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永熙
(扬州大学 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1)
成人教育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但因成人高等教育在目前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学历补偿性质,其人才培养方案常常照搬普高模式,不能体现教育的应有价值,实践性教学应有的地位被忽视。举办单位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特性、内涵、规律等缺乏应有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以知识传播为目标导向,学习者常常成为理论知识的容器,加之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此又缺乏硬性规定,对办学单位的监控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
成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与职业经验,这是成人学习的宝贵资源。与此同时,成人大多是在职,工学矛盾已成为成教学生学习的突出问题。依据理论教学的需求而设计的实践内容,忽略了学习者的工作经历,不能使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应与实际结合相结合,关联度不高。再加上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相对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与学员有限的集中学习时间在安排上会有矛盾,其结果往往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被削弱,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成人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成人教育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见缝插针,场地的安排、师资的落实等都是在保证普通教育完成之后,才能考虑成教学生的实践教学,教学的组织牵制因素多。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教师素质水平分不开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升成人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1]。“双师型”教师是个综合概念,内涵丰富,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操作和指导,丰富的企业实践和社会经验,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能力,深厚的教科研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和管理的能力,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等等。目前,在大部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实践教学得不到很好保障。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等)、各类实习教学(包括观摩见习、实训、实习等)、各类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等教学内容[2]。基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实践教学具有全程性特征,集中面授、函授自学、生产实习等环节都应有实践内容的学习和具体要求,不同的环节还应有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在集中授课期间,教师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验示范和操作演练的实践教学;在函授自学阶段,教师布置的自习作业要有实践内容,促使学员边学习理论边实践,自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更是学员科学运用理论知识,开展实践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强化理论提升的关键环节。各个环节的教学,实践无处不在。
成人实践教育固然重要,但并非什么实践项目都要进行,在内容上应具有选择。成人学员普遍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从事过相关工作,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一些常规性的实践内容已经熟悉。那些在学员工作单位因条件不具备而无法进行,需要借助学校或实践基地的实验设施,或者需要依靠教师的现场指导,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重点。
成人学员学习就是要理解必需的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进而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成人学员特点之一就是他们有工作经历,对一般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比较熟悉,但对学习期间教学所要求重点掌握的实践操作技术,没有实践积累,较为欠缺。要真正掌握这些理论和技能,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操作规程,不断强调操作要领,亲自示范,悉心指导,直至完全学员掌握。经过教师精心指导,学员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进而内化为一种新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的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既与仪器设备、实践设施、实践经费的投入等硬件设施有关,也与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学生的参与程度、管理水平等的高低密不可分。在考核体系中,理论教学有明确的知识点和对应的考核要求,标准统一,而实践教学因有学员的操作与参与,在考核过程中有很大的主观成分,质量标准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是指在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中展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主体活动效率以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优劣程度。它反映的是实践教学过程、效果和结果的全面情况[3]。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准备、过程、结果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调控,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以确保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的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4]。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指在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把对实践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能够维护、保持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系统,它包括目标的设定,各主要教学阶段质量标准的确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依据这一总体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应该坚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特征的“职业导向型”和以建设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学习导向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取代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使命的“学历导向型”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此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体现以下特征:
1.内容的开放性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他更直接地面向社会和市场需要,需要体现受教育者岗位的现实需求,直接与社会生产一线相结合。因此,最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都可能成为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能否把这一内容吸收是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特征之一。
2.学生的主导性
成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积极投身到生产实践中来,协作或者独立完成有关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社会化,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能否变教师的主导教学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型,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另一特征。
3.形式的多样性
成人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从事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式上有讨论式、观察式、研究式、操作式;在教学场地上有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社会实习;在组织形式上有个体操作、小组协作、集体合作。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特征之一。
1.确定成人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
成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定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相应要求,以“应用”为主旨,排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确定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是使教学环节达到培训要求的重要条件。
2.细化成人实践质量监控的主要观测点
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观测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5]:
(1)教学文件。教学文件是实施质量监控的指导,重点要对文件的科学合理性、成人针对性、内容完备性和执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监控。
(2)师资队伍。指导教师在成人教育实践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其个人素养对实践教学的效果作用明显,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他们的自然情况、工作态度、精力投入、教学成效均须纳入监控范围。
(3)教学条件。必要的教学条件是成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整个学校要综合考虑各个层次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设备、场地、耗材及经费等进行综合协调。要针对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监控实践教学条件的满足情况,并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综合性。
(4)教学效果。要根据教学要求、大纲指南、质量标准适时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及指导教师的批阅质量;要根据学生和指导教师座谈会反映、实习基地的指导、管理人员的反馈,综合各方面信息,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5)管理制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教学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与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实验室工作规程如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仪器管理办法、实验仪器培训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等,以及各类实习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
(6)社会评价。面向用人单位或社会开展质量调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6]。开展成人教育毕业生质量社会定期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了解社会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可以为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3.实施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程序
成人教育实践质量监控的程序如下:总体规划、具体实施、逐项检查、汇总信息、分析处理、效果评价、信息反馈、考核奖励。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确定主要的监控点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将每个监控点具体分配,通过座谈会、走访、现场检查等环节将信息收集并汇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评估并反馈,对反映出的问题报相关机构进行研究并整改;最后,对评估结果优异的进行倡导,并给予一定奖励。
4.建立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运行机制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运行必须由相应的组织来实施。根据职能的具体划分,该体系可分为校院领导、成教管理的职能部门、成人教育督导组、具体教学单位和学生信息员等层面,在不同层面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构成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运行系统[7]。
(1)校院领导,该层面是成人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决策指挥中心。它总体确定成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与标准,指挥与协调学校关于成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制定有关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政策,总结关于成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2)成教管理的职能部门,代表校院实施成教管理。它具体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批、教学运行的落实、阶段性教学检查、教学经费审核及教学信息收集等,是成人教育实践质量管理的职能单位。
(3)成教教学督导组。该组一般由分管成人教育的校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富有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相关专家组成,他们具体负责对学校成人实践教学工作的整体状况、了解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各教学单位实践教学的运行过程及质量状况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教师改进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成人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经验和问题,负责成人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检查、督导、评估的具体工作[8]。
(4)教研室或实验、实训中心、实习基地等具体教学单位,直接承担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教学效果的总体把握。其中,各室或主任负责人是监控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该主讲课程的实验课或实习带教、毕业设计等的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5)学生信息员,直接来自学习第一线,他们作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或实践者,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实践教学的全部信息,能够实时反映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直接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构建是一个涉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复杂系统,在整个质量监控体系中,对成人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与评价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它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建立快速畅通的信息反馈通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势。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刘运喜.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内涵与途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3):77-79.
[3]沈 秀,等.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75-77.
[4]沈 秀,等.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3(2):69-71.
[5]李 焰,邰江霖.地方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109-112.
[6]吴跃章.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5(6):82-84.
[7]王风玲,等.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0(20):28-29.
[8]白 菲,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