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焕军
(绍兴市上虞区永和镇中心学校,浙江 绍兴 312371)
小学数学作业是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与技能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因此作业是学生学习中一项最基本、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活动。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以计算题和应用题形式的练习题为主,这样,学生作业的形式就比较单一和传统,而且每个学生都在重复地练习着,因此学生仍停留在以“做”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没有做到按学生的需求来分层次布置多样化的作业,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请看下面一些调查数据(数据来自浙江教研网)
调查内容:数学作业的内容、来源和形式,作业量的多少,作业的批改、评价和反馈,对作业的认识与态度、作业的有效性等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
(1)老师布置的作业中,直接从课本和其他资料上选用的占85.6%,老师自己设计或稍作改动的占14.4%;书面作业占91.7%,操作、实践性的作业占8.3%。
(2)54.4%的教师每次能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39.1%的教师有时自己批改,有时叫学生互批,6.5%的教师有时作业不批改。
(3)55%的学生还是较喜欢做作业的;30%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安排的任务,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15%的学生不喜欢做作业(其中5%的学生偶有不交作业的现象)。
在“减负提质”的影响下,学生作业总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未从本质上加以改观。在升学考试的调控下,在家长、社会一味地追求高分的意愿下,在学校对教师的种种考核下,教师不得不在训练上加强力度。布置的作业内容大量重复,作业形式单调枯燥,作业方式简单机械,甚至出现惩罚性作业的现象。学生不得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学生在这样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的作业面前,容易感到疲惫、压力大,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3 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标》承认了人与人的不同,而现实数学评价工作中,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都是使用同一份作业,相同的习题来检测不同的人,评价不同的人。而不少教师认为,作业的统一方便日常教学,方便统一的评价,故而经常选择一些现成的作业充当资料,没有区别性。更有教师把作业评价看做就是批改作业,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老师们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一件简单的例行公事,只是被惯性推动的一种行为。因此,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的判定符号、等级或分数,有的老师甚至连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和分数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简单地打一个“√”或“×”。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修改和指导,或者学生在作业中的精彩表现得不到赏识和鼓励,学生发回作业后只关心作业所标注的等级和分数,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追寻,对成功的经验不予总结。
作业评价态度情绪化。有的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对好学生的作业往往关注得多一些,而对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则不屑一顾。有的老师甚至用重做或撕作业本来“规范”这些后进生。
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在《减负十条规定》中明确提出:“—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 小时之内。要积极与家长互动,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我们认为,所谓的“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它绝非不要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
《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对作业的批改有这样的表述:第22 条,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第23 条,要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批改外,能通过合适的批语来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对老师来说,作业的批改是每天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们往往以“√”和“×”来评价学生作业的正误,这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比较学生学习差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学生作业的过程性进行考虑,这种评价方式不能评判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甄别有失公允。
学校对教师的种种考核,以教师的教学效果为唯一标准,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排定学生的名次;社会和家长们一味地用“高分”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教师,用“高分”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如此种种,迫使我们的教师不得不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不得不用大量重复的训练规范学生,巩固知识,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分数的目的。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设计作业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等分层设计作业。
作业的分层设计还体现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时。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时,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题12×25,要求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
方法一:12×25=(10+2)×25=10×25+2×25=250+50=300
方法二:12×25=12×(20+5)=12×20+12×5=240+60=300
方法三:12×25=12×5×5=60×5=300
方法四:12×25=3×(4×25)=3×100=300
方法五:12×25=12×100÷4=1200÷4=300
对于那些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种解法,而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数学学习呈现出多样化。与此相适应,数学作业形式也不仅仅是解题,也应呈现出多样化。
例如:记数学日记、数学小调查、数学剪报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使得数学作业不再单调,并且也能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具有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的作业,从教师自身出发,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去感受成长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时,我将某学生的自行车搬到了课堂。在经过熟悉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师布置学生自行分组观察关于自行车的运动,并思考前后齿轮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前齿轮齿数×转数=后齿轮齿数×转数”的数量关系,并利用这一数量关系解决了一系列与自行车运动有关的反比例问题。
还有在教学《步测》的知识时,教师布置学生到操场上步测学校直道的长度等作业。
但此类作业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种因素,为学生明确作业的目的和要求,不能盲目处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在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批改时,除了用传统的“√或×”的评价方式外,还应拓展评价方式的外延。利用“圈一圈”、“划一划”、“打问号”等方式,促成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作业的过程。更可利用“等级+评语”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在重视了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还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起到了点评学生作业的作用,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指点他们努力的方向等,使学生真正“活”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例如,学生在做判断题时,这是一类知识性很强的题型,它有很大的思维含量,但是现在很多的试题很少出现判断题,或许是因为判断题没有起它应有的效果,反而出现了部分学生“瞎蒙”“乱猜”现象。判断题的批改更不能用“√”和“×”进行评判,于是笔者也尝试着用“圈”的方法,如图:
用“圈”的方法,即是在判断题中有错误的,就全部圈起来,旨在告诉学生这里有题目出错了,但必须学生自己将错误的题目找出来,迫使学生自己去分析每个题目的细节,真正来搞懂题目的对错,而且在订正错题时必须在旁边写上原因,这样的效果远远大于用“√”和“×”进行评判。
评价是用来更加客观地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因此我们的作业评价更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课标》在评价上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保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过去一般的做法,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要求去评价。结果是优秀学生觉得标准和要求偏低,很容易达到,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而对后进生而言标准和要求过高,一时难以达到,即使付出了努力,也得不到相应的评价,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坚持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平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分层评价,同时给学生写下鼓励性、期待性、商榷性的评语,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营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
总之,教师无论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都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提供展示学习效益的平台,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使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