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探析
——基于闽南文化的分析视角*

2014-04-17 06:04郭溦溦
关键词:闽南地区闽南谚语

郭溦溦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不论是从理论传播的目的、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是为了让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国这一特定区域内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过程。然而,中国这一大区域是由许多个小区域组成的。这里所说的“区域”是指拥有共同文化模式和生活空间的特殊区域(本文所讲的区域大众化特指这一概念)。实际上,由于中国区域文化特色鲜明,探讨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应该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路径。

一、区域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选择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因此,马克思主义唯有大众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的指导力。马克思主义要寻求在中国生根、发芽和传承就必然要寻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过去,我们关注的重点和视角一般都放在中国这一宏观区域内进行思考,但我们也发现,如果仅仅只从宏观视角,而忽视中国区域分化的现实,那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将是不全面的,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和取得的宣传效果上也就难尽如人意,这是过去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实效性追问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不管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的过程,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中国特定区域内的实际相结合,并为区域内大众所理解、接受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正是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起点,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而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各异,区域化特点鲜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挖掘区域资源,达到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即为中国各个区域内的民众所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马克思主义区域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和生长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更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路径。

二、区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中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从系统、抽象的理论样态,转变为区域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理论样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通俗易懂的、能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性的文化形态。从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为中国民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动态过程,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文化支撑和认知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区域化’实践,不是技术移植,而是文化移植,是一个适应、吸收、克服、创新、超越的过程。”[2]然而,“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文化既是一个具有有机整体性的存在,又是包括若干相互区别和差异的区域文化构成体”[3]。谭其骧先生指出:“把中国文化看成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时代差异,又有其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4]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和形成的区域文化,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文化因子,又具有其特定的区域特色。各种区域性文化源远流长,风格别具,对于区域大众而言,区域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视野下的区域文化价值表现在。

第一,区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区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具体样态,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核。因此,区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认同。从文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区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文化的过程,更是以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过程[5]。在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区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二者合则两利,离则两伤[6]。

第二,区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区域文化特点鲜明。区域文化在区域大众中具有更为一致和深刻的文化认同。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大众而言,具有更为直接而真实的文化体认。对区域大众来说,区域文化与其个人成长紧密相联,在区域文化的濡化下,马克思主义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度高,则更易在区域大众中产生共鸣和认同。因此,利用好区域文化资源,特别是能融入生活化的区域文化资源,将更易为区域内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大大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

三、闽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分析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11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关键是要找到区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只有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创新大众化载体、找准区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通点,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本文以笔者生活的闽南地区为例,分析闽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共享和价值实现。实际上,闽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其现实可行性。二者的价值契合点表现在。

其一,闽南区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闽南文化是中原主流文化同闽南当地文化经过了漫长的磨合和历史演变而成的,是从秦汉以前开始,经过唐、宋时代的锤炼,至元明时期逐渐成熟,形成了的特有的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具有传统性、连续性,又受其海洋文化的影响,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的特征。作为中华核心与边陲的文化变异的一种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补强了中华整体文化的多样性。而在其自身结构上,她能够较好地吸收中华核心文化以及其他区域文化,甚至外来文化的精华成份,来强化自身的文化特征。作为中原主流文化的儒家传统文化被闽南文化所吸收,成为其核心主流文化。特别是朱熹在闽期间重教兴学,对闽南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历史上由于闽南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当明朝儒家思想走向虚伪保守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闽南地区依然保存了儒家早期具有生命力的因素——积极向上、入世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其唯物、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其二,就闽南文化自身特色及闽南文化对闽南区域大众而言,具有更为直接而现实的文化体认。以闽南语这一闽南文化载体为例来看,闽南语作为闽南文化的载体和闽南区域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凝聚、传播、发展闽南文化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文纽带。在闽南方言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又属谚语这一传统文化形式。《闽南谚语俗语格言集萃》一书这样写道:“这些富有原生态语言美,同时又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谚语俗语格言,既是闽南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锤炼的语言结晶,也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和精粹的哲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与风俗习惯。”[7]45

