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观照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历史学特性与历史教学

2014-04-17 11:47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历史感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白 燕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人文视野观照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历史学特性与历史教学

白 燕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特性,如果从更宽广的人文视野去观照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摆脱“政治课”与“历史课”的纠结,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历史教学本身的强大功能。“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是历史教学,必须尊重历史学的学术品格,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其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最终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这既有效地实现了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切中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文视野;历史学特性;历史教学;历史意识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政治课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有关部门不断地强调和强化,许多专家和同行也纷纷撰文探讨该课程与大学专业历史课的区别,以此来凸显其作为政治理论课的独特性。但是,在此过程中似乎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历史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人们在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却对承载此项功能的历史教学本身的意义并不甚瞩意。鉴于此,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政治课”与“历史课”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增设的一门新课程。自从该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就存在着关于是“政治课”还是“历史课”的课程性质的争论。如果从该课程设置的初衷、目的以及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来看,“纲要”课的“政治课”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从课程的教学内容、讲述方式、学缘关系以及承载的学术功能等方面考察,“纲要”课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特性。因此,目前学界普遍认同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说法:“纲要”课不是一般的历史课,而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这种说法尽管看似圆通,实际却仍存在不少困惑,至少在逻辑关系和实践中“不顺畅”的地方还是明显存在的[1]。而这种“不顺畅”正是“政治课”与“历史课”之间的张力造成的。尽管在理论上“纲要”课的“政治课”属性被一再强调,2008年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作为“纲要”课的重点支撑学科,又进一步明确了其政治课属性;但是在实践中,凡从事这门课教学的教师都会感到,作为“政治课”的“纲要”课与作为“历史课”的“纲要”课之间,其尺度的区分以及分寸的拿捏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从事这门课的教师大多是历史专业出身,受以往认知模式的影响和专业情感的羁绊,他们更愿意且不自觉地将这门课当成“历史课”来上。这就造成了这门课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笔者以为,这种矛盾并不会构成对“纲要”课课程功能的实质性损伤,正是由于“纲要”课的这种“政治性”与“历史性”的对立统一,才客观上彰显出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特殊意义和独特魅力。

首先,强调“纲要”课的历史学特性,并不意味着因此而淡化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甚或消解了它的政治课属性。相反,“纲要”课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程历史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宏观层面为言,历史教育“资政育人” 的社会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以微观层面为言,“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也只能通过历史教学的方式完成。因此,充分认识“纲要”课的历史学特性,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历史学的学术品格,是上好这门课、完成其既定教学目标的首要前提。

其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纲要”课,也绝不仅仅就是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工具,而是一门充满着历史智慧、历史情趣和历史理性的人文课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摆脱“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纠结,以更宽广的人文视野去看待这门课程呢?“纲要”课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绝佳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情感和历史意识,这本是历史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观照世界和人生,这更体现出历史教育深广的人文关怀。总之,对于“纲要”课这门特殊的历史课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狭小一域,而是应该在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更充分发挥其历史教学本身的强大功能,在人文教育的宽广平台找到自己更全面的功能定位。

二、“纲要”课的历史学特性与历史教学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纲要”课,它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之处在于,“纲要”课不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理论阐发,而是要用具体历史事实去阐明近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观点。近现代中国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纲要”课基本的思想载体。“于叙事中寓论断”,则体现了“纲要”课鲜明的历史学特性。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是历史教学,必须从近现代中国内涵丰富的客观历史进程出发,通过对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脉络的梳理探寻,通过对影响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生动描述,来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将历史主体直接抽象为概念。阐述历史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阐述历史必然性的最好方式,这也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纲要”课承载着历史教育的学术功能。求真是历史学的本质特征,历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史实被视为历史学的基石,是历史学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源泉。“纲要”课的教学也必须尊重史实,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学生有权力了解中国真实的历史,也只有依据确凿史实得出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如果离开了历史学的真实性原则,“纲要”课就等于失去了学术依托而流于空洞的说教。“纲要”课作为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更要注意对历史真实的把握。虽然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社会集团都需要利用意识形态来维护其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但这并不是构成可以任意歪曲历史、捏造历史和粉饰历史的理由。史学家能否恪守历史真实的本分,这实际是史德修养问题。梁启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史德、史学、史识、史才概括为“史家四长”,作为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尤重“史德”,将它列在“史家四长”之首。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也专门论述“史德”问题,特别强调了史家治史的客观立场和实事求是的职业操守。“纲要”课教师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应该自觉践行史德原则,自觉地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职业素养中,并逐渐内化成为一种美好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

