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王成芝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研究
曹晶,王成芝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政策网络理论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是由中央政府、地方县级政府、专家学者、大众媒体、学校利益相关者、学生及家长等多个行动主体基于教育资源而展开沟通合作的动态过程,且其活动过程受到规则和制度的约束。然而,在实际政策过程中,部分利益主体“不在场”,主体间沟通合作机制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估不到位等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 “有限政府”主导下的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确保各种政策执行资源的充分利用,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激励机制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有效路径选择。
政策网络理论;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次为适应城镇化变革,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改革,被简化为一场俗称“撤点并校”的运动。至2010年,十年间大量农村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生减少,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1]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很显然,这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状况和执行结果难以令人满意。这也表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执行模式面临挑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弊端使得人们积极寻找一种合适的政策执行模式。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网络分析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政治学和政策科学研究领域,其中的重要成果就是政策网络理论( policy network theory)的兴起。政策网络理论作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综合,为我们分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政策网络是将网络理论引入政策科学而形成的一种分析途径和研究方法。“政策网络”这一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Jordan ,1990)。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组织社会学,尤其是组织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其二是源于20世纪,随着政治学领域产生的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之争论而展开的次系统(subsystem)和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y)研究。政策网络滥觞于美国,茁壮成长于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而后流行于欧美学界,是大多数政策分析家分析工具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治学和政策分析领域的主流话语和研究范式。[2]
尽管学界普遍认为政策网络在政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对其内涵与本质却并未形成一致看法,甚至关于政策网络的定义也存在不同观点。例如,克尼斯(P.Kennis)与施罗德(V.Schneider)认为,政策网络是一群具有自主性且彼此之间有共同利益的行动者所组织的关系,公共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者之间非等级或非科层式的互动关系。贝松(Benson)认为,政策网络是“由于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组织或者若干群组织的联合体 ”。该理论的集大成者罗茨( R.A.W.Rodes) 将“政策网络”定义为“国家与社会行动者在政策过程互动中基于资源依赖而结成的组织集群,这些集群与其他集群的不同之处在于资源依赖的结构不同”。[3]无论定义有何不同,政策网络理论都着眼于参与政策制定的个别行动者和部门间建立的网络关系,认为网络间可进行资源互赖、例行性、多元成员的互动,决策结果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4]
政策网络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政策网络中每个主体必须依赖其他主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2)政策网络是各种具有一定资源和目标的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准则,反过来也会制约和影响它们之间互动和相互作用。[5]
现代公共政策过程不再是一个具有明确阶段和行为主体的独立行动,要受到来自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和影响,政策执行的不可预知性、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而与此同时权威和制度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和效力在逐步弱化。随着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多元利益主体对公共政策提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国家和社会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频发,如何在各利益主体诉求中寻求平衡点,确保国家、民众、社会能够达成有效的共识,成为现代公共政策亟待解决的问题。政策网络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强调自上而下政策执行模式和自下而上政策执行模式的结合,突出政策行动者基于资源依赖而形成的网络关系,从而使公共政策过程社会化,避免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的出现。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直接关涉到农村学生的教育利益,并以此为基础,牵涉到农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群体和部门。在该政策实施的十余年间,各地民众以自己的方式对政策或支持、或抵抗、或沉默;专家学者进行“撤并之争”讨论,布局调整的科学规划研究;地方政府从强制性执行政策到因地制宜,变通性地执行政策,适当恢复一批教学点等。这些政策行动者围绕学校布局调整形成了一个基于教育资源的政策互动网络,从而带来了布局调整政策的不断调整。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涉及多元利益相关主体
政策网络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些关系主体主要有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第三部门等众多行动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网络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大众媒体、学校利益相关者、学生及家长等与该政策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的利益相关主体形成了一个由农村学生及家长、农村学校、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组成的“金字塔”。这些主体由于各自拥有资源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政策过程中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或强或弱,或正式或非正式。距离越近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关系越强,也更正式,比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发布的命令直接正式授权给地方政府,并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执行。农村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中,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学生是受教育者,学校掌握着重要的与政策实施相关的信息,向政府如实反映自身情况,对学生及家长要做好服务工作,学生及家长作为政策的重要相关者和影响者,通过媒体了解政策并积极配合政府,又要将自身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距离越远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越弱,比如中央政府与学生及家长,学生及家长遇到问题不能直接接触并越级反映到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所做出的决策,因时间和地域限制也不能直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处境。官方媒体接受政府指令发布政府信息,与政府形成正式关系,民间媒体通过对现实出现问题的曝光,对政府实行非正式的监督。
