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在对话中“生动”起来

2014-06-24 14:34端木月萍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天鹅生动月光

■端木月萍

让语文课堂在对话中“生动”起来

■端木月萍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对话过程,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只有正确地认识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及其内涵,探索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语文的魅力才能在其中孕育而生,也才能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牢牢把持住,避免语文课的“尴尬”。

教师∶文本对话的先行者

据了解,现时的阅读教学中,很少有老师愿意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和文本对话。他们对下发的教材教案“顶礼模拜”,认为它们凝聚了许多名师的心血,很少有异议。他们一拿到新课文,匆匆读过两遍,浏览一下中心思想、篇章结构、重难点分析后,就照本宣科,还美其名曰“站于巨人的肩膀上”。虽说向名师学习,汲取精华,无可厚非;但真正到了自己的课堂上,一味地将这些优秀教案上的感受、理解生硬地“搬运”给学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教师同文本对话,一定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记得,特级教师洪榴曾执教过《如梦令》。这堂课的主线就是读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洪老师一开始就以“读”拉开了她此堂课精彩的帷幕。古筝曲缓缓响起,屏幕上的小令慢慢闪现,洪老师美轮美奂的示范导读让人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孩子们也兴致盎然,跟着读起来。

学生∶文本对话的主体

《天鹅的故事》一课中,“为什么称老天鹅是破冰勇士?”是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过后,笔者趁热打铁,激昂澎湃地说∶“天鹅们就这样呆呆地看着老天鹅一次次用身体扑打冰面,一次,两次,三次……一次又一次的扑打、撞击,你们仿佛看见冰面上留下了什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老天鹅怎么样了?”有学生说∶“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羽毛片片撒落,还渗着隐隐血迹。”有的说∶“在沉重的撞击中,老天鹅的身体被撞破了,流了很多的血,把洁净的冰面都给染红了。”还有的说∶“虽然老天鹅全身上下伤痕累累,但它依然竭力撑起了自己的身体……”笔者顺势道∶“是啊,老天鹅没有停下来,它要和冰面来个殊死拼搏!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想对它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两个很好的锻炼思维的问题,引领着课堂的主体学生和文本进行着无痕且又极为生动的对话;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将老天鹅的形象烙在心底,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不难看出,笔者沿着教材的内容线索在学生的情感高潮处,设置的两个展开性的问题,已为学生创设了可运用自己理解感受、叙述想象的空间。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话中,催发了生动课堂的生成。

语文课堂 资料图片

倾听∶对话的师生平等

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要以最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笔者与学生有过这样的对话练习∶“彭德怀冲着警卫员发火,这是为什么?”学生们通过思考,各自表达了不同的理解,把彭德怀内心交织着的各种情感——痛苦、矛盾、不满、埋怨、恼恨与担忧都品了出来。

叩问∶推进对话互动

如学习《月光启蒙》这一课后,笔者并没有就此收课,而是请学生再把课文默读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一学生道∶“‘月光’是月亮的光线,是一种自然界中的事物,它又不是人,怎么能给人‘启蒙’呢?”思索片刻后,有学生解释道∶“月光虽不是人,也不会说话,但文章不是写月光怎么去教育人、启发人,说的是作者在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陪伴下,母亲唱民歌、民谣、给了他启发。”又一学生补充道∶“文尾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觉得,真正给他启发的是母亲这个人,而母亲又是在月光下给予启发的,所以,作者用‘月光启蒙’做题目。”还有一学生说∶“因为这个题目很有诗意,意境也很美。一读到这几个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夏夜月光之下,一位慈祥的母亲,对着她的儿子正吟唱着民歌民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际关系。”的确,成功的对话,更能使这种“活生生的人的关系”不断地生成,把课堂内的一些恐惧因素完全退尽,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成就语文的活力与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天鹅生动月光
中秋的月光
月光碎落了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月光改变了我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天鹅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