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甫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701)
“微”直接说来就是指生活在现实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作为主体而非客体的人,单个人是“微”的最小单位,无数“微”“主体—主体”关系合成了微时代,这为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重构提供了技术基因,提供了境域的技术可能性。
微时代的命名除了技术的标志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关注个体的人的技术,彻底激活了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彻底激活了人的能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个人终于回归到自己天赋的主体性,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压抑了多年的个人终于在微技术中找到了突破口,饱和般地释放着主体性,这也是目前微博微信爆炸式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主体性是微时代的文化基因,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基因。主体性的彻底激活,为微时代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境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微时代“绽出”了个体的主体性,这直接源自微博微信的最典型特征——主体性,即“我的”微博微信。但是仅仅只有个体的主体性是不可能有强大生命力的,微时代必须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主体化联合。也就是说,以关注个体的主体性为基础,同时必须使这些主体化的个体走向平等自由的共同体。具体表现为“我的”微博微信必须要被作为主体的他人关注——阅读、评论、转发,实现私人空间公共领域化,这正是微博微信爆炸式发展的秘密。本质上说,这个秘密就是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就是各主体之间通过平等自由的交往、对话等所形成的理解性、共识性与和谐共处性。它是对“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的扬弃和超越,形成的是“主体——主体”范式,处于共同体的人与人之间真正形成平等自由关系,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无话语霸权和个人中心,最终实现主体之间的共识与合作乃至行动[1]。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理念,简言之,就是指高校德育工作者把教育对象不再看做客体,而是看做与自己平等自由的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范式。但是,在现实的高校德育中,由师生之间天然的知识差距、固定化的时空限制、澄明化的身份鸿沟等建构起来的先验般的等级关系,使师生之间的主体——主体的关系很难摆脱权力化的等级关系的钳制,学生普遍主体客体化,师生平等对话交流难以展开、持续,主体间性建构陷入困境。可是,到了微博微信上,处于交流对话中的学生可选择自己的多元身份,可匿名又可实名,可延时又可实时,课堂上自我客体化的学生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个个都成了“主讲教师”,众声喧哗,既有大量的问题抛向教师,又有彼此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学生启发教师,主体间性重构了。的确,微博微信首先是一个个真正主体化的空间,其次微博微信的相互关注者之间必须结成平等自由的主体间性关系,否则交往就无法进行下去。正是因为微时代从“基因”上植入了主体间性,微时代的本质就在于“微”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所以微时代成为了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境域。
微时代是一个关注个体、关注主体间性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每个人都将不知不觉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正如知识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卡尔·曼海姆所说:“任何一个个体都是由他在某个社会中的成长过程这样一种事实预先决定的:一方面,他发现了一个现成的情境;另一方面,他在这种情境中发现了已经形成的思想模式和行为举止模式。”“他所说的是他的群体的语言;他以他的群体的思维方式来思维。他发现他能够支配的只是某些语词及意义。”[2]因此,处于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然打上主体间性的时代烙印。微时代的主体间性倒逼师生关系必然发生结构性变革,之前教师那种绝对化的高高在上的不平等关系必然被解构。
从现实的实际来说,正处于微时代的90后大学生是与中国网络一起长大的,是网络世代(the Net Generation),他们天生就是网络的原住民,而高校德育工作者相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网络的移民。因此,他们对网络新知识的了解和敏感性许多时候远远走在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前面。事实上,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学生也的确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甚至是信息文化和信息思想,呈现出教育“反哺”——“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3]。教育反哺倒逼师生关系发生重构,师生关系走向更加和谐平等的真正主体间性,师生呈现出对话性,教师成为了“对话的首席”,主体间性自发发生了。由此可见,微时代的来临,的确消解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话语主导权。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当做主体看待,这也符合本真师生关系的本质含义。师生关系本真回归与变革带来了主体间性理念的重构。
微时代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最好是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及他们的总体化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性和吸引力。但是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德育工作者常常面对的是大班式的学生,想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等主体性标识非常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最现实的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就是实施统一的同质化教育。在这种同质化的高校德育实践中,不同学生主体的多元德育需求被夷平了,极具个性的鲜活的主体性被慢慢抽象化与蒸发掉,尽管提倡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但实际上很难落实,沉默的学生必然客体化,根本谈不上主体性,很难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微时代到来后,由于有微技术的支持,学生的主体性获得了技术载体而得以真实呈现。微博中的学生是以主体出现在同样作为主体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可通过阅读学生的微博微信,并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从学生微博微信的“微言微语”中,知微见著,体察学生的“微想法”。而且在与学生的“微互动”特别是匿名化的互动中,师生真正实现对话,学生更易真实地表达自我,把自己的德育需求、身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想法真实地讲诉出来,由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做到了知己知彼,实效性与吸引力得到了保证。此外,在微博微信上,由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更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加上主体间性理念强调的平等自由,这些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尊重,师生之间具有了更大的亲和性,主体间性真正得到建构与重构,这样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就可做到细致入“微”,高校德育就在润物无声中得到贯彻落实,吸引力与感染力一同建构起来。实际上,在微博微信中,高校德育工作者也不得不以平等自由的主体与学生交流,一旦高校德育工作者以知识的绝对权威自居,对学生动不动发号施令,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学生,学生马上就会逃离,不再与你交流,高校德育就再也无从谈起。