闽南谚语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流传广泛,通俗易懂;第二,折射哲学思想,具有教育功能;第三,言简意赅,易于记忆。把闽南谚语作为闽南区域文化传播的媒介,可以达到速度快、范围广、易接受的效果。闽南人乡土、家族观念浓厚,当母语不属于这个社会的主流时,对母语的感情往往更加深厚。如果闽南地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融入闽南语语素,可达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好效果。因此,闽南谚语具有把马克思主义和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相结合起来并广泛传播的功能,可以作为二者相连接的纽带。闽南谚语,通俗亲切,形象生动,琅琅上口,代代相传,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大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大众化传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闽南俗谚语用地道、简短精悍的闽南语,反应出了闽南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通俗亲切,形象生动。闽南俗谚语中除了对气象和生产经验的概括外,还有对处世哲学和对生活态度的总结,包含了一定的哲理,用来教育世人和子孙后代。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进程中,如果能找到和实现闽南方言及其背后所蕴藏的哲学意蕴,达成闽南区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相通的契合点,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闽南地区的推行,将会更加容易让闽南人接受。这对于加快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闽南地区的大众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能促进闽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共享与价值实现。

四、马克思主义闽南区域大众化分析

(一) 借鉴和传承优良传统,推进马克思主义闽南区域大众化

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因此,过去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们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典型代表毛泽东同志为例,特别是要学习和传承他在这一进程中开创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和开创精神的领导人,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出色、最到位、取得的成果最多的领导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譬如,毛泽东在其《实践论》一文中用“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中国特色的俗语、成语形象生动地说明实践的重要性,说明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理。在《矛盾论》一文中,毛泽东用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些中国传统的名句,来说明认识事物全面性的重要性;用“新陈代谢”这个普通的成语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规律;用“相反相成”这个词来解释矛盾的辩证统一原理,简单明了。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用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样一个对子,来形容党员应该具备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同样需要借鉴和传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探索。

(二) 深入开展闽南文化研究,找准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区域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于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最基层的、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中,并作用于老百姓的生活,对老百姓的生活进行指导。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各个区域,了解当地历史、民俗、风情,将当地最地道的区域文化挖掘出来,找到契合点。就闽南区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而言,我们要深入开展闽南特色区域文化的研究,找准闽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点。以闽南谚语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尝试性研究。实际上二者存在着不少相似或相通的哲学蕴含。比如“不吃螃蟹,不知蟹味”、“无落水呣知深浅”等闽南谚语采用隐喻的手法,浅显地说明,凡事要亲自实践,亲身体会,才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而这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论相契合;“粒沙虽小伤人眼,小雨久落也成灾”、“年钱水,会穿石”、“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等闽南谚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相契合,都说明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及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原理;“不卷裤脚莫过河,不摸底细莫开腔”、“没有煮熟的饭呣吃,没有根据的话呣讲”等闽南谚语,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契合;“山穷水尽,人畜遭殃,山青水秀,人寿年丰”、“人惊老,海惊讨”等闽南谚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相契合。如果我们从这些闽南谚语、俗语、格言中,找到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相通的契合点,挖掘闽南谚语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点,作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平台,就可以使得闽南人民在本土文化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在闽南地区的传播,将会更加容易让老百姓接受。

(三) 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为推进马克思主义闽南区域大众化提供人才保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最初和最大的推动者来自理论教育者,特别是从事党的教育宣传工作领域的工作者。这是一项系统、浩大的理论工程,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要看到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造诣高、理论功底深、熟悉马克思主义与区域文化、有志于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于做好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才能乐观其成。为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批区域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团队,重点扶持一些理论涵养高、学术造诣深的专家、学者。为此,需要汇聚区域内优质学术资源,建立定向研究会,广泛开展结合区域实际的资助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的各类研究,通过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证。同时,要注重对研究梯队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对青年学者的培养,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大众化研究提供一支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研究队伍,确保其研究能取得长期、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吕伟超.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温州表情[N].中国教育报,2010-06-30(4).

[3] 钟瑞添,汤志华.区域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J].理论学刊,2012(9):13-15.

[4]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J].复旦学报,1986(2):4-11.

[5] 杨晓军.区域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新途径[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2):47-50.

[6] 李朝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6):1-6.

[7] 高家凌,巩玉闽.闽南谚语俗语格言集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闽南地区闽南谚语
闽南文化传承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说说谚语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
谚语趣画(一)
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