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琪
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法
■周 琪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正常的,只是生命的生存形式很多。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障碍,即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这类特殊孩子的到来不是来惩罚人类的,而是来启发人类爱心的。
新学期开始了,笔者也迎来了新一届的小班小朋友。第一天开学,孩子们都带着新鲜感和紧张感来到了班级,告别了爸爸妈妈。面对各种吸引人的玩具,大多数幼儿都迅速奔向自己心仪的玩具。这时,一个孩子的行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急匆匆地奔向玩具,可是他只是拿了一个绿色的小塑料圈,又匆匆忙忙地走到教室拐角一个没人的地方。那玩具只是被他攥在手里,而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其他在教室中间玩耍的孩子。他叫圆圆,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在两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他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不会和其他的小朋友玩。圆圆的举动让笔者感到很惊讶,以前只是在电影和书里看到过有关孤独症患者的例子,没想到在真实生活中,在笔者所在班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圆圆的这种行为,他还会有哪些让人惊讶的举动,笔者该怎么尽己所能帮助圆圆让他能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生活呢?对此,笔者展开了研究。
英文“autism”,源自于古希腊语中的“自我”一词,也被称作“自闭症”。望文生义,它说的是患孤独症的孩子们总是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中。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行动研究计划:
晨间接待 第一阶段:和他建立较为亲密的师幼关系。第二阶段:引导他参与老师、幼儿的谈话,达到共同交流的目的。
教学时间 一方面,保证每堂课都有让他回答问题的机会,以帮助他维持注意力。另一方面,鼓励他面向小朋友发言,目的是让他意识到周围还有其他的小朋友在听他讲话。
音乐治疗时间 通过多种不同音乐的刺激:如舒缓的、动感的,刺激他的大脑皮层,让他稳定情绪,在音乐中获得共鸣。此外,运用音乐韵律操充分调动他的肢体动作,锻炼感统协调能力。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圆圆的情况有了很好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点想法,认为要帮助像圆圆一样的孤独症儿童,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要用爱滋润孤独的心 每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有这些特殊孩子的存在,启发了人类的爱心,他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贡献,让人类社会彼此扶持,彼此关爱!通常孤独症的儿童的情感是缺失的,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小天地中,就像一个折翼的天使,在角落里默默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让人几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有的甚至有很多偏执的兴趣和怪异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发现,他们又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某一样玩具、生活用品等。因此,如果老师获得了孤独症儿童的情感依赖,那么老师就获得了某种权利,这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是十分有效的。
对孤独症儿童的辅导要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是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好机会。例如,学会交往的训练完全可以贯穿到一日生活中:从晨间和老师交流、参与同伴讲话到游戏室的共同游戏,再到教学时间的相互合作,到午睡起床的互相帮助,最后到音乐特色活动的小组共同做操,这些都可以作为训练他们与人交往的平台。
抓住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特点,有针对的辅导 一是分解目标,循序渐进。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学习,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比如穿鞋,第一次,先把带解开,让他自己把脚放进去,老师帮他穿;第二次让他自己解带,自己把脚放进去,老师帮他穿;第三次,自己解带,自己放脚,自己扣带。他有时会说“我不会穿,老师穿”,老师则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失败而哭泣,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慢慢地就会独立完成了。二是激发兴趣,引导他们自然地与人交流。给他们关上了心门,但必定会有一钥匙打开这扇心窗。根据观察,孤独症的儿童往往是对某些东西“情有独钟”的。三是强迫与兴趣相结合。孤独症的儿童不同于正常的孩子,他们不肯也不会主动学,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主动地适应这个世界。但为了更好地进行康复练习,融入社会,有些基本的技能还是需要耐心地教给他们,一遍一遍的练习;与此同时, 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也应顺其自然地鼓励他们去学习。
建立家园联系册,定期向家长提供教学计划 随时与家长联系,使家长跟着正常班的活动实施,认真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不断吸取科学方法,使孩子的进步很快,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全体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努力下,圆圆已顺利进入大班学习,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与同伴、老师交流和合作,学会了安静倾听和习作,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还学会了用拥抱表达他对周围人的爱。圆圆的家长反映说:“特殊学校的医生导师说圆圆已基本康复,可以接受正常的普通学校教育就可以了。”圆圆的案例给笔者的教学生涯很多的启示: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爱的奉献者,相信有爱就会有奇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央花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