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刺创致心脏冠状动脉分支破裂死亡1例

2014-04-18 02:08:40史纪方罗桂林刘雪艳韩维密
法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浅表周径心包

史纪方,罗桂林,刘雪艳,韩维密

(河间市公安局法医损伤检验鉴定室,河北河间062450)

1 案例

1.1 简要案情

某男,23岁,某年6月20日被人用刀刺伤左胸部,以“开放性胸部损伤、外伤性左侧血胸”入住某医院。治疗10余天后,于7月1日上午出院,7月2日上午在家中突然死亡。

1.2 病史摘要

患者因“左胸部刀刺伤1 h”于6月20日23:30入院。查体:T 37℃,P 100次/min,R 24次/min,BP 12.0/8.0kPa(90/60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无贫血貌及口唇、颜面发绀,无反常呼吸。胸廓对称,左侧呼吸动度及触觉语颤较右侧减弱,于左前胸第4~5肋间锁骨中线偏内部位有一纵形锐器伤口,长约3.5cm,斜向内上,已进入胸腔。X线片示:左侧胸腔积血。临床诊断:开放性胸部损伤(刀刺伤)、外伤性左侧血胸。

1.3 尸体检验

尸体解剖:左侧胸部乳头内下3.5cm处有3.1cm愈合创口,左侧第4肋软骨骨折,左侧心包有3.1 cm长愈合创口,相对应处心室前壁中部有0.7cm×0.9cm愈合创口(浅表),左心室前壁上部有0.6cm×0.3cm破裂口,心包积血约350mL。心脏质量270g,左心室前壁上部破裂口局部脂肪内有出血(近左前降支血管),约1.5 cm×0.6 cm,附近有少许灰白色瘢痕样组织;其下部相当于左心室前中部愈合瘢痕,较浅表,切面未见出血,已愈合,考虑为浅表划伤。打开左右心腔,各瓣膜光滑透明,未见赘生物,腱索无粘连,乳头肌无异常。主动脉瓣周径6cm,肺动脉瓣周径4.5cm,二尖瓣周径8 cm,三尖瓣周径10 cm,左右冠状动脉均无明显硬化。大脑及其他胸腹腔器官未见外伤性改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旋支周围脂肪内均可见吞噬细胞,左心室前上部破裂口处脂肪内有出血,其附近心肌灶性坏死,伴少量出血、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出现及胶质母细胞增生,其内可见一小动脉,根据其解剖部位应为左旋支的一个分支,动脉夹层中红细胞聚集,其周围即为血肿。心包上有月牙形破裂口一个,大部分已愈合,该部位可见出血,周围有瘢痕组织形成。脑组织及其他胸腹腔器官除淤血、水肿外,未见明显病变及外伤性改变。

2 讨论

心脏损伤立即死亡或送医院途中死亡,一般不难作出死因鉴定,也无争议,但未即刻死亡,尤其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而突然死亡者,常引起争议。为此,类似案例必须进行系统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疾病原因死亡。在排除疾病、中毒等死亡后,应鉴定为心脏损伤死亡,本案考虑死者为冠状动脉损伤后延迟性出血死亡。

根据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排除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病变,并排除中毒及机械性窒息死亡。本案例为心脏浅表刺创致冠脉分支不全破裂,引起延迟性出血导致心包填塞死亡。

出血来源及死亡机制分析如下:心脏两创口均较浅表,并且中部创口已愈合,呈现瘢痕样改变。上部创口仅达心肌浅层,同时看到破口附近脂肪内有一小动脉,按解剖位置属于左旋支的一个分支,且镜下见大量红细胞侵入动脉夹层内,随时有破裂出血的可能,因此考虑心包积血并非来源于心腔内,而是来自心壁浅表小动脉,因当时未完全破裂,周围血肿形成,故呈隐匿状态,住院期间由于绝对卧床休息,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心脏负荷相对较轻,加之血肿对小血管破裂处起到了一定的压迫作用,因此延迟了出血时间。临床“治愈”回家后,由于活动量增加、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血肿处破裂出血,引起心脏压塞死亡。

猜你喜欢
浅表周径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止血带个性化压力值在下肢手术中的探讨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