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质性研究

2014-04-17 13:21王俊山卢家楣
基础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素质班主任情感

王俊山,卢家楣

(1.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40)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质性研究

王俊山1, 2,卢家楣1

(1.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40)

中小学班主任在学生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形成中起着特殊作用,研究和提升班主任情感素质对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手段,通过对包括8位班主任在内的49人次的访谈以及24份实物材料的分析表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班主任情感素质的价值均表示认可,有情和用心是其核心;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总体尚好,但距离期望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同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在情绪调控、学习进取、责任理解、幸福体验等方面表现出差异;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发展需要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关注其工作状态。

基础教育;班主任;情感素质;质性研究

一、引言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角色。他不但承担着教书的任务,而且是育人的主要力量;他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更是一个集体的塑造者;他关乎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关乎着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与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直接的联系,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1]。从学生成长的立场出发,班主任在教师中发挥着首席的作用,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人[2]。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下,班主任及其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2006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3]后,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再次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把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指出班主任工作是主业,并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4]。

当前,加强班主任专业素质的研究与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命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的关注班主任专业素质中的外显性技能及其培训提升,而对于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则相对缺乏系统研究,多见一些感性的描述或简单的案例。事实上,班主任的情感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不但在一线班主任的总结体验中可以发现,在一些报告或论述中也时常提及。全国著名班主任、《人民教育》杂志编辑的任小艾曾说:“班主任首先应该是情感型的,具有满腔的热情爱学生,如果没有爱的基础,就没有教育。”[5]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朱永新先生在为《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写前言时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用生命呵护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6]因此,对班主任情感素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素质、心理素质、情感素质的逻辑线索,借鉴青少年情感素质的概念[7],我们

将班主任情感素质界定为:班主任在任职前后多种因素影响下,经班主任工作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班主任工作特点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8]。

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研究不仅需要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去进行考察,也需要从质性研究的视角去开展探索。质性方法不但在社会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地位,有人甚至称其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9]。由于质性研究方法有利于发现更生动的事实和进行更完善地诠释,更有助于理解当事人的处境[10],因此,对于现实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中小学班主任而言,结合其工作环境开展情感素质的研究更具有典型性。本研究拟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情感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表现,以及对于其工作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探察,从而详细了解班主任情感素质及其特点,为全面认识及有效提升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提供鲜活资料及充分证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上海市选取四所中小学,其中两所小学,一所完中,一所高中。每所学校中邀请两位班主任参与,其中一位的班主任工作状况属较好,另一位属一般。较好的班主任以本校荣获市、区优秀班主任称号(班主任标兵或类似称号)的老师为主。为了有利于进行适当比较,在选取时还考虑以下方面:所选取的两位班主任除班主任工作效果不同外,其它方面的情况应相同或比较接近,这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做班主任时间长短、任教学科、学历、职称等等。在确定人选后,先征求班主任本人的意愿,然后实施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访谈:首先就访谈的总体安排、访谈次序、访谈地点、访谈时间等作好准备,拟好一个书面的访谈计划。每次访谈都经历三个环节,即导入、访谈和结束。访谈中同时使用现场文本记录和数码录音机录音。每次访谈完后,把数码录音文件进行文字转录。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班主任本人:

对您在班主任成长方面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为什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最关键的是什么?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感到做得最成功(或失败)的是什么?为什么?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读过一些什么书?

自己对当前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式有何看法?

对学生:

你们班主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举若干事例说明。

你们一个学期的班会课几次,本学期班会课的内容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次?

你喜欢自己的班级吗?为什么?

你们班级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班主任这学期有否和您个别交流过?有几次?主要是哪方面的?

对同事:

您认为XXX老师的班级及班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您认为他(她)的班级的这种特点与他(她)本人哪些方面有关?举例说明。

您与XXX老师搭班的感受是什么?举例说明

XXX老师在办公室的表现通常是什么?举例说明。

对领导:

您认为XXX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您认为XXX老师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从管理和促进班主任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您有什么想法与打算?

