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琳
(常州大学发展规划处 江苏常州 213165)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以CZ大学为例
唐 琳
(常州大学发展规划处 江苏常州 213165)
青年教师队伍的素养是决定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高校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是学校可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
青年教师;高校;培养
近年来,青年教师在各高校的比重日益增加,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及师德修养等素质不但直接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做好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全面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面对CZ大学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8%之多的现状,学校就此开展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在“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指引下,CZ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正处于由高原型向高原高峰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从目前学校引进的教师队伍来看:这些教师虽然年轻、缺乏经验,但潜力巨大,是我校师资队伍的强大后备力量。基于学校师资现状,我们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约占专任教师的48%;教授约占专任教师的16%。但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约占专任教师的85%;博士学位约占专任教师的35%。所以,我校青年教师师资力量呈现出经验缺乏、学历高、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特征。
(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1.专业水平较高,思维敏捷活跃。选择在高校从教的硕士、博士,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计算机应用和英语水平较高,也有着继续从事教育科研事业的愿景和热情。大部分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
2.师德修养和岗位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刚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的高校青年教师,缺少对身份转型的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教,轻育人意识。[1]报他们缺乏对教书育人岗位的正确认识,在师德修养和责任意识方面有所欠缺,在如何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有着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3.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率不高。高校招聘的青年教师的知识背景往往面临着专业知识走在学术前沿、教育技术知识薄弱的现状。他们极少经历过高等教育规律、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教学技术知识的专业学习。工科教师工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快速步伐,与实践脱节。[2]
4.科研创新能力低水平增长。大部分青年教师既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肩负着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重任,还分担了部分学生工作,还有些青年教师继续攻读学位。这千头万绪的工作大量挤占了青年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使他们无法潜心于科研创新。
(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状况
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是缓解教师主要压力的重要路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是目前最受教师关注的,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教学评比得奖、授予荣誉称号、高级培训等业务能力的提升,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方式。广大青年教师希望能通过学术研讨和各级教师培训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CZ大学通过真实、全面地了解和分析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内培外引、汇聚人才”,满足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有效推进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
(一)科学规划个人发展,激发青年教师主动性
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激活教师的内驱力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基础。作为学校领导,要帮助青年教师科学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学校专门指导每位青年教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根据学院发展情况和学科专业特色,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个人发展设计近期和长远目标,从而激发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热情和动力。
(二)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岗位责任意识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岗位责任意识。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明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其次,学校开展各项师德建设活动,努力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如评选 “我最喜爱老师”、读书报告会、数据库使用培训、外国文学知识大赛等形式开展读书月交流活动,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
(三)加强校本培训力度,锤炼青年教师基本功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抓手,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1.严把进口关,加强岗前培训。为保证新引进教师的综合素质,该校对新引进教师进行一系列考核,严把进口关。除了传统的试讲外,还增加了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心理测试和体格检查三项考核。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教师各项技能培训。除组织岗前培训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外,还开展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和英语能力培训等。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基本规律,明确教师职业道德,适应教学岗位。
2.完善导师带教制。导师制是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3]学校对青年教师采取了“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带教制度:由各院系安排学科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与一个新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内容处理、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该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对“帮教”和“带教”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并建立“带教”档案,关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积累与反思。
3.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评比活动。对于一年试用期满的新教师,学校主要从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学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夯实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底,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比赛。
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学历提升。学校鼓励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以“访名校拜名师”形式走出校外拓展视野,也鼓励其到国外优秀学校进修和深造,教师可以通过科研经费或者个人与学院共同分担等多种经费渠道,在安排好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出国进修。同时,学校组织安排以项目洽谈或科研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校级短访或顺访专家,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近几年来,学校在学科带头人引进、团队培育、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一)还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强校的战略意识,坚持科学人才观,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做到“认识深、管理严、措施新”,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多种激励手段,继续加强对优秀骨干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多样化平台,使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能快速脱颖而出。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快速成长。CZ大学从实际出发,努力实践和探索,对青年教师校本培养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1]孙黎,陈芳.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2006,(35):210-211.
[2]杜艳华.CDIО模式下工科院校“双师制”教师的培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29(1):124-126.
[3]杨启富.导师制: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08,30(1):88-90.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ollege teacher training -- CZ University as a case
Tang Lin
(School of Department Plann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5, China)
Youth literacy teachers is to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 important factor. A schoo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 rational structure, ideological quality, high level of business teachers. Cultivating young teachers work is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priority schools.
young teachers; universities; culture
G451
A
1000-9795(2014)01-0299-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6
唐 琳(1979-),女,安徽淮北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