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课型教学改革

2014-04-17 09:35苏玉仙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型英语课程基础

◎ 苏玉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英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出色的英语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就业及职业发展中获得优势,同时可增强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与吸引力。高职院校英语传统课堂教学多以单一的读写教材为主,教学方式则以“词汇、语法和翻译”的教学法为主,在新形势下,这种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当前就业市场出现了很多“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型的大学毕业生,这种尴尬的局面使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向读写为主传统课型之外的听说课型发展,将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全面结合,同时考虑各个科系学生的专业特征。对高职大学英语课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英语分课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知识。无疑,建构主义学习观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高职英语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动机,英语课堂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这时老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知识的建构者。当学生的主体性被有效激发,他们就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达到知识的建构。

2.二语习得理论

语言学家克拉申(1981)主张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可理解输入和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能力。第一个是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足够量的可理解输入;第二个是学习者本身应具有内在的可加工语言输入的机制。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是对“输入理论”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有效补充,他强调,除了必要的可理解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的二语习得水平。高职英语课型改革是将原来单一的综合课型分解成听、说、读、写等课型,由不同教师授课,是输入与输出理论结合的课型结构。读写课型是传统课型中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听说课型则是结合输入与输出的课型方式,将输入与输出两种课型交互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协调授课内容,最终使对学生的输入转化成学生的内化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输出,并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输出意识,使新知识和新技能更加高效地被学生吸收和运用。

3.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最新修订的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特别强调“加强实用、加强表达、加强听说”的实用性教学重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步统一到 “着力提升高职学生实际交际英语能力,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和日常交流中对英语的需求”,体现高职英语的实效性,有效实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这为高职英语教学指明了目标和侧重点,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由于社会需求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需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大学英语分课型教学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改革,是一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新思路。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两极分化矛盾突出。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对本学院的2011级和2012级非英语专业新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做了初略统计,两个年级学生的高考成绩分数段情况有相似之处。其中,及格成绩90分(满分150分)以上的不足20%,80—90分以上的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60分以下的占三分之一,60-80分段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且层次多,约一半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和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生源情况,加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只开设一年(总课时不到150)的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领会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大胆改革创新。

高职高专教育 (2000年版)《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为两个层次: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的目标均包括“听、说、读、写、译”5种技能。笔者认为要让所有高职学生在120—180个课时内达到“五会”的要求是很不现实的。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实行的是不加区别的“五会”要求,导致了许多学生可能会因为某些技能的薄弱,耗时费力,学习效果不佳,不能通过学校或国家要求的考试,其自信心、兴趣和积极性倍受打击。在这一勉为其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精力分散,学生自己的强项也得不到充分培养,导致强项不强,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为可悲的是,不少学生,花去大部分时间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却荒废了自己的专业学习。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在不影响读写基础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加入听说类课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对听、说能力的重视,从而使与英语相关的实用能力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三、高职英语分课型教学的方案设计

英语分课型教学的主要特征有: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把听力、口语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应理解为初步英语、基本阅读能力、基本听说能力。针对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开设一年的情况,最适合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课型模式,是听说领先、阅读并进。由于高职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两极分化突出,高职英语课程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院校校情实际,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别需要密切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更好地为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服务。高职英语教学应根据社会、行业企业需求,按《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个人需求及英语基础,锐意改革,突破传统,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例如,在第一学期巩固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第二学期实施“菜单式”的课程设计,以初级听力、口语、阅读、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等形式,让学生根据兴趣和基础选择两个技能组合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开设英语素质公共选修课程,如西方文化故事与传说、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经典文章诵读、英语翻译基础、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英语经典电影赏析等。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之美,也能感受到英语文化的精深,使更多学生喜欢学习英语。这样,不仅有效实施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而且贯彻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主要精神,充分体现了高职英语的职业性特点,契合了目前高职英语改革的趋势。高职分课型教学可以以英语基本技能大类设计为如下课型。

1.听说课型

按二语习得规律,英语听说技能不可截然分开,这两种技能是互为影响和支撑的。不论听力还是口语,都需要学生课外的大量实践练习,需要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进行才能获得。同时,听说技能的提高必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听说技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模仿能力;掌握交际活动所需的基本功能、意念和英语表达方法;了解并掌握英语的会话策略;培养学生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

听说教学课型可侧重于基础语音、朗读技巧训练,在正音正调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小对话、幽默故事及经典美文的听、练以及诵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听力练习还可以分级教学、分类教学设计,侧重听力技巧训练;口语练习可以设计为日常会话、幽默故事及经典美文的诵读、复述训练,加上观看视频资料,采用模拟、展示为主的教学方式。目前,少数高职英语教学采用的视听说课型教学,就是很好的形式,值得借鉴。

2.阅读课型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获取书面的信息,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要充分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可采用任务型、合作型学习的方式,按学习小组分配阅读任务,采用小组阅读、讨论、提问及回答的方式完成阅读练习。考虑到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实际情况,英语阅读教学分可为两个层次,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

3.写作课型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可分为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两部分,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实施。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层次多、差异大的情况,基础写作重点应突出词汇的用法(词性、搭配以及应用特点)和基本句型的构建上。基本句型结构是英语写作的基本框架,教师要将英语的“基础句型”概念输入和训练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语言的概念、与汉语句子结构的差异,帮助他们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特点,减少母语的负迁移,逐步写出句法正确,且基本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

在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方面,要突出语言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点。写作课型可设计名片、通知、电子邮件、传真、邀请信、广告(产品广告和招聘广告)、产品使用指南或操作手册(需包括应用文的格式、表达特点及样文)等。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PPT文稿、网络及视频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课外收集、准备并展示。

4.翻译课型

基础翻译技能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应该掌握的语言基本技能之一。影响翻译技能提高的因素不仅有翻译技巧,还有词汇、语法、语篇、百科知识、汉语水平等语言技能和知识。各类考试中英译汉和汉译英考试的失分统计分析表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从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足,语法基础也不牢固,汉语水平不能满足翻译的需要。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除重视翻译的基础技巧介绍外,应该特别关注词汇的词性,在句子中的运用特点和一词多义现象,英语基本句型结构特点,特别是复杂句结构的分析技巧。同时,重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经济等,还要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特点,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从而在进行英译汉翻译时能做到理解正确、译文达意及表达准确。同时,加强汉语学习,汉语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重视和培养的。

分课型教学不仅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的精髓,而且满足了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分课型教学理念契合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其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验证。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2]Swain M.Communication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G].Newbury House,1985.

[3]胡冬梅.大学英语分课型教学的可行性—以中国地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09,(1).

[4]刘心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新思路—大学英语分课型教学模式探索结题报告[Z].中国地质大学,2006.

[5]张喜春.大学英语课型模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6]高永刚,甘露,刘心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教材分课型模式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4).

[7]吴 晶.分课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8]吴 晶.大学英语课型教学改革[J].才智,2012,(7).

[9]柯群胜,胡海涛.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课型英语课程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