2.实物搜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班主任自己认为最好的一节班会课教案,第二是班主任曾经写过的认为最好的班主任工作个案(如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家校沟通等等),第三是班主任曾经写过的认为最好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或论文或会议发言稿。在搜集实物材料时,充分考虑资料的代表性、典型性、丰富性,以搜集到真实、有效、充分的资料。

(三)资料搜集与整理

经学校协助,最后选定的8位个案班主任中,男性2位,女性6位;教龄最少的17年,最长的22年;做班主任的时间在12年到20年之间;学历均为大学本科;职称为中级或高级;任教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这8位班主任中,其中四位均为学校的骨干班主任。8位班主任分别用如下代号表示:ZZ、ZQ、ZJ、LG、LL、ZX、GX、RH。

确定人选之后,根据研究的预期方案,对8位班主任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搜集的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访谈记录,访谈共涉及49人次,其中领导(指书记、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教导或学工部长、人事和师训专管员)共7人,教师(包括个案班主任本人,搭班的科任老师,年级组长)20人,学生22人。领导及教师的访谈以个别访谈进行,学生的访谈以团体访谈进行。另一类是实物类材料,共搜集实物材料24份,其中主题班会课8份,个人小结或学校推荐材料8份,关于班主任素养或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或个案8份。

搜集完资料之后,首先进行了检查及归类汇总,并进行了标号处理。然后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浏览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主题寻找资料中的关键词、核心句,提炼归纳重要的信息,同时构思概念框架及类属关系。最后,在形成初步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用资料进一步印证,并对重要资料进行标注甚至编码,以便深入地揭示研究主题。

三、描述与分析

(一)情感素质的特点:有情与用心

班主任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中的班主任、学生、教师、领导对此是怎么看呢?通过访谈及实物材料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大家对于情感素质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一致认同,在访谈中他们使用的最突出的两个词语就是有情与用心。而班主任自身对这方面的认识更为明显。

LL:我觉得成为优秀班主任最关键的因素是爱学生。爱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这是爱;但这也仅仅是表层的、妈妈式的爱,或者说是奶奶式的爱。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是对一个班主任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更深层面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ZJ:做为一个90后孩子的母亲,在沟通上带上母性的光辉,平等、平和地对待所有学生和事情,没有难以沟通的学生,只要用心交流。最关键的自己全心付出,才会有收获。

LG: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对学生多一份爱心,作为教师的职业,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健康成长,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氛围。

ZZ:这个班级就是我的家庭,而我们都是家人,就是彼此之间要有认同感,彼此之间要有一种亲人的感觉。我经常跟他们说,原来做班主任的时候可能跟学生只相差几岁,现在已经相差二十多岁,所以就像做你们的父母一样,这些孩子就觉得在这个地方觉得有一种亲人,家的感觉。

ZQ:班主任的工作是很琐碎的,要做好就要用心,你用心了你才能够找到规律,找到问题,这跟所谓的艺术家,搞创造的人是一样的,整个灵感的过程是你要经常在脑子里反复思考,经常放在心上,我觉得会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你有了责任心,你才有了一切的基础,你有了责任心才会花精力,有了责任心才会去花时间在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

小学生与中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有一定差异,小学生更多地感到班主任的严格、耐心、负责,而中学生更多提到班主任的风趣、开朗、平易近人、亲和力。但不管评价角度怎样,这都体现了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某些方面。同事与领导的评价中也都肯定了几位班主任情感素质对于他们做好班主任的意义。

(二)情感素质的状况:满意与期许

对于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状况,班主任自我评价都认为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一方面可以从班主任访谈记录中得到一些证据,另外,从班主任的小结及学生个案材料中,也可得到相应的信息。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小结或个案中写道:“我是一名教师,要时刻以严师慈母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勤奋不息、爱岗敬业的信条对照自己,用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同学友谊,师生之情,无一不显现出温馨,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共同成长着,收获着,感悟着,这股温馨的力量已融入班级每个人的内心,也将会推动着班集体不断向前迈进”。

