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丰富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方资源;音乐课堂;课程结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因此,音乐课堂应广泛开发课程的有利资源,汲取各种养分,进而引起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尝试着对课程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主要是结合当地的乡土资源结合新教材进行教学。
那么如何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来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呢?
一、了解地方资源,完善课程结构
临涣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完全可以开发挖掘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融合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二、合理利用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1.传统习俗和节日在课堂中的应用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临涣还保留着闹元宵的习俗,农历的三月十五还有一个为期三天的庙会。在这样的日子里,镇上很热闹,有舞龙、舞狮、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娃娃、腰鼓队等穿街而过进行表演,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有一年元宵节临涣的民间表演队还赴县城去表演呢,学生对这些也有所了解,但是并不清楚它们所蕴涵的审美精神,不
知道这些司空见惯的“土气”的表演和我们的音乐课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带学生去镇文化馆参观,并采访一些负责制作道具和舞龙耍狮的老艺人,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回来再放录像给他们看,效果就比较好了。等到庙会的日子,我再带他们去实地考察,看艺人们的精彩表演,让他们谈感受。学生因为有了事先的详细了解,又有了直观形象的感受,就容易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进行
想象、创造。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临涣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展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古城墙围城一周,土筑而成,是春秋战国时的遗存,系宋国所修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高中音乐鉴赏的《新中国的歌》无疑是最佳结合点,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一些文物古迹
的保护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3.乡土资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
临涣是民间艺术文化之乡,著名的淮北大鼓、坠子、丝弦在淮北地区远近闻名。淮北城乡的唢呐班子,民间称作“响”,一般是由一杆唢呐,加謦、鼓、笛,有时也加入电子琴等乐器,民间音乐唢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能够集中反映淮北地区民间音乐
管、小锣等乐器,不超过八人。如今,唢呐演奏也参与重大庆典活动,或者走上舞台作为独特的民间器乐演奏。
这些乡土资源可以运用在课堂上的地方很多,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对课本上的作品和唢呐班子中的演唱进行对比、分析、判
断,并付诸实践,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中音乐的关注,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结合课改精神,开发乡土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要有个性,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会流于形式。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深入生活,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特色,扬长避短,展示个性。
地方文化资源是多样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就需要经过深入挖掘,细心地筛选,分类、整理,分门别类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这些资源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以上是我关于乡土资源与课本教材结合所作的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引进音乐乡土资源时还要把现代艺术的美渗透其中,要让学生从家乡出发看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