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文
摘要:本文基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仿真技术学习与实践的特点,提出了捆绑实践的仿真教学思路,并以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为分析对象,对该思路初步验证,取得了一定的良性教学反馈。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仿真 教学模式
1 背景
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仿真技术课程为例,介绍适合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物流仿真技术课程授课思路,希望能帮助本专业学生更加清晰定位自己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并有效和专业实践相结合,获得更加针对性的物流实践指导,也为本校及类似高校专业的物流仿真授课平台提供支持建议和课改方向。
2 高校物流仿真技术课程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一般呈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与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初步和深入的实践学习。大一阶段以参观和了解企业物流管理工艺和流程为主;大二阶段则用至少1个月实践,到企业的相关物流岗位做操作。大一到大三第一学期的其余时间,则主要安排理论学习。此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呈现如下反应:认为理论知识能支持专业实践;对实践操作基本只停留在“动作”的重复,缺乏深入的思考,并觉得枯燥和劳累;对物流企业系统化的了解十分有限,不能理解各个作业环节的作用和功能。考核方式也往往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具有一定业务流程的模型”作为考核方式。当前物流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优势和不足:优势:软件操作技能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有较大提升;课程对于一个既定的物流系统可以做完整的建模和一定的分析。不足: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仅限于软件知识的提升,而对物流仿真思想的掌握还不足,特别是不清楚如何利用物流仿真平台做从发现问题、设计、建模、分析及提出建议等一系列工作;重复度较高的模型不利于开发学生独立的建模能力和意识;学科不能有针对性的和以往学生的实践相结合。
3 解决方案
3.1 以高职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即合理定位学生掌握物流仿真技术的目的:掌握物流仿真平台作为解决物流管理过程的“监督员”、从系统层面了解物流活动的开展、掌握具体操作行为对于物流系统的作用、提升物流系统作业效率的操作动作技巧等。
3.2 以学校合作的企业为仿真建模对象,以学生工作岗位为建模起点,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建模的实际环境和工作内容做建模,而并非死板的参考固定的建模要求和虚拟系统。因为实践过程已经帮助学生熟悉了某些环节的作业场景,据此可以确保建模的真实性;而学生用熟知的工作岗位做建模对象,可以加深其对工作过程的思考与总结,避免陷入“物流工作就是无聊重复的简单动作”的误区。
3.3 以模块化教学为模板,是为了确保学生首先利用部分课时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以为后期独立建模打技术基础。
3.4 以系统化训练的过程教学为控制形式,即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物流仿真岗位确定、工艺设计、建模设计、实验统计、分析和汇总讲解等一系列训练,并将每个过程生成可以参考使用的独立成果,所有成果之间又具备紧密的关联性。
4 案例分析
4.1 执行过程。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为确保该教学执行力度,利用本教学方法安排了如下计划进度:
以上教学过程计划,在确保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的物流仿真操作技巧后安排开展,利用4个教学周完成。每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完成工作的时间基本较为充裕,为保证进度,各阶段设置了材料提交时间节点。
4.2 执行结果:①系统掌握了物流仿真技术对问题发现、设计、建模、实验、分析和报告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系统掌握物流仿真思想的能力。②改变了传统物流仿真学习过程先感兴趣后枯燥的学习心理。每个学生在模块训练后始终接受新的物流仿真知识和思想的学习,几乎没有学习疲劳的心态发生,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度。③提高了学生对过去单一实践工作的理解,学生反映:通过对自己工作岗位的实践型仿真,他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每个枯燥物流动作带来的价值,不再片面完成物流动作而缺乏分析和思考意识。④提高了学生对于工作的时间意识和计划意识,学生普遍反映:基于每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他们才得以顺利开展后续关联步骤,这种紧凑的工作训练方法对学生启发较大。
5 总结
本着工学结合的指导思路和提升工作实践对于传统理论的指导和分析要求,本文基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仿真技术学习与实践的特点,提出了捆绑实践的仿真教学思路,并以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为分析对象,完成对该思路的初步验证,取得了一定的良性教学反馈。但对于不同的高职教学体系和实践捆绑模式,本思路还缺乏针对性实验。希望未来能对不同教学指导思路下的高职类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仿真技术学习过程做更多调研和实验。
参考文献:
[1]冉雪峰.仿真——物流教学的新方向[J].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2]唐秀英.物流仿真实验教学设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
[3]吕奇光.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