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吴雅楠
(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2)
四君子汤结合辨证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2例临床研究
张勇 吴雅楠
(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2)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根据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法则辨证组方治疗;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组方的基础上加入四君子汤方。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个月再服药1个疗程。5个月后从临床症状(晨僵、关节疼痛情况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安全性指标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结论:四君子汤结合辨证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类风湿关节炎 四君子汤 清热利湿 活血通络
2010年3 月至2013年3月期间,笔者在常规中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组方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9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共14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2例:男28例,女64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1.29±4.72)岁;病程0.3~9.4年,平均病程(4.85±1.58)年。对照组52例:男17例,女35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5.37± 4.25)岁;病程0.5~8.9年,平均病程(5.35±1.32)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分类标准诊断:(1)晨僵至少1h(≥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类风湿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效价≥1∶32)。以上7条符合4条或4条以上即可诊断[1]。
1.3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严重的骨关节炎等;(2)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3)癌症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4)其他不适合本治疗方法者。
2.1 对照组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进行中药组方治疗。方药组成:生薏苡仁30g,土茯苓10g,透骨草30g,伸筋草20g,桑枝20g,青风藤20g,羌活10g,独活10g,地龙10g,当归15,怀牛膝15g。化裁法:寒湿阻络证加寻骨风15g、姜黄10g、防风10g;湿热痹阻证加连翘15g、栀子15g、赤小豆10g、赤芍20g、生地20g;痰瘀互结证加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香附10g;肾虚寒凝证加附子6g、菟丝子10g、补骨脂15g、益智仁15g、小茴香10g;肝肾阴虚证加熟地15g、枸杞15g、山萸肉10g、鹿角胶10g;气血两虚证加白芍10g、川芎10g、黄芪30g;关节红肿明显或伴发热者,重用赤芍30g、生地30g,加蒲公英20g;疼痛明显者加全蝎5g;脾胃虚弱者加鸡内金30g、元胡10g、莲子15g。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君火煮开后,改文火煎煮25~30min,2次共取汁约400mL,分早晚2次餐后温服。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方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方药组成:党参15g,茯苓30g,白术20g,甘草6g。若证属寒湿阻络、气血两虚型者,改党参为人参10g。化裁法及煎服法均与对照组相同。
2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个月再服用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体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2组患者进行观察晨僵时间、20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关节活动受限数目等指标的改善情况。(2)实验室指标:2组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及5个月后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3)不良反应:包括: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与服药有关的症状、体征;②血、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的异常。并对上述不良反应作出分析和判断,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处理经过和结果。
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ESR及CRP正常或接近正常、明显改善;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且<75%,ESR及CRP有所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且<50%,ESR及CRP有所改善或没有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ESR及CRP没有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92例中,显效28例,进步22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0%。对照组52例中,显效9例,进步10例,有效1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4.2 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3.4.3 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改变,表明本方对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3例出现轻微恶心症状,对照组有2例出现,于方中减去羌活,加入清半夏10g、竹茹10g,服用2~5剂后症状消失。
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病原因与感染、过敏、内分泌失调、家族遗传、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感染之后在机体内作为持续存在的抗原引起连锁的免疫反应,主要侵犯关节和腱鞘滑膜,导致慢性多关节炎症,对关节的破坏和全身的损坏很大,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当前西医多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为主,需长期服药,且有广泛而复杂的副作用。
中医学认为RA乃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所致,此外邪为风寒湿热之邪,其中尤以湿邪为主,或挟风寒,或携湿毒,留滞于筋骨关节,引起关节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中药治疗RA具有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操作和独特的疗效,既能够抗炎镇痛,又具备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临床上RA多湿热邪毒为患,多属实热证。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发病特点,认为气虚脾弱是其重要的内因,气虚易致血行不畅、经络不通,脾虚则化湿不利,流注黏滞关节,痹阻经络所致。此外,RA大多隐匿起病,先有疲劳、倦怠感,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低热,手足麻木等症状也佐证了气虚脾弱之内因。因而总结筛选出治疗RA的中药配方组合,除了常用的祛风散寒、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等法则外,益气健脾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乃补气健脾之经典方,再加薏苡仁之健脾,从而脾气旺盛,气血畅顺,经络不痹;薏苡仁、土茯苓清热除湿,桑枝、独活、追地风、透骨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全方有机配伍,共奏补气健脾、除湿通络之功。
此外,笔者认为,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过程中,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把握治疗时机,早期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有效减少致残程度;另一方面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治疗,即使患者处于无症状期,每隔5个月左右也要建议患者服用1个疗程的药物。
[1]Arnett FC,Edworthy S,Bloch DA,et al.AR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1987,30(1):1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7
编辑:王沁凯 岐轩
R684.305
A
1672-397X(2014)07-0027-02
张勇(1964-),男,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zyy_zhangy@petrochina.com.cn
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