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征 周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适应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特点。“90后”高校大学生尤其表现出对互联网的钟爱。同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高校德育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还伴有相当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高校网络德育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成为当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任务。
近年来,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化新兴媒体风靡网络,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自己的“媒体”,交流情感、探讨话题、传播观点、获取知识。由于新兴媒体具有极强的功能拓展性和优质的应用体验度,已成为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高校德育的最新载体——“红色网站”承载了德育的大部分内容。2013年6月,笔者通过谷歌和百度搜索引擎,输入“高校红色网站”“高校德育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共检索到相关网站160万余个,相比过去明显增加。很多高校通过创办红色网站来促进德育工作,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网站,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站。这些“红色网站”的创建增强了高校学生网络德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文化知识、科技信息和娱乐艺术等方式将德育内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往往不是向身边的老师、朋友寻求帮助,而是习惯于第一时间打开“网络意见领袖”的博客、微博,研读他们的观点或者评语,从中寻找合理的解读与剖析。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些不良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这一虚拟载体对传统高校德育形成强大冲击,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高校德育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如何能使德育做到“入心入脑”。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学生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各高校纷纷建立起校园网站,但在系统功能、使用感受上均无法很好地契合大学生丰富的网络生活需求。近几年,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高校学生网络德育,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教育形式也逐渐多样化。通过网上论坛、在线交流、网络互动、时事讨论等方式尝试吸引、引导、教育学生。对于一些乏味、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使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并且,对于一些党课、德育课,很多高校采用网络课堂,将抽象严肃的理论教育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这些德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第一,许多高校对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亟待加强。充分利用虚拟化数字网络空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些起步早的高校能够有效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实践证明了高校网络德育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高校或院系建立网站初衷是为了追赶潮流,或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认真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第二,德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深刻理解网络的实效性,忽视了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仅仅将网络其作为日常工作的单一手段,没有将其和德育教育有机整合。当然,也存在一些德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运用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对网络德育浅尝辄止,使得网络德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许多高校创建了德育主题网站,但点击率并不高。如今“9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德育的教育对象,自主性不断增强,思想更具个性化,善于借助网络展现个性、交流思想和表达诉求。很多高校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抓住大学生的“需求”,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网站内容缺少贴近大学生感兴趣的新鲜的话题,如关于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前沿问题。尽管有的高校网站设有讨论区,但问题过于正式,甚至有些脱离实际,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点击率可想而知。但是,一些社会教育类网站开始切入学校与家庭的网络互动空间,整合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实际需求,并且提供了优质的互动服务平台,深受大家喜爱。因此,还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交互性特征,不能和受教育者进行有效互动,难以触及大学生心灵,不能有效倾听他们的呼声,而这些网络新兴媒体改变了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身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因此,对高校网络德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提出了紧迫要求。
近年来,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方法运用上有很大进步,如创建专题网站、网络培训、网络课堂等方式。但是,和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页面呆板、形式单调,没有感染力,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还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认识偏差。在十多年校园网的发展进程中,很多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有的学校校园网宽带不足,网速太慢,安全性能差,时不时的“中毒”,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上网需求,更加谈不上德育效果。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时方法过于单一,形式过于传统。他们大多还是利用传统的网站、网页或QQ,对SNS社交网站、微博、米聊、飞信等新型的即时通讯软件工具了解很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造成了在向受教育者发布信息时,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并且更新不及时,造成高校网络德育的交互性、实效性欠缺。并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目前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不能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无法监控。
迅速革新的网络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德育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网络业务素质。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和支持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各高校中德育教师队伍配备的较为齐全,呈梯队式结构,他们在网上和学生互动,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排忧解难。可是,即使有些老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是科班出身——德育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理论、实践能力兼具,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更不懂得用微博、微信等先进互动性社区和学生进行虚拟互动交流,进行有效引导;相反,有的网络技能较强,但又缺乏德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鉴于此,有的高校开办网络培训班,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或是采取网络课堂、课件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网络技能。但这些举措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培养综合型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刻不容缓。
第一,増强学校对网络德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应该将网络德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来抓,将主流价值文化以精彩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通过网站等网络渠道传播给受众,吸引大学生同步运用校园网络,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德育主阵地。第二,增强德育工作者对高校网络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应转变传统德教育观念,将单向“灌输式”转变成双向“互动式”,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教育效果。同时,还应具备网络信息资源意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功效,使之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第三,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德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学生不仅要把上网、刷屏当作每天的“必修课”,还要多关注和德育相关的专题网站,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网络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积极参与到网络德育的过程中来,切实在网络德育中受益。
第一,要把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网络时代的德育内容,应该反映和体现时代特点和风貌,如今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德育内容要体现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主流意识。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海量的网络信息伴随着多元价值观,在网民的解读与分析中深深地影响着广大高校学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内容既要适应“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点,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第三,网络将德育内容以赏心悦目的形式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不提倡割麦子一般“齐整式”机械化教育,而是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切实起到润物细无声,受众自主接受的人性化最佳教育效果。
第一,要加大对校园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学生顺畅上网。第二,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创新网络教育形式。通过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教育类移动设备客户端,向大学生群体传送具有正能量的网络信息以便于提升正向网络思想文化的辐射力。基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创建综合性网络互动社区以扩大网络阵地的影响力,还可以依托高校信息化建设,整合“教务在线”“离校系统”“财务查询”“协同办公”等信息资源,吸引网络及德育专业老师进驻互动社区,对学生进行一站式信息化教育服务。第三,建立高校网络德育监督监控机制。责任落实到人,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网络文化的鉴别能力,主动学习和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
第一,网络德育工作者要强化基本素质。想早日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质量,必须想方设法练就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学生熟悉的网络环境中,倾听学生心声,收集学生意见。第二,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中,要求德育工作者将网络信息与德育工作的有机整合,以精彩的效果吸引学生主动使用校园网络。德育工作者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信息素质外,还必须要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越强,获取网上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教育效果也就相应增强。同时,要树立高尚的信息道德。能够自觉甄别信息的优劣,为学生传递健康知识。第三,增强德育工作者运用网络的能力。鼓励知名学者、专业教师、辅导员、部分学生骨干等开通微博,建立德育“微博集群”,并注重培育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传播主流声音,提升新媒体德育的穿透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