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欣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自媒体”时代高校青年网络行为与引导策略研究
毛 欣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掘客等自媒体的使用,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格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青年学子被其信息形态的多元化、发布平台个性化等特点吸引,成为“自媒体”的最多使用群体,如何将“自媒体”为我所用,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了思政教育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是在此现实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青年网络行为,并提出了引导策略。
自媒体;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分享都可以拥有自己一个账号,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呈现出自主、动态、公开、隐秘传播等特性;每个自己的账号就像是一个自我的小媒体,也就是人们现在常说的“自媒体”,不同于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具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自媒体传播更趋向平民,更大众化。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的运作需要专业技能,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而自媒体却是利用网络,让普通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向大众展现信息。自媒体的门槛低、操作简单的特性使其大受欢迎,获得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了负面问题,如:不实传播,如:曾经某社交网站、微博上说“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的消息,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形式新颖,个性化强,又使得自媒体可以“自我净化”,大众关注自媒体信息的同时也会在自媒体的信息中进行甄别,如:网络上出现的“金庸去世”的谣言在微博扩散,就曾引来网友广泛反思,更多人在评论、转发时,更理性、更谨慎。当今青年学子有其自己的个性,他们渴望了解并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想进行自我个性表达,自媒介的出现满足了他们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社会、世界各种信息的需求。受到青年群体更多的青睐。
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设计高校青年网络行为问卷,涉及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自媒体使用频繁的背景下,高校青年学子网络利用基本情况、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对网络的态度以及网络对青年学子学习和生活影响等方面内容。本次问卷在徐州某高校理工科学院的4个年级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样本量为180人。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3份,回收率90.55%,其中有3份无效,有效问卷160份,有效问卷率88.89%。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10%的大青年学子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在五个小时以上,10.13%的青年学子上网时间在3—5小时之间,30.13%的青年学子上网时间在一小时一下,而占绝大部分52.67%的青年学子在1-3小时。虽然大青年学子平均每天上网都在2-3小时之间,但是,却只有20.14%的青年学子用来学习。调查还显示,由于性别不同,男女生的日常活动、行为方式、兴趣爱好、关注点都有所区别,在上网的时候,其上网目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女上一般侧重于聊天、购物、看电影,而男生则主要侧重于游戏。
大青年学子主要是采用寄宿式的校园生活方式,很少和社会人群接触,导致大青年学子获得信息的渠道大部分来自网络。高达72.18%的青年学子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大青年学子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的还很少,只有21.54%的青年学子用来学习。当问及“上网对您学习的影响”的时候,只有24.64%的同学认为上网和学习可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有70.36的同学认为上网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8.56%的同学经常上网玩游戏,而50.19%的同学只是有时候玩一玩,有22.56%的同学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有10.44%的同学虽然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或许是抱着一种好奇心理,却想尝试玩玩。女生对网络游戏并不感冒,女生从不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占到了85.70%,而男生频繁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占到了93%。而男生玩网络游戏有36.80%的是希望通过游戏来减轻心理压力。还有30%的人是为了消遣时间,也有20.77%的青年学子认为玩游戏有益于发散思维。但是几乎没有人通过网络游戏来赚钱。
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其中有71.9%的青年学子在聊天的时候和原来的同学聊,有14.5%的青年学子和家长聊天,有18.1%的青年学子是和社会朋友或者是网络中认识的朋友聊天,网恋这两个字眼在大青年学子中已不新鲜,很多网恋的同学也不忌讳对别人说起,因为他们认为网络交友也是一种认识朋友或者结交朋友的方式。所以在调查中,笔者涉及了对网恋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5%的青年学子对网恋的态度选择中立,有13.5%的同学选择支持,占20%的青年学子表示反对。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大青年学子是否拥有电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一、大二青年学子刚进入大学,对于网络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对于网络也没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导致大一大二青年学子中没有个人电脑的占72%,而拥有电脑的只有28%。青年学子对于网络带来的利与弊的评价中,有58%的青年学子认为利大于弊,另外有8%的青年学子认为网络带来的效果是弊大于利。
