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与超越:教师远程研修的文化愿景

2014-04-17 12:16:32刘远胜许泽能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主导者学思愿景

刘远胜 许泽能

(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四川乐山 614000)

随着“国培计划”的广泛开展与深入推进,通过网络开展教师远程研修成为大面积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重要方式。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问,是什么愿景牵引教师远程研修行为的发生,教师远程研修活动的主导者与参与者有什么样的文化愿景并能契合而产生研修文化行为。我们在教师远程研修文化的实践构建研究中发现,基于教师远程研修主导者的“关怀”与参与研修教师的“超越”文化愿景是牵引远程研修行为持续发生的原动力。

一、文化愿景:召唤教师研修自为文化的发生

教师远程研修文化致力于培育一种能够召唤教师自为文化发生的新型研修共同体的文化愿景,教师远程研修主导者的“关怀”与参与研修教师的“超越”文化愿景契合召唤教师研修自为文化的发生。

1.以“关怀”为价值追求,让教师体验专业幸福

作为教师远程研修的主导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及管理辅导者等,发起并组织教师远程研修活动,他们的共同愿景应是对教师专业生命的真切关怀,致力于每一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让教师能体验为人师者的专业人生幸福,满足教师专业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更高级需求,为教师提供精神福利。远程研修主导者们以“关怀”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愿景贯穿于教师远程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教师需求的调查,到研修课程设计、网络平台的架设、各项研修活动的组织,无不渗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怀。为了每一个教师的发展,使教师通过远程研修实现专业成长,享受人生幸福成为召唤教师研修自为文化发生的共同愿景,必然能获得教师的广泛认同。

2.以“超越”为目标,成就幸福完整教育生活

对于参与研修的教师来说,他们在教育教学上有着固有的观念、常识和习惯的行为,有着舒适的教师自在文化。有效的教师远程研修意味着“改变”,改变的是教师固有的观念和行为,这种改变必须有教师的深度参与,产生教师的自为文化。自为文化是教师在愿景牵引下持续地改变,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因此,“超越”应是教师研修的文化愿景,有自我超越的愿景才会有改变的行为,才会使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实现成为可能。

为什么需要自我超越,是因为我们需要,是对人的幸福的内心潜在承诺,正如奥布赖恩所说“个人幸福是受全面的个人发展所影响的。只在工作之余追求个人充实和完善,而忽视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的那部分重要生命,就等于忽视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的那部分重要的生命,就等于限制了我们获得幸福和完善人生的机会”,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自我超越,才能获得完整的人生幸福,这是一种专业的人生幸福。

超越是愿景,是目标,更是过程,是动态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教师对过去专业生命的超越,因此,自我超越易于被参与研修的普通教师认同。有论者认为“卓越”才是教师的文化愿景,此论忽略了普遍教师不可能真正达到“卓越”的成长规律,普通教师是在不断超越中做最好的自己,参与研修就是行在路上的自我超越。

超越是愿景,是我想要的。真相是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水平,是相对于愿景所处的位置,是研修活动的逻辑起点。当愿景与真相放置在一起时便产生创造性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推动着远程研修的文化发生。因此,自我超越是对现实真相的超越,真正的超越要有对真相承诺的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的现象或困惑,不会满足于“差不多就得了”,而是执着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怎样”,在网络研修中努力去寻找答案,与网络课程、与网络同伴、与辅导教师、与课堂实践对话,努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实现知识技能与精神的共同成长。

教师在远程研修活动中,从认识自我真相开始,与网络资源、研修同伴、辅导教师、课堂实践对话,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赢得专业尊严,重构职业人生的意义,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应是教师普遍认同的文化愿景。

二、文化培育:成就共同的专业人生

1.“唤醒激励”与“氛围感染”

教师们“超越自我”的愿景,需要激励与唤醒。教师在刚开始远程研修的时候可能被动参与,甚至抗拒改变,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教师出于个体趋利避害的本能。主导者带着关怀的愿景,不能忽视一线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感受,需要组织集中或虚拟的开班活动,分享好教师的标准,激励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唤醒教师超越自我的愿景,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创造性张力。

