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态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取向

2014-04-17 10:40:01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人文

张 颖

(徐州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随着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发展,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这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但也激化了高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囿于划定的条条框框,不满情绪日益外露;而严格的制度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笔者认为,高校应适度弱化制度管理,凸显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和谐的校园环境,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创造的热情,使大学校园充满活力。

一、大学生人文生态管理的特征

1.生态性。管理的手段、目的及其有效性是组织管理学研究的重点,高校学生管理作为一种以青年学生为管理对象的特殊的组织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生态管理以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教育为切入点,“重视和尊重学生个人理念和个人价值,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倡导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不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人文生态管理能把生态性融入教育管理之中,倡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谐相处,能实现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管理上的保障。

2.人文性。人文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主义的良好传统,是对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2]。人文生态管理中的人文性是借由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人文素质体现出来的。人文生态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其人格魅力,提升其精神涵养,拓展其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其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3.个体性。高校学生人文生态管理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实施个性化教育,促使其个性健康发展。学生个体发展是高校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活”[3]。大学生能够确切划分理想自我与环境自我两部分。正是这种划分,形成了大学生思维与行为上的主体性。每个学生都是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结合体,具有独立个性和道德诉求。高校人文生态管理就是要在尊重学生个体价值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为他们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并能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人文生态管理的实践途径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民主的管理理念,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觉性,强调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人文性和创新性,尊重学生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4]。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要使管理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生活;要顺应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改善管理实践,要关心、理解、体贴、尊重和爱护学生,以“服务质量高低、学生满意度”作为管理水平的评判标准,一切从维护学生的权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发挥人文关怀的积极作用。要积极营造人文生态管理环境,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造先进的设施、优美的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园。

2.努力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在高校学生人文生态管理中,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格的养成和主体性的发展。管理者的素质越高,能力越强,他们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越高,就越令学生信任、信服。《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高的党性原则修养,较强的责任心,较宽的业务知识,较强的工作技能,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文字写作水平。高校要多管齐下,想方设法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管理工作队伍,为人文生态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3.积极拓宽和谐的管理方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方式。第一,可采用导师制,从思想和专业学习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管理,强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可打造学生自我管理平台,采用设置助理班主任和助理辅导员等岗位或学生自主管理等形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第三,对于特殊群体,可采用区块化管理,由于个人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别,高校中涌现了经济困难生、单亲家庭生、身患心理或生理疾病生等,对此特殊群体,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从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特殊化教育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稳定办学环境,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第四,可打造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网络化管理,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制作网站,充分考虑网站的功能定位和内容设置,设立通知、考试、社团活动、就业和网上论坛等板块,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个人爱好自主选择服务内容,保证学生及时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种服务。学生在虚拟开放的网络平台自由、开放、真实地发表意见,管理者在后台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关切的问题,从而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网络化管理可以凸显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

4.全方位开展人文教育。高校应根据其自身条件,调动一切积极资源与和谐因素,开展人文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在各个年级设置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外思想史、中外文化概论等人文课程,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也可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名人讲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实践中,可通过影片或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人文古迹和高校技术产业,以培养学生豁达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同时,要根据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德育内容要有价值性、层次性和前瞻性,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品德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要坚持理想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使自己的道德品性不断提高与升华。高校还要集思广益,改善各种不良的利益关系,多关心贫困学生和后进生,理解其苦衷,尊重其诉求,适时地给予其人文关怀。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可改善住宿条件和餐饮条件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采取契约保证、预警制度和助学措施满足其安全需求;实施团体活动计划和教育培训制度满足其社交需求;制定一系列学习考核制度、奖励、表彰制度满足其尊重需求;通过制定管理参与制度、决策参与制度和创新制度,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只有满足学生的一系列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追求发展的原动力,进一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生人文生态管理中。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涉及因素很多,就“人”的因素而言,高校学生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等都对学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有“外在”的人,也有“内在”的人,而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则是学生管理的主要矛盾。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施效果。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及自我发展意识等都高于从前。他们特别渴望被尊重,希望平等交流,反对说教式和压迫式管理,他们需要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中也享有与管理者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是平等的权利主体。“人人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条化、制度化、军事化的管理只能带来表面的和谐,一旦矛盾激化,将给学校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进而影响学校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而如果在学校管理中,倡导人文生态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自尊与价值,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急学生所急,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校园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1]张 颖.论“理性服务”职业指导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94-195.

[2]吴恒仲.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63-65.

[3]郑邦山.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4]顾 斌.彰显人文关怀 改善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47-4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者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