入使用,为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3 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主产县区坚持龙头带动的发展模式,扶持建成市级以上经济林加工龙头企业23个,建成经济林农民专业合作社186个,流转果园约3.33万hm2,把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果园流转到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手中,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在加工上走兴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核桃产业注册了“华龙亨业”、“恒丰桃源”等5个知名商标,开发新产品核桃仁5种9个系列产品,核桃坚果3种6个系列产品。核桃仁罐头4种6个系列产品,核桃油1种3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花椒产业在主产区成立了北茂、南盛两个营销集团公司;兴建油橄榄加工企业11家,研发出了初榨橄榄油、保健橄榄油软胶囊、系列化妆品、洗涤用品、橄榄茶、橄榄酒、制药中间体等7大类60多个产品。在产品营销上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在成县小川镇建成了中国西部核桃批零市场,带动西和石峡、成县小川、徽县江洛、康县长坝形成了陇南核桃贸易走廊,一大批经济林乡镇集散地已经形成。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着力抓了“一注册”、“两标准”、“两认证”工作,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4项,无公害产地认证14项,注册商标43件;制定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18项。创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品牌,主要品种核桃、花椒、油橄榄被评为甘肃省“十大名果”,全市经济林产品共获得“后稷奖”等奖项34项,见表1。电子商务的兴起,拓展了销售渠道,降低了储销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2.4 产业地位日趋重要
?
发展经济林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路子,陇南历届党委政府扭住不放,持之以恒强力推动。从“四个一”思路的形成、深化到构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最后完善到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奋斗目标,到当前全市“433”战略的奋力推进,经济林产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40万hm2经济林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也诠释着产业开发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深刻内涵,也是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佳载体。全市上下立足市情,框定战略定位,咬定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巩固完善稳定基地、科技支撑转型跨越、提质增效增加收入、林农和谐生态文明的新阶段。2013年确定为经济林综合管理年,2014年把400万株核桃嫁接换优列为民生实事,经济林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3.1 明晰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完善提高
今后一个时期应坚持把经济林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经济林的主攻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抓住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电子商务等现代手段切实推进经济林产业化进程,使潜力较大的产业由小变大、规模发展,使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由大变强、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全市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独一性产业形成引领、区域性产业尽显特色的经济林发展格局。把核桃、花椒产业做到规模、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全国最大。把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强,在种质资源上占领高度,建成亚洲最大的油橄榄种质资源中心;在产品加工研发上站在前沿,建设中国油橄榄工程研究中心;在科技服务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建成全国油橄榄科技培训中心、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油橄榄产品集散中心,成为生产技术标准制定方。通过举办节会、承办产销对接会、参加论坛产业峰会、兴建博物馆、建设主题公园等形式,促进陇南经济林产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见表2。
3.2 夯实基地,在稳定总量上提高质量
依据陇南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总规模应稳定在40万hm2左右。核桃、花椒、油橄榄基地面积分别稳定在23.33万hm2、13.33万hm2、3.33万hm2左右,把陇南市建成全国优质核桃的主产区、全国最大的花椒主产区、全国油橄榄主产区,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修订完善省上批复的陇南市油橄榄、核桃、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重点锁定在低产园改造、补植补造和连片成带上,整流域推进,整山系建设,整区域发展,做到无缝隙覆盖,把陇南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林基地。依托《甘肃特色经济林良种苗木繁育工程研究中心》,搭建高技术创新平台,网络吸纳国内外人才,打造创新团队,争取高技术创新项目,抢先占领全省特色经济林良种繁育制高点,把40万hm2经济林基地逐步改造成优质高效的产业基地。
3.3 优化布局,在区域开发上分类指导
优化产业开发区域布局,把发展经济林生产要素聚集到最容易产生效益的区域,发挥资源和要素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林的区域化发展。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发展核桃、花椒两大产业,在一些适生县(区)重点发展油橄榄等区域性产业。在核桃产业上,建成徽成盆地早实核桃基地和白龙江、犀牛角江流域半山区晚实核桃基地,实施品种化栽培,加快品种改良,创建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加工增值效益。在花椒产业上,以“一区五片”为重点,围绕提质增效,稳定基地面积,加强综合管理,加快无刺花椒替代,完善市场体系,精心打造品牌。把油橄榄产业作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强做优,以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三江一水”沿岸低暖河谷区为重点,加快基地建设进度,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扶强加工企业,提高质量效益。
3.4 强化科研,在科技支撑上重点突破
增强研发能力,提高支撑能力,对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及所属的核桃、花椒、油橄榄研究所和实验管理与检测检验中心,完善检测测试手段,充实高层次科研人员队伍。依托甘肃特色经济林良种苗木繁育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核桃、花椒、油橄榄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核桃、花椒、油橄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开放式科研平台,围绕经济林开发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经济林研究院12个流动编制的优势,全国范围内聘请指导专家,共同实施科研项目。针对产业制约难点和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业开发集成技术、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等攻关研究。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继续聘请全国有影响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为全市的经济林发展献智出力。加强国外技术交流与合作,适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进修深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智力成果。努力为每个产业培养3~5名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经济林研发人才。制定覆盖核桃、花椒、油橄榄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技术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县乡科技推广力量和科技特派员等力量延伸推广触角,推广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建成中国(陇南)经济林(油橄榄、花椒、核桃)种质资源中心(库),油橄榄入园品种从目前112个增加到150个,花椒入园品种从目前40个增加到50个,核桃入园良种从141个增加到200个,三大经济林种质资源从目前293个增加到400个,并着手杂交育种研究,选育适宜陇南大面积发展的优良品种。核桃产业以“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为重点,选育抗晚霜优良品种,实现全部实生苗嫁接和老品种的高接换优,研发组装配套生产技术,加强果农培训,强化果园管理,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花椒产业以综合管理和优质新品种(无刺花椒)替代为重点,降低劳动强度,降低采收成本,增加比较效益;油橄榄产业以低产园改造、丰产示范园建设、核心品种引进及主栽品种推广为重点,加强国外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展栽培技术、油品加工、油品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研发,领衔全国发展。
3.5 培育龙头,在服务带动上多轮驱动