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在上面第一点中已得到体现,说明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与接纳,他们都表示喜欢自己的班级,喜欢自己的班主任,对有这样的班主任“感到荣幸”,认为班主任“是好老师”“像大姐姐、妈妈”“比较细心”“知性加感性”等。除此之外,领导和同事也都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给予了基本的肯定,对于他们作为班主任在关爱、同情、责任、乐学、自信、成就、审美、合作、宽容、尊重、执著、情绪调控等方面的情况表示“都有”“都比较好”“都有意识地在做”。

如对一位班主任,领导和同事如此评价:

以德服人,为人正直守信,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与感染能力,学生十分乐意把自己的心事与她分享,班内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活力。具有非凡的观察能力,善于感受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谁情绪不好,谁最近睡眠不足,甚至谁和父母产生矛盾,她都能第一时间察觉。本人积极进取,和所有组员打成一片,风趣、宽容、民主。

但是,在表达一种肯定与满意的同时,领导与学生也都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学生在对班主任评价时除了喜欢之外,还多次提到老师的严格甚至严厉;个别中学生则认为自己班主任过于温柔,对学生特点和班级情况把握不到位。领导认为个别班主任的投入程度还不够,对学生情绪调控不够。这表示学生和领导对班主任情感素质进一步提升的要求与期待,也表明班主任情感素质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情感素质的表现:共同与差异

总体而言,在道德情感上的关爱感、同情感,审美情感及其艺术美感、仪态美感、环境美感,人际情感上的幽默感、乐群感、合作感上,两组班主任的表现差不多,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学生对他们的感受、同事及领导对他们的评价都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像艺术美感,班主任、学生、同事及领导都没有谈到,而对于关爱、同情、幽默风趣、乐群、合作,他们认为表现比较一致。但是,两组班主任在责任感、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执著感、幸福感以及情绪的理解、疏导、调控能力上表现出差异,这从他们自身及他人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端倪。

优秀班主任对学生情绪的理解、疏导,对学生及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极强,他们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就是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绝不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那是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而一般班主任在这方面的能力则有所欠缺,譬如在“遇到事情时,我缺乏足够的沉着与冷静,对于一些突发事情的处理还不够灵活,有时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不能在学生的心理方面给予细致了解”,领导也认为其“对学生的敏锐度稍差”,这些方面“有所欠缺”。

对于班主任工作方面(而非任教学科)的研习而言,优秀班主任的阅读面比较广,如《做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给年轻班主任工作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艺术》《今天如何做班主任工作》《21世纪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之友》等,也包括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如《爱弥尔》《夏山学校》等。但一般班主任则主要关注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较少甚至没有涉及。就阅读的数量而言,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在访谈时优秀班主任能一下子列出10种左右的书籍与杂志,但一般班主任所列的内容在5种以下。在阅读的深度与态度上,两者也有不同,优秀班主任往往对所读内容有较深的思考,阅读时也主要采取主动的态度,而一般班主任往往是被动地阅读,可能是遇到问题时才临时抱佛脚。

在自信、成就方面,优秀班主任比较自信,而且成就感非常强,认为自己做得“蛮成功”“没有难以沟通的学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对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爱自己”“将班级营造出一张家庭的感觉”“每次评比都得到年级组第一名”。但一般班主任则缺乏这种自信与成就,学校领导认为“虽然工作做得也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班主任自己也认为“(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①注:本句是根据上下文意思由研究者所加。)自己其实还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你去说这件事情,但他(指学生)不会按照你所期望的那种行为来做,这这种时候怎么办呢?就是很困惑的、很痛苦。其实这个过程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痛苦的过程,一直没有轻松的时候,这种轻松我觉得应该是短暂的,其实更长的过程一直是在摸索着”。