“自媒体”是个双刃剑,一方面使得高校青年学子信息环境更具有开放性和建设性,有助于青年学子对思想热点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自媒体信息来源不明,内容参差不齐,使得青年学子对信息的获取又有了安全意识问题。这就需要思政工作探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青年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高校措施
1.接受自媒体,研究自媒体,使用自媒体来完善高校网络平台
高校网站是高校的信息集散地,是校园网络传播的信息圈。因此,应该把高校网络建设与时代信息紧密联系,站在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高度,重视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和思想塑造功能,跟上自媒体时代发展的步伐,高度重视,充分研究,积极利用自媒体搭建更庞大的工作平台和载体,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引导高校青年学子。
2.营造自媒体舆论场,形成并规范管理监督体系
高校自媒体的舆论场需要一个官方主动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公开信息,让青年学子使用自媒体不会出现“失语”过激言论。在高校网络管理机构中需要设置自媒体舆论关注小组,在规范发放信息的同时,关注青年学子的舆论特性,关注他们的舆情特征,形成规范的体系并进行管理与监督。
(二)青年学子转变观念、强化自律
当今信息化社会,青年学子学习、生活的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知识获取,但也有诸多青年学子把网络与自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或者是通讯工具,而忽略了他强大的学习功能,笔者的调研已经证明这一点。青年学子如果不能自己区分利弊,利用网络过度的玩游戏,就会对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
(三)高校与学子整体联动,共建网络行为和谐
高校作为传统意义上校园网络的管理者,既是发布信息,又是维护信息,需要通过控制媒体的方式,过滤不良信息,避免流向青年学子。但是自媒体突破了现有高校对于网络应急处理机制的范畴,这就使得高校首先要建立专业队伍,培养“网络舆论、行为与引导”的专家型思政队伍,这里应当鼓励学生管理工作者、团工作干部、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担当起青年学子成长的引路人。其次,要建立更有效的联动应急机制,关注青年学子网络行为,引导青年学子偏激的网络行为。
[1]休梅克,里茨[美国]著.《中介信息》(MediatingtheMessage) [M].1991年第一版.
[2]陈韵博.辫子新闻:自媒体时代的趋势及其影响[J].传媒观察,2011(06).
[3]崔唱隔.微博客的中国化:可能性与可塑性[J].通讯世界,2010,1(总180期).
[4]吴风,著.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Abstract: To identify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Species by using GenBank nucleicacid database rbcL sequence. Based on GenBank Nucleotide Database, rbcL sequences of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species were downloaded. K2P Distanc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MEGA 5.0 software and neighbor-ioining (NJ) phylogenetic tree was established. K2P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is 0.01, which was far more than intraspecific genetic distance of Belamcanda chinensis (0) and Iris tectorum (0.001). Results of NJ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Belamcanda chinensis can be separated from Iris tectorum species and classified into a separate one. rbcL sequence is suitabl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quality and safety identification of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Key words: Belamcanda chinensis ; Iris tectorum; rbcL sequence; Confusabl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责任编辑:周 天]
"Self media" age young university network behavior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ao Xin
(Xuzhou Engineering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use of media such as microblog, change the spread of the media landscape. Coming of the era of "self media", make the youth students by their personalized characteristic such as pluralism, in the form of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 become a "self media" most used group, how to use "self media",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became the problem ideological educators need to face, in the paper, young university network behavior is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guiding strategy.
media itself; network behavior; guide strategy
[责任编辑:周 天]
Identification of Belamcanda chinensis and Iris tectorum Species Based on GenBank Nucleotide Database rbcL Sequence
Chen Yi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ouzhou Fujian, 350002,China)
D432.62
A
1000-9795(2014)012-000178-02
毛 欣(1980-),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舞蹈艺术教育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