(二)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是多元主体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动态过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常被认为是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开放程度提高,社会各阶层异质性加大,一项政策的各利益相关者都会参与或影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政策网络由各种具有一定资源和不同利益目标的主体构成,其中没有任何一种主体具备足够驾驭能力来主导其它主体的战略性活动。”[6]政策网络理论提倡的就是多元主体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与其它主体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动态过程。横向上,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经验总结与借鉴;纵向上,做好中央与地方之间工作的衔接,地方政府与社会及个人等利益主体的沟通与合作。
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同与中央政府进行沟通、合作,获得中央政府的信任与授权。各地方政府之间也要沟通合作,了解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情况相似而且政策执行成功的经验要积极借鉴,政策执行失败的要吸取教训,防止地方政府之间因追求政绩造成的不正当竞争。地方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样要加强,比如教育部门与规划部门要了解未来几年内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会给优化的教育资源带来新的问题。县级政府与学校之间沟通合作主要表现在了解学校的资源使用情况,如果资源紧张,便予以合理补贴;如果资源浪费,则根据实际情况撤并学校,对于因交通不便或距离太远的学校保留教学点并合理规划开支,“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加强县级政府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坚持“对于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认真考虑学校与家庭住所的距离问题,距离要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衡量的标准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不是成年人。学生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该积极与学校、县级政府配合,通过上访、媒体、学校传达等途径主动反映自身需求,使得政策制定的主体越来越趋向基层,这样才能维持地方的活力,实现各利益主体最大化。
(三)政策执行的各利益主体活动要受到关系和规则的制约
“政策网络主体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和规则。这些关系和规则反过来会影响和制约它们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并使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得以持续,使它们之间的资源分配的方式得以形成,并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发生变化。”[6]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中由于各利益主体本身的地位和价值取向不同,所以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规则的制约。在整个政策网络过程中,各个相关主体根据自身所处的地位在有限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
中央政府具有权威性。由于中央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地位和使命,考虑到政策的影响力度,对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为追求公众利益最大化而谨慎决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是中央政府考虑到农村城镇化带来入学儿童的数量、教育资源的质量及“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做出的决策,地方必须积极作出响应以达成政策意愿。中央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中享有高度的权威性,受约束小,自主性大,并对地方政府授予相应的权力。但是因本身能力有限和职责所限,不能代替各级地方政府做出决策,一般情况下,只对地方政府反馈的问题做出回应。
地方政府被授权并具有自主权。对于地方县级政府来说,“一方面,由于地方差异和各自的利益诉求,地方化行动往往是分散且盲目的,需要国家在必要时发挥中心协调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更贴近公众,更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因此在地方自治中更加具有话语权。”[7]所以,县级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指导和授权,并在了解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后,在有限的职权范围内自主决策。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县级政府的权限大小、价值取向、执行理念、民主程度都影响它的政策执行。
专家学者和媒体有影响力但无权力。专家学者作为各领域的代表,组成政府的“智囊团”,根据专业知识,对政府的决策做出科学全面的理性分析。考虑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目标群体,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全面诠释政策的利弊。对于决策,专家学者只有建议权,意见是否被采纳由政府决定。官方媒体具有权威性,发布的信息影响力受重视的程度高,但是只能在政府的指导下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府信息,不能更改和歪曲信息内容。民间媒体本着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关注度和责任感,一方面对官方媒体的信息进一步扩散,另一方面将基层民众反映的问题曝光,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曝光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尊重民众的言论权和和隐私权,也要对媒体自身的立场负责。
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与学校及学生利益关系最大,但他们的话语权却最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调整政策关系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后的结果是否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学校撤并后教师如何安置,学校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等。学校的调整也关系到学生上学路途远近及安全问题,是否接受更好教育问题,教育资源是否被稀释问题,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等。学校及学生接受县级政府的调整政策,但是处于政策实施过程的最底层,由于本身权力有限,话语权少,不能改变及影响政策决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中存在着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过程的动态化以及彼此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政策中存在的网络关系影响着政策的执行及结果。借助政策网络理论及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审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出现的问题,进而为未来政策走向提供依据。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部分利益主体“不在场”
地方县级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授权,对本地区的农村学校进行调整,理应聚集所有与政策相关的主体进行讨论和商榷。但是从各地区的政策可以看出,政策的执行是千篇一律的“撤点并校”,千篇一律的执行效果,让人们只看到了政府在这项政策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由于观念影响,能力有限,很少考虑到某些利益主体的诉求,使得部分利益主体因为参与途径少和话语权小而“不在场”。首先,忽视了切身利益相关者学生及家长是否愿意撤并学校的想法和心理承受能力,由路途遥远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这是最令家长担忧的。其次,没有具体了解所管辖区内各个学校及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就盲目撤并学校, “巨型学校”给学校带来了许多包括来自管理、教学、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再次,有的地方政府文件中包括“撤销学生数量较少的办学点,如果有必要撤销边远村的办学点”,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点被边缘化,学生的权益被忽视。县级政府只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缓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管理造成的困难,节约管理成本,在政策制定中忽视部分利益主体,造成特殊问题的普遍解决。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主体间沟通合作机制缺乏