充分利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果园流转,成立经济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果园经营权流转到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增加果园投入,实行公司化运作,开展集约经营,以增加投入、应对病虫害等联防联制群防群治的需要。发挥陇南市经济林协会及其核桃、花椒、油橄揽分会和110个县区、乡镇、村社产业协会2 680名协会会员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科技乡土人才培育,服务产业开发。逐步把全市各级相关经合组织纳入协会进行运作和管理,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研发能力、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明确的种植、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整合乡镇林业站等涉农服务单位职能在主产区和重点乡镇建立健全集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监管、市场行情发布、农资供应、产品购销、土地流转、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站,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服务格局。针对农村从业人员减少的实际,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育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建立社会化技术服务新机制。
3.6 拓展载体,在加大投入上多措并举
紧紧抓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把40万hm2经济林提质增效当做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不断更新发展思路,创新开发机制,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加大资金运作力度,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破解果农和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财政直补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放大信贷总量,为加工企业和广大果农提供良好金融服务。对已经论证的一批跨县做大做强的大项目,力争列入省内和国家计划进行专项支持,筛选一批优势项目积极招商引资。抢抓全市油橄榄、核桃产业已经列入国家木本油料作物发展规划的政策机遇,获得专项支持。认真研究国家支持甘肃发展政策叠加的新机遇,对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国家扶贫规划、国扶甘肃47条、循环经济、生态市等重大项目建设中用于经济林产业开发的各项政策用足用活,加快经济林产业开发。加快论证建设中国(陇南)油橄榄城、陇南经济林文化长廊、经济林博物馆、油橄榄园区、经济林大道,推进产业文化建设。
3.7 防灾减灾,在应对灾害上形成合力
陇南春季干旱和倒春寒,经济林果树极易遭受霜冻、冰雹和爆发性病虫害的侵袭,致使经济林产业连年遭受经济损失,科学应对避灾减害成为保证经济林产业丰产丰收重点防范措施。发展晚实品种和抗晚霜品种,推广避害技术,建立预警系统和灾后技术救助系统。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帮助开展减灾补救工作,降低灾害损失。一方面动员全体干部深入村社农户,做好群众情绪稳定工作,避免灾后群众放弃经济林果园,忽视管理。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编印和发放灾后管理技术要点,指导果农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按照《陇南市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应对灾害性气象工作方案》,经济林果产业应对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已被纳入全市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必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实现经济林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预警系统,逐步将突发性病虫害也纳入预警系统,确保经济林果树安全生长。
3.8 创新平台,在产品营销上拓展渠道
顺应网络时代人们消费新概念和电子商务发展大趋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解决经济林产品生产、运销中的困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促进经济林产品由传统的面对面实体销售“一条腿”走路向实体销售与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两条腿”走路融合发展。多渠道听取农林、商务、工商、产业大户、合作社、协会、电商、物流公司等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完善运用机制。在工作中,按照品牌、物流、网店、宣传“四位一体”跟进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经济林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制定出台一个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意见,建立一套电子商务扶持发展机制,成立一个电子商务协会、举办一系列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养一支电子商务队伍的“六个一”的发展举措,扶持市内龙头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全民开办网店,率先建立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和产业园区,为全市探索经验。鼓励支持各县区和商会组织建设财富中心、会展中心和电商孵化器。提高经济林产品的新鲜度和纯真性,实现农民、商家和消费者三方共赢。
[1] 何方.中国现代经济林产业体系建设布局研究Ⅰ:木本食用油料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3):1-7.
[2] 种伟.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思考[J].中国林副特产, 2009(4):91-92.
[3] 陈建华,陈艺,伍雄辉.加快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发展推进山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经济林研究,2011(4):137-140.
[4] 魏殿生,黄正秋.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J].林业经济,2004(11):2-3.
[5] 姚先铭.湖南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7,25(2):95-101.
[6] 肖正东,蔡新玲,陈素传.安徽省经济林可持续经营的战略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8(3):9-12.
[7] 吕芳德,黄菁,和红晓,等.经济林跨越式发展之管见[J].经济林研究,2007,25(2):106-109.
[8] 刘高潮,张正武.强化科技支撑壮大核桃产业[J].中国林业,2009(4B):32-33.
[9] (美)朱迪·斯特劳斯,等著.网络销售[M].时启亮,金玲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 孙少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5):154.
[责任编辑:付佳]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in Longnan City
ZHANG Zheng-wu
(Institute of Olive of Economic Forest Academy of Longnan in Gansu Province,Longnan Gansu 746000, China)
Longnan city in the southern of Gansu,i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zone to warm temperate transition area,ha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rich economic forest resources,themain economic forest species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hasmade greatprogress,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djus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developing the rural economic,helping farmers to get ric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However,thereare stillsome problemsof large scale,low income,poormanagementand weak support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of Longnan city.And the basic work is not significant in helping peoplewho living inmountain area increase income.Theauthoranalyzes theexisting situation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in Longnan city,then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the transition and acros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in Longnan city.
economic forest;development;practiceand exploration
F326.2
A
1673-5919(2014)02-0001-05
2014-03-10
甘肃省星火项目“陇南市油橄榄扩区驯化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1205NCXK229)
张正武(1970-),男,甘肃武都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经济林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