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徐志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按照大的学科划分,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正是因为该学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路径不能简单地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同。近年来,教育界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论著颇多,但这些论著大都把所有学科的研究生放在一起加以论述,试图探寻一条普适性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而从学科特性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论著并不多见。在笔者看来,如果教育界不能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出不同的“药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议题就有可能沦为空谈。基于这一点,本文力图在明确人文学科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些意见,谨供同行参考。
首先,培养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向学生明确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当下很多人文学科研究生虽然已经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对于人文学科的价值却不甚明了。有的研究生认为,人文学科不过是个人修身养性的知识,有的研究生认为人文学科不过是职业能力之一种,甚至还有的研究生认为人文学科并无太大的价值,只是装点社会的花瓶而已。如此对人文学科价值的片面认识所导致的后果是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么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要么缺乏思考的热情,而这二者都有碍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生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学生明确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首要工作。
关于人文学科的价值,学界多有论述。有的学者认为:“人文学科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知识,它作为与人类实践相伴而生的精神现象,能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理论思想水平和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它处理人类自身及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自觉度、成熟度的重要标志。”[1]从学科的视野来看,这样的诠释当然是不错的,但失之于泛泛。笔者更认同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的观点,在他看来,人文学科不是简单的文史哲知识与学问,它的根本目的是要锻造人的人文素养,其中包括“对看不见的事物的想象与感受能力、对精神财富的贮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对文明与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对现实文化反思和历史的批判能力等”[2]。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认同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想将其视为某种标准,而是想借此强调:只有明确了人文学科的价值,树立个人的学术理想,才会有从事人文学术的动力和自信,才能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远,走得持久,才能养成自己学术创新能力。
其次,培养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视野。综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凡有大作为者,几乎皆属跨学科人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刨根问底,善于融会贯通,不受制于某一学科的思维方式(所谓“君子不器”)。我们要认识到,学科划分只是现代知识生产的产物,学科虽有界限,但知识无边界。如果一个研究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学科故步自封,是很难形成创新性思维的。以笔者所从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例,其中的很多问题,若往深层次推究,其实绝非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而往往涉及历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要想更好地发现问题,就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建立一种多学科交融的广阔视野。
笔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教学中,一直尝试以跨学科的视野带领学生重读文学作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即把具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放在与当下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境遇、现代教育、现代学术、都市文化、出版传媒、视觉影像等的广泛联系中来考察,以敞现经典作品的阐释空间;同时适当引入“中国经验”、“现代性”等理论和思想问题,将其落实到具体文本的内部呈现上来,鼓励学生发掘文学文本作为思想与文学资源的新意义、新可能。以这样的“读入”和“读出”,来打通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实现“大局观”与“形式感”的统一。在笔者的示范下,很多学生逐渐跳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视域,学会了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审视,来发现、抓住一些新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在硕士论文选题时,学生充分运用这一能力,最终写出了颇有新意的学位论文。比如,有的学生运用意识形态理论、城市空间理论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哈尔滨形象进行了再解读;有的学生运用大众文化理论、传播学理论对“榕树下”网站的文学生产机制进行了剖析;有的学生从全球化及城乡关系的角度对贾樟柯电影中的县城形象进行了分析。这些论文都是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固有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重新阐释,角度新颖,受到答辩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再次,培养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一种对于存在本身的提问,更是直面现实的思考。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马克思更是尖锐地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更新均来源于问题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一个研究生没有自己的问题意识,那么,写出的论文无论结构多合理、注释多规范都可能是材料的堆积或不知所云。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形成个人的问题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积累一些对于社会人生的困惑。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文学术首先要有能力回应学生的这些困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这些困惑去阅读、研究,以解答这些困惑。经由这一过程,学生的个人经验就有可能上升为学术问题,从而形成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方向。比如在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去阅读、研究关于劳工方面的理论和文学作品,而对于对电视剧感兴趣的学生,笔者会鼓励他去阅读大众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这样的做法所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更具有能动性。学生带着个人的问题与研究对象对话,既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术活动的主导,也使研究行为更加紧张、深切。而这样完成的论文无疑会具有某种创新性。二是引导学生将个人问题与总体性问题关联起来。与欧美人文学科研究生相比,中国学生的落后,不在于规范和技术等层面,而在于他们大都没有一个总体性的问题意识,所以个人的研究做得再好,严格说来都是一个所指不明的半成品,没有明确的意义。而欧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即使进行个人研究,“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发展的框架在后面支撑。所以每个具体问题上个别学者的微小进展,都得益于整体,也能反馈回整体”[3]。从这个层面来来讲,今天中国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只有个人的问题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个人问题只有和总体性的问题关联起来才能生发出意义。所以要想真正做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找个人问题和总体问题的交叉点。这是一个很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有意义、有价值的学术创新。
最后,培养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首先,人文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应该广泛采纳启发式、对话式教学模式,着眼于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努力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地就某个问题给出某种固定的解释。其次,人文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应该特别鼓励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外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阅读。每次课都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报告。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直接接触大量的文本,查找相关理论资料,比较深入地了解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这对于他们既是一次有益的学术训练,也有利于他们分析和表达水平的提高。
以上四点意见是笔者对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粗浅设想,但由于人文学科内部的专业差异,其适应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研究生培养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存在整齐划一的路径,只有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学科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有可能最终从整体上提升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杜卫主.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0.
[2]胡晓明.当代教师和新人文素养[R].在郑州的讲演(PPT),2008.
[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