由于各利益主体对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掌握的信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和获取权,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的封闭与不对称。因此政策的执行需要他们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但是从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过程及结果来看,并没有做到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央政府没有与地方政府及官方媒体进行沟通,违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没有从各方面正确解读和宣传,造成地方政府的片面理解;第二,地方政府之间缺少沟通合作,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决策,地方政府只看见政绩追求,看不见长远发展,强制规定撤并学校的数量,并有领导监督奖励先进,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看哪个地方能够更及时更迅速地完成中央的指示,而不是互相沟通,进行经验的借鉴;第三,政府与公众缺少沟通,政策本身有着强制性、功利性、竞争性的倾向。例如有些地方政府的文件提出“将政策广泛宣传,为民排忧解难”,表面上走的群众路线,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对群众的疑问做出解释,但深究其内在含义,他们所谓的沟通就是指下达政策后对民众接受政策的说服,是一种对政府意志的灌输,实际是没有对沟通理解到位。事实上,一个关系到各利益主体需求的决策需要沟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这样的政策才会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相应的监督评估不到位
权力最本质的属性是强制性,而权力的强制性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权力的滥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8]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分离的情况下,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督是确保政策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教育部文件要求“因地制宜”调整教育布局,政策本身涵盖面较广,对政策不执行的规定,仅为“不准”“禁止”“原则上”“一般应这样”等具有极大弹性的表述,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给予地方政府较多的自由裁量空间。县级政府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选择性地进行政策执行,这是体现教育政策灵活性,保证政策执行在不断变化和异质性较大的环境中取得公共政策效益的必要手段。但同时政策执行主体会因此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谋取私利,偏离政策目标或使政策目标落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县级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制度约束和伦理监督。
根据县级政府在政策中的地位,要想使得政策发挥本身的效果,来自上级的权威监督和来自政策执行对象的实际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实中缺少的正是这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央政府授权给地方县级政府,地方政府根据政策内容发挥自主权,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缺少中央政府的有效引导,民众及媒体的有效监督等制度,导致县级政府在政策实施中根据自身与上级政府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进行博弈,“一刀切”“机械执行”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地方政府之间形成过度竞争,公众对政策的参与度看出绩效评估机制的匮乏。从2001年政策实施开始,2005年有学者提出对寄宿学校安全问题的审视,直到2007年有少数学者将问题集中在教学点的去留及政策下的教育公平方面。但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10年之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缺少监督和政策评估机制,“单方意愿执行”而没有被及时有效地制止和弥补,造成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在经历2012年的“暂停”、调整后,2013年各省市陆续完成该政策的专项规划,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开始启动。如何实事求是、科学有效推进政策的实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政策网络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有效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有限政府”主导下的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科技的进步,有限的政府职能使得政府管理出现了新的变化和难度,简单的靠政府管理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新的治理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政府管理的不足。好政策制定的前提就是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
各利益主体参与决策可以通过公示、信访、举办听证会等多种途径来实现。譬如听证会,当前,中央和地方的很多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听证程序或规则、办法,在价格决策、地方立法等多个领域适用,而且成效显著。在多个主体参与的听证会中,中央政府政策理念的传达,地方县级政府的总体规划,专家学者的理性解读,各学校和教学点代表对学校真实情况的反映,学生及家长代表的意见表达,还有来自偏远地区的声音,都会得到展现和表达。这一过程搭建了教育利益相关主体利益表达的平台和机制,同时也体现出布局调整政策的政府反馈与应答。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获得各主体的意愿和建议,更好地整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做出有益于各方利益的决策。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多个主体的参与能够从各方面分析,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政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终选用积极作用大、负面效应小的政策,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更加科学有效,代表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
世界银行在1992年的研究报告《治道与发展》中指出,好的治理基础在于政府的职能从“划桨”转变为“掌舵”。多元主体在参与决策中往往会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忽视其他主体利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权威性和主导性作用,即不偏向某一方又不会忽视政策执行的初衷,充分达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这是有效政策的前提。
(二)确保各种政策执行资源的充分利用
政策网络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网络主体的基于资源的相互依赖,这里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财力资源、政治资源、知识资源等。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中,对多元主体掌握的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政策执行的基础。
根据上文我们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掌握着重要的政治资源,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可以对从各方面掌握的信息进行最权威的指导。媒体有包括对上级政策信息解读以及对基层公众态度了解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专家学者以其专业知识和视角,对政策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学校在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方面有着更多的实践和资源,学生及家长能够对政策作出最深的体会。只有将多元化主体之间存在的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利用,才能保证布局调整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交流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在这个沟通平台之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便利,政府将政策制定与各地方执行的相关信息有选择性和重点性地进行披露,公布于民,甚至对决策执行出现的偏差通过专家学者的建议做出及时的纠正。当然信息的互动不仅包括信息的公布,还包括信息的获取、决策的回应,只要不涉及法律规定的不能公布的内容,政府都可以及时为公众答疑解惑。充分利用基层学生及家长对政策执行做出的反馈以及满意度,对于一些偏远的贫困的地区,没有能力及途径来了解信息和表达诉求,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传递,还可以让政府工作人员定期到基层中去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学校对于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通过向县级政府提供合理的参考来取得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执行政策。