在责任的理解与体现方面,尽管两组班主任都在工作中体现出了责任感,对工作比较投入,但对于责任的理解与体现还是有所差异的。优秀班主任认为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会他们爱自己”“积极配合他们,按照他们理想的发展模式来培养他们”,这不仅体现了一种长远眼光,而且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相比较而言,一般班主任则对责任理解得比较浅,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品行端正,诚信待人”。

在幸福的体验及做班主任的意愿方面,优秀班主任通过班主任工作获得了较强的幸福体验,“觉得做班主任真的还是蛮幸福的”“那种幸福感,可以和学生一起成长,而且和学生那么亲近,我觉得永远年轻,我觉得我的心态会永远年轻”“我觉得班主任播种爱心、耕耘智慧、最后收获了幸福”而且对于是否愿意做班主任,他们回答的语气也比较坚定“会”,认为“做老师不做班主任的话好像是很大的遗憾”。但一般班主任则表现出一种倦怠,甚至一种无奈,在被问及“如果有选择,是否愿意做班主任”这一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是“应该会”“应该会做的”。

四、讨论与解释

(一)对于情感素质的认识

这次通过访谈发现,班主任、学生、同事及领导都对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班主任本人认为爱心、责任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没有对学生无私的爱,班主任工作是很难做好的。

这两点正是道德情感的两个重要内容,可见班主任的道德情感在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这也恰恰说明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调师德修养及职业道德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如何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及职业道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加强班主任道德情感及情感素质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此为基点,被访谈的班主任、领导均认为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合作感、宽容感、尊重感以及情绪调控能力等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

有人对南京市8位优秀班主任进行个案研究,在讨论促使优秀班主任走向成功的原因时,该研究把对学生全身心的爱列在第一位[11]。实际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重视情感素质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班主任,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认为情感素养好比调正了弦的小提琴。他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情感素养,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情感素养[12]。

(二)关于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本个案研究选取8位班主任进行研究,通过对访谈记录及所搜集实物材料的分析发现,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总体状况是得到认可的,但领导与学生也希望班主任能够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提升。

这次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显示出差异,主要体现在责任感、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执著感、幸福感以及情绪的理解、疏导、调控能力上,这也是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主要区别所在。因此,要提升班主任的情感素质,重点应放在这些情感素质的提升上。从这些角度而言,要加强师德提升,激励班主任学习,创造条件使其体验成就、幸福,给予支持提升自信。

在我们开展的另外一项关于中小学班主任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班主任在书籍阅读、杂志阅读、报纸阅读、网络阅读四种形式上分别达到了每年约6本书、每月约3本杂志、每周约4份报纸、每周上网约6小时。这显示班主任具有一定的阅读量,但仍需提升。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的阅读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了解了班主任的阅读偏好及内容倾向性,发现书籍、杂志、报纸阅读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娱乐、休闲性的,或者是教辅性材料,网络阅读的内容大部分是新闻报道类。[13, 14]为此,我们认为,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需要创设班主任的阅读氛围,提供班主任的阅读条件,而这也是提升班主任情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本次访谈发现,班主任都感到很累、压力大,有来自分数的压力,也有来自学生及家长的压力。一些班主任感叹:“做班主任非常辛苦,辛苦一点、累一些,受冤枉气、夹板气更多”“这个工作太耗精力和体力了。因为你做班主任,尤其是像我们心都是揪着的,24小时。他们星期五离开学校,我基本上都要跟每个孩子说‘注意安全’。就算星期六、星期天,我也还在担心孩子们会不会生病,所以我觉得做班主任蛮心累的,压力大。”“我觉得班主任确实应该累和苦。累和苦某种程度上是生理上的苦,某种程度上,你也要从所谓的苦当中找到快乐。”班主任的心声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思,区域、学校层面更要积极地思考对策。

