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014-04-17 10:40:01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体系院校高职

江 彬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浙江宁波 315800)

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加趋向就业需要,正从过去的重理论渐渐走向突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导向。新型教学模式要求高职国贸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突出实践教学的导向,并且与企业实训相互结合,使得学生真正掌握所学,且具有运用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发展较晚,师资力量也有着天然的欠缺,因此,在国贸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对于实践教学定义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指的是在实验室或者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以及生产任务的要求,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我为主,是一种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形式[1]。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定义过于片面,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固化了。实践教学的内涵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硬实践”,也应该包含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实践经验积累等“软实践”的教学活动[2]。这也标志着,在实践教学功能的理解上,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逐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在西方,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并且反复强调动手与动脑的结合,这也是近代实践教学思想确立的一个基础。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则发展了其思想,认为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如果缺少活生生的联系,就有被闲置的危险。因此,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并且教育要依靠并且借助于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实践教学是如此的重要。

而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教育手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根据实践教学的理论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其框架应该包含:职业能力目标体系;实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3]。而项目教学的思想则认为,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抓住三个最为基本的“中心”特点:学生中心、现实中心和产品中心,分别代表了学生兴趣,解决实际的问题以及确定的目标。而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行动导向教学思想里,认为该模式的学习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并且在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引发关注[4]。除此之外,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体现出与传统教学思维完全不同的实践观。

因此,从理论基础来说,实践教学的研究,特别是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是基于现代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发展,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客观要求,兼具理念价值和行动价值,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二、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评述

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是其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深入的时代,实践教学在学界引发密切的关注。实践教学相关成果较为丰硕,其中特别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也不在少数。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大领域:一是围绕教学环节的研究。比如实验活动、实习活动,针对技能强化以及环境的保障。魏艳秋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证、课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2014)一文中介绍了“岗、证、课”融合的课程新方法。在童玉琴的《高职院校“模块化”教学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2014)中,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以“分主题式”的模块构建来划分教学内容,各自组成不同的教学环节。二是围绕整个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更加基于理论。朱方来、谭属春在《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2006)中认为,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三个大的模块。罗会源等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现状及改革探研》(2009)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了四大部分的教学体系,包含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实践教学学科内容建设以及学生创新研究基地建设等。三是基于新环境变化的研究,比如电子商务等。如陈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之探讨》(2014)中,认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我们目前不仅仅有着传统的、基于软件的外贸实训实习平台,而且也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真正外贸业务实践。廖万红的《面向东盟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013)中,专门针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结合广西特色,为本地院校专门构建相关的教学体系,以输送特色人才。

国外在实践教学的历程和经验上相较我国都更为丰富,并且根据各自国情的不同,理论研究中非常多地探索了全新的本地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而针对国外研究新动向,我国同时也出现了对于国外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学习吸收的研究。

三、我国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不足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5]。据此,我们把实践教学体系按以上四个层面分成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评价等五个亚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待清晰

1.现行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践

从教学目标上来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设置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国贸课程并没有突出自己的高职特色,反而是一样的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为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主动性不高,对于听课也兴趣不足[6]。

2.高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是教学行为和内容的一个主要控制者。但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于国贸专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考核,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校园教育中,实践问题是可以不被重视的。这些都是对于目前实践目标理解不够的表现。

3.高职学生缺乏对于国贸实践教学目标的认识

国际贸易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门非常注重操作性的工作,其中各种不同的职业分类非常细,要求也各有不同,但专业化高。学生要想去较为全面地掌握这些工作技能,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大量实践。但就目前而言,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目标的严肃性,而将其当作一项课程和考核的负担来对待,因此也就动力不足,课堂学习也缺乏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内容需充实

1.实践内容不新,且多样化不足

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很多院校中,都是较为落后的。很多设置都是参考一些本科院校原来的模式和内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且,由于该专业课程在我国的实践经验并不足,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几个实践点,各个院校之间大同小异,多样性欠缺。

2.高职国贸实践教学手段匮乏

不仅仅是内容方面的欠缺,从手段上来讲,实践教学也有着自己的短板。甚至许多高职院校将上机、参观认识等同于实践教学。由于缺乏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仅仅在刚开始时有新鲜感,久而久之也走入程序化,无法长久地博得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3.国贸实践教学过度依赖教学软件

