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仿强,方 华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30余年的探索,特别是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高职院校。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在此过程中,主动选择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共识。有学者认为,推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打造一批类型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以此来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1]。有学者认为,实施品牌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增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政策选择,要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在人才的引进和输出上实现国际化,在教育教学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高职的国际化品牌[2]。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①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也称SWOT矩阵分析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发展分析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举措。
1.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通过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两大工程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其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此类国家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从而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办学主体的联动,整体推进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使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师资队伍水平快速提升,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得到加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得以增强,院校个体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为推进教育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一部分办学质量较好的高职院校已通过推进教育国际化推动了自身办学质量的提升。这些高职院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的海外培训学习、引进国外高校的优质课程和教师资源、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与跨国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丰富本土校园的国际化氛围,并已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也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办学水平,具备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基础。
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提高。随着人才供应的日益充分和各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海归人才加入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也日益重视原有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提高,投入财力加强教师的海外培训。这些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举措,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
4.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物质条件日益成熟。随着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投入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条件日益改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地球村”的特征日益明显,与国外高校原有的时空差距日渐缩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物质条件日益成熟。
1.开放办学战略规划缺位,阻碍了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目前,具有十分清晰的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的高职院校还比较少,而战略规划的缺位实际反映的是院校领导对教育国际化认识的不足,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教育国际化对院校发展的意义。缺乏院校内部的顶层设计,开展教育国际化工作的目标和定位就会出现偏差,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的内部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就很难有效建立,而失去了体制机制和制度作保障,工作的推进就很难具有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2.高职院校缺乏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载体。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需要切实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抓手作为切入点。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院校的情况各不相同,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教育国际化推进的有效载体,常规用作衡量教育国际化推进的指标如外国留学生、外派交换(交流)生、外国文教专家、出国访学三个月以上专任教师占比、双语(全外语)课程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建设、国外(国际)组织资助项目等方面[3]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参差不齐,部分院校较难找到有效的结合点。而没有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推进院校自身的教育国际化就无从谈起。
3.师资队伍的整体外语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师资队伍的整体外语水平较弱。尽管近年来各院校也在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但更多地把重点与关注点放在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微观教学以及工学结合、产学融合上,对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外语水平以对接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关注得相对较少。由于缺少外部导向的激励,教师自身对于外语水平提高的内在需求并不迫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中的有效沟通,从而影响了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推进。
4.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性还相对较弱。由于受外部社会大环境和院校内部小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毕业后自身的职业去向,较少地关注自身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文化课特别是外语水平相比于本科生而言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教育国际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只会是无源之水,或仅流于形式,很难实现其真正意义。
1.国家宏观政策战略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10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先后分三年立项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下半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骨干高职院校建设),2010年下半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当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2011年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提到了“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4],都为高职教育乃至高职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教育开展中外合作[5]。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6]。2014年6月,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扩大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7]。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教育国际化大有可为。
2.普通本科教育的开放与国际化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开放与国际化起步较早,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基础和成功的国际化合作先例,许多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完全可以供高等职业教育借鉴,高职院校可以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的特点和各自院校的办学实际,探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创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国际化道路。
3.国际高等教育界开始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关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已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并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向中国的高职院校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的外部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1.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环境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总是弱于普通本科教育,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认为高职教育没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把错误的信息传导给了教育的接受者——学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6],而2002年底,全国仅有高职(专科)院校767所[7],十年时间数量增长了近70%,且许多院校具有同质性。这就使在适学人口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院校由于办学质量、行业发展、所处地域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对考生不具有吸引力,办学日益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各高职院校个体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力求创出独具自身特点的办学特色,以此吸引学生,同时也惟有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才能吸引国外的合作伙伴,但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与国外院校或机构的利益诉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开拓海外留学生市场是国外高校或机构保持生源数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中国则是绝大部分国外高校都不愿放弃的巨大市场。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外院校和教学机构的功利性较强,它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生源的输送,而忽略国内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诉求初衷。
4.相关外部制度管得过多过细。教育国际化是否有质的飞跃,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推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较为雄厚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资金支持,没有相应的特殊举措,要建设具有宽广国际化视野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基本上很难实现。而现阶段政府财政部门对于高校用于教师出国培训学习方面的财务支出的规定,在很多方面参照了政府公务人员的出国经费管理规定,导致了许多高校教师正常的出国培训、学习、科研合作活动因此受到影响与束缚。而没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就很难实现教育教学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更无从谈起了。
基于上述分析,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既面临着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挑战。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实施,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推进国际化的发展底蕴。随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教育部以国际化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建设工程的启动,可以预见,高职院校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外部有益资源,改进自身的不足,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一定能够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1]周建松.应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7-68.
[2]马树超,胡秀锦.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9(9):68-71.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浙江省人民政府网,2011-01-11.http://www.zj.gov.cn/ art/2011/1/11/art_5495_271138.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人民教育,2010(17):2-15.
[5]雷丽娜.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4-02-26.http://www. gov.cn/guowuyuan/2014-02/26/content_2622744.htm.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4-06-22.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2/c_11112 55437.htm.
[7]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教育部网,2014-06-17.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