教师被唤醒后,是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自我修炼。教师常常在业余时间通过虚拟网络平台看视频,读文本,写作业,在课堂实践改进……远程研修是艰苦与孤独的,此时的教师们处于研修的“不确定阶段”,可能会在研修过程中倦怠退缩,需要主导者营造研修氛围去“感染”和“影响”教师们。辅导教师联合骨干学员通过远程的专业引领、协助体验、情感慰藉、推波助澜等方式,帮助教师经由不确定的痛苦,进而完成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与观念的深层改变,更好地参与到远程研修活动中。

2.“学思扬弃”与“研习创生”

有效的远程研修首先源于教师个人修炼,参与研修的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学思扬弃”与“研习创生”,使自我超越成为可能。

学思扬弃是研修方式也是思维方式。面对网络平台提供的海量教育教学理念与经验、研修同伴生成的教育教学经验,参与研修的教师需要学思结合,主动扬弃,用智慧去鉴别,用实践去验证。在学习借鉴中引发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在学习与反思中对信息扬弃,为自我超越吸纳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研习创生是研修方式也是思维方式。研习是对网络远程中学到的理念与经验进行反复的研究与实践练习,创生则是研习的目标与结果。教师在远程研修中基于网络平台与资源不断地研究实践,把外在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经验逐步内化为个人的经验与技能,创生极具个性的教育教学经验,实现自我超越,体验自我超越的专业幸福。

学思扬弃是研习创生的前提,研习创生是学思扬弃基础上更加深度地学习。教师在远程研修中保持学思扬弃与研习创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跟进,为参与团队研修的分享合作奠定基础,使自我超越成为持续的幸福体验。

3.“放下敞开”与“分享合作”

在教师远程研修中,辅导教师是重要的主导者,与参与研修的教师群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场域,要通过网络建立起平等与民主的合作文化,非常不容易。这就需要辅导教师坚守关怀与超越愿景,引导所有成员基于尊重与理解,有“放下敞开”的勇气与智慧,一起“分享合作”,成就共同的专业人生。

辅导教师应该自觉放下身段,用热心、诚心与耐心帮助在网络研修中邂逅的每一位教师,与教师们一起学习新观点或新经验,用教师们易于接纳的语言进行交流,辅助教师基于网络借鉴经验、创生经验和传播经验,以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强大的人格魅力同参与研修的教师一道“自我超越”。参与研修的教师则需要敞开心扉,不是顺从,而是主动加入到研修活动中,主动吸纳迥异于固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观点或做法,敢于接受新的专业挑战。

网络平台非常便利地提供了突破时空的分享交流平台,分享合作是教师远程研修的重要方式。教师们在个人学思扬弃中产生的观点,研习创生中产生的经验发布在远程研修的网络平台中分享、交流、碰撞。在这里,参与研修的教师们对话 协商,奉献个人经验,共享集体智慧,帮助他人,成就自我,在分享、合作、共生中实现专业的新超越。

三、文化延续:远程研修之痛

教师远程研修既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也是团队研修行为。在教师远程研修活动中,远程研修辅导教师、参与研修的教师与教师通过网络而集结,处于不同的文化场域,深度参与后的文化冲突极其明显的。比如,“敞开”意味着近乎无情地剖析自己,挑战自身的“习惯”,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这种勇气。超越必须要有面对现实真相的勇气,才可能在愿景与真相之间产生创造性张力。

在教师远程研修中,超越需要持续地学习与改进,教师们既往形成的教育教学常识、经验和习惯以思维和行为的心智模式储存于每个人身上,改变起来是相当困难的。被唤醒后的教师,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进行长期的专业修炼。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承受成长的艰苦,实现自我超越的幸福。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吕俐敏,等.关爱与卓越:“CARE伙伴式”校本研修的文化愿景[J].中小学管理,2013(6):8-9.

猜你喜欢
主导者学思愿景
冬日的愿景(组章)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52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24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56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智富时代(2019年7期)2019-08-16 06:56:54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我的学思历程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校长的主导者角色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6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39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