在现存实训中,软件模拟占据非常大的教学比例。在这种训练中,学生按照国贸的某些具体业务或者流程,分别代表出口或进口方业务员进行某些岗位上的实际业务处理来完成进出口的各项内容。模拟实训课程对于高职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操作能力上有提高。但平台的系统设置较为单一,在每一次的业务实训里面,学生们只能够规规矩矩地去按照软件中已经设置好的流程和步骤来完成,而且操作过程较为机械。这一类软件提交的数据内容一般都是静态的,没有办法将实际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风险性、复杂性和精细性体现出来。软件中答案较为固定,使得有些学生追求成绩,通过抄袭、搜索等其他手段来获取分数,失去实训意义。

(三)实践教学条件应改善

1.高职国贸配套实践基地缺乏

实践基地是建立起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现存高职国贸配套的整体性的实践基地非常缺乏。有些院校甚至将微机室等同于实践基地,这样是非常不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于条件的限制更加缺乏,往往与本地外贸企业的现状相关联。如果没有企业的支持,也没有海关、外贸行政部门,配套基地的建设就更为困难。

2.实践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出于经营模式的问题,往往在科研基金的投入上捉襟见肘。特别是建立专门的、有强大支持力的国贸实践基金,对相当一部分院校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以软件投入为例,虽然有越来越多专业软件公司去开发相关国贸模拟软件,但好的软件价格昂贵,对办学资金本就不甚充裕的高职院校来讲,为每门实践课程都配备最为顶尖的教学实训软件是不现实的。这也就大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高职院校中教师、实践导师等高级专业人才缺乏

高职院校对于高级人才的吸引力远远弱于本科院校和其他顶尖机构,其优秀的教师、实践导师等人才非常缺乏。但对国贸实践这样的课程来说,教师如果没有资质,缺乏经验,课程是难以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的。

(四)实践教学管理盼科学

1.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现在,虽然有些高职院校设立了相关的课程,也有内容的制定,但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够执行。特别是在企业实践方面,由于企业害怕学生干扰自己的正常生产,往往走马观花了事,并不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业务。

2.实践教学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

从我国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其中,必修的包括报关、报检、单证等课程都是实践教学的重点课程。然而,在这些课程中,都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否则无法步入实践的阶段。但是高职院校从一开始就存在入学门槛较低的现实问题,导致学生相对于一些本科院校来说,理论基础更为薄弱,实践教学的基础不足,无法让后续的实践内容良好地执行和贯彻下去。

3.教学管理经验缺乏

高职学校在该课程开展时间上较为落后,在管理经验上也欠缺严重。对于一些教学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较好的预案来控制,往往存在执行与预期偏差大的情况。

(五)实践教学评价要完善

1.高职国贸实践课程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体系较为欠缺,评价手段单一、片面。在目前的检测上,以习题、考试等方法来判断,这是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要求相悖的,书面的答题方式也很难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出客观的考核。

2.对于教师及学生评价中的功利倾向

教师及学生对于分数、成绩过分追求,以功利化的心态面对考核,误将考核当作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忽略了对于实际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不正确的指引之下走入错误的追求。

3.评价的公平性有待加强

现有的评价方式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有区别性的鉴定,过于一刀切,并且有较大的人为因素,教师主导权过大,作弊行为频发,公正性待加强。

四、思路及建议

(一)确定清晰的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设立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

职业型教育会更加注重技能教育,在教学体系上,要突出这一教学原则,设立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制订专业的培养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课程比例和学分比例。

2.教师在对目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加强对于课程任务、意义、目标的理解和学习,让教师带着正确的教育心态去对待这门课程,增强教师方面的责任感。

3.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加强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开展前期就向学生充分剖析该课程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面对将来社会竞争的重要意义,使得他们了解到,国贸实践课程的开展是对他们有好处的,掌握其中技能是非常迫切的。

(二)不断充实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1.设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必须从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开始做起。构建起基于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顶岗实习等。与理论课程的内容在横向上结合起来,而从纵向上,形成实践链条体系。在内容上实现充分的多样化,体现与其他课程和未来实际工作的联系性。