(三)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激励机制
制度是一种必须遵循的规则,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导向性等特征,如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要想使政府决策机制各构成主体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得以稳定、巩固和发展,并成为不同主体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程序,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形成一种稳定的机制。[9]在这里主要包括来自官方和民间的监督制度、合理的政府激励制度、政府绩效的评估制度三个方面,这是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
由于县级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的情况,为了避免县级政府权力过大而造成的权力滥用,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政府内部的监督,舆论媒体监督和民众监督防止监督流于形式。政策的实施,要有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政策执行好的县级政府,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奖励,对于政策实施不到位的地方政府要给予批评和惩罚,防止盲目的竞争,当然评价的标准不是撤销了多少学校,而是政策的执行是否促进了当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学生是否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偏远地区的学生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这些都需要有效地绩效评估制度。绩效评估机制包括各利益主体对政府的执行理念、执行力度、执行结果等作出评估,好的评估机制能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包括对正在执行的政策进行评估,对即将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来自专家学者的评估,来自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评估,以使评估更加专业化及公众化。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制定和执行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教育资源相互依赖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沟通、协商的过程。纵观该政策实施十余年来的事实,我们发现,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强制性执行,不仅会造成政策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目标,而且会由此影响和削减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这与当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重视政府和社会、民众的互动,搭建各利益主体间合作沟通的平台,加强政策执行的多元监督和制度约束,这需要我们以新的思维和视角来理解政策过程,而以政策网络理论来反思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路径。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EB/OL].(2012-11-17)[2014-06-02].http://www.shekebao.com.cn/ shekebao/2012skb/sz/userobject1ai5012.html.
[2]朱亚鹏.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53.
[3]D.Marsh,R.A.W.Rhodes.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M]. Oxfor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2:2.
[4]田雪莹,叶明海.政策网络理论的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68-70.
[5]Klijn E-H. Analyzing and managing Policy Processes in complex Networks: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policy networks and its problems[J].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1996, 28(1):90-119.
[6]董幼鸿.论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制度建设——以政策网络理论为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4):83-91.
[7]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95-501.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154.
[9]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4):35-43.
A Study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Layout Adjustment Policy of Rural School Based on the Policy Network Theory
CAO Jing, WANG Cheng-zhi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2)
The policy network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 rural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policy.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a communicative and cooperative dynamic process which based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at happens amo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experts and scholars, mass media, school stakehold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other acting individuals. It is also constrained by rules and institutions. However, there exist problems in reality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such as some stakeholders’ absence,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individuals ,the insufficiency of supervision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policy effectively, we can take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mited government”, making full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and perfecting the supervisor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policy network theory; basic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policy;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G520
A
10.3969/j.issn.1005-2232.2014.05.006
(责任编辑:吴洪伟,朱振环)
(责任校对:黄婉莉,姚琳)
2014-06-16
上海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批准号:1D-10-303-002)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研究”(批准号:1D-10-303-001)。
王曹晶,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王成芝,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