个案研究发现,在影响情感素质形成发展的因素中,班主任自身的意识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所持的教育观念是他们情感素质保障与提升的原动力,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其次就是他们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及投入状况、在班主任方面的学习钻研这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班主任情感素质提升的速度与高度,也决定了其品位境界。除了自身因素在情感素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外,班主任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情感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做班主任的初期,一定的带教或真心的帮扶非常重要。当然,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考核评价方式等对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导向不对,班主任“吃力不讨好”,那么对班主任的心态将造成负面作用,长期下去,势必导致情感素质的下降。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范式为基本设计,以访谈和实物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研究访谈了8位班主任及其12位同事、22位学生、7位学校的相关领导,搜集了班会课教案、工作小结、论文等24份实物资料。通过分析,对班主任情感素质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关于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班主任本人及其学生、同事和领导都给予充分肯定。不管是优秀班主任,还是一般的班主任,他们都十分认同班主任情感素质在其工作中的价值。这也与有关班主任胜任力或胜任特征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在一项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所进行的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系统研究中,情感是其胜任特征之一[15]。

(2)受访者对当前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充满期望,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班主任对自身的情感素质倾向于“较好”的评价,但学生及学校领导则指出一些不足,诸如过于严厉、对学生情绪调控不够、投入程度不够等,这具体表现在班主任的责任意识、乐学形象、成就体验等还需要培养。

(3)自我在班主任情感素质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成长意识对其发展影响很大,每一位优秀班主任都坦诚是“自己内心追求”,而不是外部督促。但现实中班主任的专业生活承载着太多的负担与压力,这严重影响了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提升,因此,关注并提升班主任的生存状态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研究的展望

情感研究是一个艰深的领域,情感素质的研究更是少人问津。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班主任情感素质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对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一些认识。但如要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班主任情感素质的面貌及规律,则需从理论借鉴、方法运用、材料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与精致化。

一方面,在分析框架上,可以借鉴情绪劳动、情感智力、教师发展等理论对班主任情感素质作进一步的考察。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列为情绪劳动职业的前列[16, 17]。有些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18],但并未见就班主任这一特殊群体的情绪劳动状况所进行的专门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使用了访谈法、实物分析法对班主任情感素质进行了研究,但要更为细致地考察,还要借助观察、生活史以及人种志等方法的研究,这样可能会有一些更深入的发现。

(致谢:本研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得到徐汉荣、李元、谷在亮、郑一春等老师的协助,特表谢意!)

[1]班华.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操作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10):10-15.

[2]李家成.论班主任作为教师团队的关键人——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师团队建设之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12-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S].教育部文件(教基[2006]13号),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S].教育部文件(教基一[2006]12号),2009.

[5]李凤兰.班主任要有全新的素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5):18-20.

[6]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社,2005:1.

[7]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 (10): 30-36.

[8]王俊山,卢家楣.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2):95-98.

[9]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7

[10]叶浩生,王继瑛.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J].心理科学, 2008,31(4):794-799.

[11]余喜娥.中学生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与培育优秀班主任的对策——以南京市8位优秀班主任为例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2]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M].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

[13]王俊山,卢家楣.小学班主任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5):47-51.

[14]王俊山,卢家楣,刘利平.上海市中学班主任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7):33-36 .

[15]韩曼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4.

[16]李红菊,许燕,张宏宇.情绪劳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09-411.

[17]汪义贵,彭聪,吴国来.情绪劳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研究,2012,5(4):63-72.

[18]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ANG Jun-shan1,2, LU Jia-mei1
(1. 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2. Jing’An 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0040)

Class-teacher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re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power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and raise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for e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interviews of 49 people including 8 class-teachers and 24 pieces of material by the wa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analysis manifests that school lead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gree with the value of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and full-of-affection and use-of-heart are its core;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is good on the whole but there is some distance to hop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motion control , learning , responsibility and happiness among class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requires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status of work while they try their best by themselves.

basic education; class-teachers; affective quality; qualitative research

G451

A

10.3969/j.issn.1005-2232.2014.05.007

(责任编辑:李家成,黄婉莉)

(责任校对:黄英,黄婉莉)

2014-06-30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FFB108046)及上海市教育科学一般课题“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及其提升研究”(B10078)的成果之一。

王俊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素质班主任情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夸夸我的班主任
情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班主任
情感移植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