2.教学内容加快更新

关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比如,随着实际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的实训和实习中也应该加入一些相关的实践,比如,用于国贸专业的电子商务实训的基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为代表的B2B外贸业务实践模式,以及EBAY为代表的B2C外贸业务实践模式。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教学模式创新,主动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方法。比如任务教学法,将学生分组,以实践任务导向,要求学生自主地在课外完成项目任务,并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发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教师除了单纯的口授、板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或者要求学生演讲、推介等来丰富教学环节。

(三)升级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保证之一[7]。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我们需要建立起校内和校外两套基地,比如:校内的国贸沙盘演练室、综合实验室;校外的企业认识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基地、海关实习基地等。这就要求学校积极地联系相关企业和部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实践的地方。

2.加大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国贸实践建设资金,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积极寻求赞助和其他条件的提供,集合多种力量,汇集点滴资源,为学生不断提升教学条件。

3.加强人员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师资力量上,构建起实践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模式,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摸索专业知识的提高。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师等专业方面的认证考试,获取更多资质,还可以将行业的专家和企业方面的高级人员请进课堂,让他们针对实践课程的环节进行指导。

(四)科学性地进行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1.强化管理,落实设定内容

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中,对于机构、人员、规章、手段、评价体系等统一管理。可以利用多级管理的体制,比如院、系、班三级责任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部门,对于国贸专业乃至学校其他专业的时间课程统一管理和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与其他专业课程有联系的实践课程之上,这种统一管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加强大纲制定、计划审核以及进程的安排。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和专门的教研室对此进行专业的编撰,同时加强审批流程的把关。从源头上更加科学地对教学进程进行把握。

2.不断加强管理建设,建立起流程的运转机制

在目前的高职国贸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安排相互分割和交替,对于实践教学的单元来说,内容上就更加零碎、小型化了,特别不利于较为困难的整体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应该构建起更加一体化,同时内部分层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一项整体的实践内容。比如在商务谈判的内容上,第一学期安排外语基础知识和商务谈判流程的学习,第二学期系统化地学习商务谈判的技巧,第三学期模拟商务谈判,第四学期走入企业亲自经历商务谈判。这样一来,对于这门实践内容的掌握就是整体性的,也是延续性的。

3.加强管理经验的学习与多向交流

多与其他院校和企业开展交流活动。教学管理人员多去企业,关注实际实践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环节;多参与外部的培训,去其他有着先进经验的学校和地区“取经”,吸取他们的良好经验。

(五)构建体系化的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1.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考核问题上,应该将对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细化,丰富考试的形式,不仅仅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口头考试、操作考试等其他的考核方式。将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的相关内容融入考试的内容中去。

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方面,突出对于操作和实践的考核,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和创新能力。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等资质的获取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学校与企业、校内与校外多种考核相互结合,给予综合性的评价。

2.坚持立足现实的、可操作的评价原则

在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中,复合型的人才更加受到企业和市场的欢迎,同时,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看重也日益提升。仅仅有文凭很难打动单位,特别是高职学校,在文凭上并不占据优势,一些能够反映实践能力的从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也就凸现出来。这些证书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员证、报关员证、外销员证等。这些都应该在考核中给予体现。同时,考核的方式要可操作,进行分类和量化,能够有较为现实的考核标准。

3.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在考核中,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公平性,杜绝一些可能人为操纵的、作弊的环节。对于作弊行为坚决打击。同时,考虑到学生不同能力的实际的差异性,对于一些突出能力或者成绩的给予特别加分,比如证书的取得、技能比赛的获奖等。

五、结语

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虽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也要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也已经相当丰硕。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的现实,同时,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出发,积极献策,贡献自己的才能。期待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能够在机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1]汤百智,杜 皓.论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6-48.

[2][美]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王建新,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1-245.

[3]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5-67.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4.

[5]李定清.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51-154.

[6]江 彬.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国贸专业基于SimTrade平台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92 -94,121.

[7]陆 坤,等.基于“大实践”观的多层次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8-81.

猜你喜欢
体系院校高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