虽然“纲要”课不是一般的历史课,但同样必须遵循历史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与专业历史课相比,“纲要”课更注重思想性和理论性。但在课堂教学中,对理论的阐发不能单刀直入地生硬介入,而是要让学生首先去触摸和感知真实的历史。如何能感知历史?这取决于教师的精彩讲述。有人将“生动性”视为历史教学的生命,“纲要”课教学也同样应该注重生动性。但是大学历史教学的精彩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师精湛的讲课艺术,而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把握。“纲要”课教师要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踵其事而增华。要在广泛搜集、阅读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理论问题的深度研究,对历史做出深层次的解读。简言之,“纲要”课的历史教学应该体现出大学教学应有的思想深度和思维力度。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历史厚重的内涵、智慧的灵光和深处的悲悯情怀。历史是可以感知的。有人主张“纲要”课的讲授“宜粗不宜细”,认为讲授过细会把主线淹没在历史细节中[2],这种说法显得过于粗暴和武断。历史原本就是由无数生动的细节构成,历史有极宏大处,也有极细微处,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幽微探寻,可以让学生更深度地贴近历史、走进历史。昔者司马迁作《史记》也是融入了大量的细节,不仅没有影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大旨,而且还使史学著作文采斐然。“纲要”教学中适当讲授历史细节,不但不会淹没主线,反而会因了细节的点染而使主线更加生机勃勃。以上教学方式实际对“纲要”课教师的能力和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史家四长”之说对“纲要”课教师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三、“纲要”课的历史教学目标与功能

人文视野观照下的“纲要”课,其课程的功能目标应最终定位在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历史感”一词常被人们提起,但是很难给它下一明确的定义。学界对历史感也多有探讨,但大都着眼于史家治史的境界来立论。实际上,历史感也并非历史学家所独擅,普通人也拥有和具备历史感。作家刘心武在他的著名小说《钟鼓楼》中曾经这样描述过历史感:“(历史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那是一种思想、情感、知识、理想、意志、信心的综合效应……简单地说,就是我头一回万分清楚地意识到了,我在流逝的时间中所应奔赴的位置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也许,那也就是所谓的使命感——一种人类历史和个人命运交融在一起的神圣感觉。”[3](P373)郑先兴则把历史感描述为一种情绪状态,“是因历史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状态”,“是对过去事物的感悟和对未来事物的希冀和忧虑”[4](P95)。虽然历史感难以用语言描述,但并非不可捉摸。笼统地说,历史感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直观性、形象性感受。具体包括历史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历史敬畏感、历史眷恋感、历史时空感等多重内容。历史感是人们认知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意识生成的前提。当历史感进入到深层的意识状态就形成历史意识。如果说历史感是一种情绪、一种直觉状态,表现为对历史的感悟与体验;那么,历史意识则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为对历史的自觉理解和反思。如同历史感,历史意识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它包括多重内涵:当历史意识表现为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考察人生和世界的思维方法时,它等同于历史思维;当它表现为对历史的态度、解释、判断和评价时,它相当于历史观;而在解释历史和理解历史过程中,由此而生发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时,它又接近于历史感。简言之,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5](P108),它主要体现为历史态度、历史认识和历史情感等。历史意识和历史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它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首先,历史意识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必须从历史教育入手。正如钱穆所言:“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6](P3)中国人一向注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曾经评价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的基础,它体现着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孙中山充分肯定了这种全民族的历史意识对国家存亡的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7](P549-550)虽然历史意识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安不忘危,盛必虑衰”的历史忧患意识,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永远是民族的灵魂,已深深镌刻在民族的历史记忆中,被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诠释。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文化的代表,应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深沉的历史情感。只有具备了这种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才会产生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才会自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联,才会在无限的民族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所应奔赴的位置和应当承担的责任”。

其次,历史意识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独特思维方式,将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观照世界、探索人生的思维观念和方法。美国哈佛大学以“核心课程”名义开设的历史研究类通识课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就是让学生“能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世界”。这里“历史的眼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首先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进而根据历史的启示和历史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历史思维不仅要求把具体问题放在具体环境中分析,还要从长远、宏观的视角对事态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考察,立足于方寸而运思千里。历史的智慧即在于见微知著、一叶望秋。《钟鼓楼》里那位中学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有历史的眼光”。有了历史的眼光,不仅会增进对历史的“了解之同情”,还会对现实有更深刻的洞察和理解。有了历史的眼光,会让你把人生看得更加通透而不必执著于眼前的得失。这种历史的眼光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观照现实和人生的一种襟怀和气度。对历史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经过长久的积累,最终会提升为人的内在素养和人格气质。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历史教育以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为旨归的价值取向正切中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感都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历史知识的贫乏是导致历史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要多读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应该让历史学习成为伴随成长的良好习惯,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方式。

[1]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2]任晓伟,陈答才.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2008,(9).

[3]刘心武.钟鼓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郑先兴.也论历史感——与雷戈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99,(3).

[5]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6]钱 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李文富)

“Outline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Vision——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Teaching of “Outline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Bai Yan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142, China)

The “Outline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has obviou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Viewing from a wider humanistic perspective,this course can help u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s course" and “history course".On the other hand,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course itself as a historical teaching.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must firstly be historical teaching.We must respect the academic character of history, and follow the basic rules and logic method of historical teaching.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goal should target ultimately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sense,which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is course,and manifest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Outline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humanistic vision;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teaching;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2013-08-02

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12C37)。

白 燕(1975—),女,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G642.3

A

1674-6120(2014)04-0076-04

猜你喜欢
历史感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长春花蓝+中国红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历史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