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教育记事

2014-04-17 10:42■曾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商州村小家长

■曾 刚

商州教育记事

■曾 刚

四川省宜宾县商州镇位于宜宾县西部,与屏山县龙华镇和沐川县底堡乡接壤,这里竹木资源极为丰富,草纸加工业发达。主要特产有:苦笋、腊肉、土酒、板栗等。近十年来,商州教育一路长跑,在川南创造了现代版的教育“土特产”……

再次走进商州

商州镇是宜宾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十年前,笔者曾随中国教育报记者到商州采访,写下了《教育,商州最后的希望》(《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31日),那些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撞击心扉的呼唤,今天依然时时浮现。十年后,我再次走进商州……

这十年,商州教育一直在困境中突围。2007年,卢茂林接任中心学校校长后,确定了“撤并偏远村小,调整学校布局,走集中办学道路”的思路,后来又提出了“自强不息”的商州教育精神,为商州教育的找到了突围方向。近年来,商州教育呈现了“一减一增”的发展态势。“一减”是学校所数大幅减少。从2003年的16所,减少到2014年的8所。“一增”是教育教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大幅增高。全镇生均建筑面积增长一倍,学校运动场增家两倍,教育教学设备配置率增加一倍多,学校信息化程度从基本没有到基本够用。教育质量排名从2006年的县23名,上升为2013学年的县10名。多次获宜宾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和县教育教学一二等奖。

可以说,通过十年长跑,商州教育初步完成布局优化、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华丽转身,商州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自信。

镇党委书记“推销”寄宿制

2012年,商州镇规划撤掉8所“指头”上的偏远村小。然而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不放心孩子住校。为此,商州镇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组。

“用事实去说服家长!”镇党委书记曾康军说。2012年9月开学前,他带着一些对寄宿制质疑的家长一起去学校考察。他带着家长们亲自在学校食堂吃饭,去学生寝室看住宿条件;拧开热水龙头,看是否有热水;用亲情电话拨打家长手机,看是否能接通,一系列亲身的感受,加上书记亲自“推销”,家长们纷纷转变了态度。家长们看到学生寝室都配备独立卫生间,24小时提供热水,有专职宿管员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宿舍楼里还安装了电话,方便孩子们和父母联系……看到孩子在学校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寄宿。就这样,2012年一年之内,全镇撤并了8所村小。

经过撤点并校后,把学校的硬件、师资充实了,孩子们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就连课外生活也丰富了不少。孩子们下午放学可以打篮球、乒乓球,还可以玩电脑,看电视,周末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想爸爸妈妈了也可以用亲情电话说说话。这样的条件,让孩子们求学不再那么艰难,而是多了许多快乐。

58岁的信息化教学践行者

炳兴小学是商州最偏远的村小。在炳兴小学,每个老师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有些是台式机,有些是笔记本。校长李光友介绍说,这些电脑都是老师自己买的。笔者看到58岁李昌恒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做课件。他在商州从教已经38年了,如今头发花白。当天他要教学《晏子使楚》,一节课的内容他设计了14页幻灯片。李昌恒自豪的给笔者展示自己做的课件,课件中有字体、颜色的区别,链接了动画、网页,设置了播放的音效,这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师制作的。

炳兴小学人人会用电脑,人人会用课件,这得益于校长李光友的倡导和推行。2006年,李光友调来这个学校,发现学校没有电脑,就花了几百块钱,去买别人用过的零件,东拼西凑几个月,总算组装了两台电脑,开启了这所边远村小的信息化进程。李光友说:“晚上睡觉做梦都在背字根,都在想怎么用那些软件。老师们都愿意学习,全部学会也只花了半年时间。”到2008年,全校老师基本都有了电脑。2011年学校网络也接通了,这所商州最偏远的学校从此不再与世隔绝。炳兴小学老师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努力,为商州孩子架起了连接世界、通往未来的信息桥梁。

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商州教育最大的难处是什么?卢茂林说,是师资流动太大。去年商州新招了30个新老师,调走(含辞退)的教师就有36人。目前全镇236个教师编制,只有225名教师。几乎每年都有新招老师刚到学校报到,甚至还有半路上就扭头走了的。目前,全镇55%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几年的新老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学科结构也不合理。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另找出路。商州选择的路就是通过多培训、压担子、给机会,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炳兴小学年仅23岁、教龄仅有一年的朱勋文说,来商州的第一年,他就参加了关于国家级教育的培训,这令他的同学羡慕不已。民乐小学年仅23岁、教龄只有2年的代会琼通过层层选拔,代表宜宾市参加四川省的“微课”比赛,取得较好成绩。年轻教师成长期缩短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商州教育这盘棋也就活了。

因为爱,所以坚守

在商州,很多人选择离开的同时,也有一些人选择坚守。晒金小学有一位干了整整30年的“老临时工”云彩勋,他20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残疾教师李应培。云彩勋说,大家都在忙碌,我没有能力教书,但我照顾好李老师,也是为学校分忧。

2013年,商州镇初中的语文老师李从容多次接到城里学校校长的邀请电话,希望她调到城里中学,但她慎重考虑后选择了留下。她说,商州有她的家,有她的亲人,还有她的孩子们,她不能走。

周旭和是晒金小学的副校长,2010年,她爱人考上商州教师,送爱人进来的时候,她第一眼看见的还是商州的穷山恶水。但她爱人经常给她讲起商州教育的故事,她终于对商州教育动心了,她主动申请调入商州。周旭和说,商州教育人身上独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她,吸引了她。像周旭和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如杨晓琴、何兴蓉、马文峰、曾范晶、付洪、肖林……一年年的坚守,一年年的奋斗,他们也从外地人变成了商州人,从新商州变成了老商州,他们和很多选择回乡的商州本地教师一样,成为了商州教育的脊梁和骄傲。

采访后记:

采访中,一些问题不断撞击我的心弦:是什么让58岁的老教师学电脑,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而不像一般职场上的“三等人”(等下班,等退休,等死)?是什么让无数教职工拒绝了外面世界的诱惑,毅然选择坚守商州,建设商州?是什么成就了商州教育的十年巨变,使商州教育从落后境地一跃跻身全县教育的先进行列?

曾康军说:“命改不了,但是运可以转!”商州教育人身处困境却负重争先,把“转”字大写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这正是“自强不息”的商州精神的写照。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商州人的斗志,增强着商州人的信心,滋养商州人的梦想,让他们在绝望中一点点坚强,在落后中一步步前行;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商州精神,支撑着商州教育的十年长跑,并献上了一张充满了艰辛汗水、幸福泪水的成绩单。

十年长跑,商州教育人用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商州精神;他们用长跑的精神,执着的教育梦给了商州人应有的自信!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商州村小家长
陕西商州:产业脱贫促增收按下小康快进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敢担当
——商州实干
商州又录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