高校德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哲学层面观之,这实际上是培养主体性的人。微时代虽然给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持,但要实现这个目的,大学生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文思想素质,特别是在微时代还要迎接来自全球的竞争与挑战的情况下。为此,大学生要达到合格与可靠的目的,必须在培养手段上进行更新和创新,即高校德育的合目的与合手段需要师生之间主体性的重构。这首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首先成为独立的人,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否则,一味和一直依靠他人,永远长不大,怎么能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始终认为自己是真理的掌控者,学生只能处于听从地位的集权式的教学模式,应走向更加平等自由的主体间性的模式,把学生看做主体,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多锻炼早实践,在实践中真正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不断培养他们的“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4]等通识化的知识与能力。
从学生来看,微时代的90后大学生大都成长于邓小平92年南方谈话所掀起的中国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潮下,市场经济内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毛细血管”——微领域、微方面。因此,伴随着主体意识一同成长的90后大学生先天地具有主体思想,主体性是这一代大学生的标志性特征,他们更大胆地追求自我,也更有可能地实现自我,这已被大学生的微博微信上的“微内容”证实。许多在他们父辈看来是敏感的话题已被他们“脱敏”。高校德育工作者实施教育时必须遵循这种历史事实,顺应他们的时代需求,自觉地与他们结成“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成为一种伙伴式的平等自由的“我——你”关系,体察学生内心世界的“微变化”,激活学生“微创新”,使他们的最佳潜能发挥出来。正如马丁·布伯所说:“真正的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最佳的潜能发挥出来,老师必须把他看做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更准确地说,他不可把他视为一系列性质、追求与阻障的单纯聚合,而应把他的人格当作一个整体,由此来肯定他。这就要求老师随时要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把他视作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溢整体意义,他不仅须从自己一方,且也须从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5]这种既合手段又合目的的教育要求师生主体间性必须得到真正贯彻落实,这同样需要师生的主体间性重构。
微时代到来后,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要进驻微博微信,贴近微时代,不留“空椅子”,不要“失语”。因为在微博上,面对学生的大量诉说,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发声,德育阵地就很容易流失。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但要进驻微博微信,关注学生的“微言微语”,而且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同他们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这里的“微言微语”是网络语言的一种,除了指一些常见的网络用语,如“打酱油”、“俯卧撑”、“囧”、“槑”等外,更重要的是指具有亲和力、让人产生亲切感的语言及语态。这往往能一下子拉近与学生心与心间的距离,卸下面具的学生会把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这就使高校德育通达到“微”化的“毛细血管”,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唯一的优势就是美国学者多尔命名的“平等中的首席”。在师生“会话——对话性会话”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6]另一学者弗莱雷讲的更明白:“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即教师学生或学生教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求知的学生。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7]正是在平等的探讨式的对话中,“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这一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内核生成了。
当然,微博微信类的高校德育新阵地的教育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他们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微博微信类的德育新阵地。一旦真正进驻微博,把学生看作主体,与学生平等交往,特别是借助“私信”这个一对一的双向高校德育新渠道,就会发现课堂上无法发现的问题和闪光点,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高校德育。把在微博微信与学生对话交流中生发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展现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与全班的同学再进行面对面即时对话互动,由于这些问题是直接来自学生的本真想法,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主体间性理念在现实的课堂中又得到真正落实与重构。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会查阅很多资料,与此同时全员参与的学生在对话中又常常给教师很大启发,实现了“教师学生”的教中学和学生教师的“学中教”,这种教学相长正是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理念重构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作为“对话首席”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又可在学生的无意识中把握了德育实践的主动权。
高校德育工作者进驻微博微信后,要真正重构主体间性理念,把学生看做平等自由的主体,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微心理”,特别是心理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微变化”。因为在微博微信上,如前所述,学生易把高校德育工作者看做良师益友,很自然地说出一些心里话,特别是向高校德育工作者倾诉私密化的困惑,学生之所以说出来,是渴望能给他们提供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先天身份助其易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用学生觉得更加亲近的“微言微语”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学生了解具有“群体极化”倾向的所谓“一般化”的看法及其原因。这种良性循环在微博微信上就生成了理想的沟通“微情境”,这既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又是高校德育要达到的目的。
但是学生的“微言”,有时不可能绝对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义”同一。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就体现在把学生的“微言”与“大义”进行对接。为此,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视域去理解学生的想法,赢得学生的信任,绝不可舞动权力的大棒进行打压,否则学生就会逃离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连线,高校德育只得中断。而且逃离高校德育工作者连线的学生虽然不再与高校德育工作者诉说,但可与别人诉说。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发觉学生的一些与“大义”非同一性的“微言”后,绝不可刺激甚至激怒学生,要用学生接受的“微言”来进一步与学生连线与沟通,保持高校德育的畅通状态。其次,要摸清学生与“大义”非同一性的“微言”产生的原因。由于是一对一的主体间性的沟通,这就为学生真实而微观地说出原因提供可能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微言”,打动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定问题“定点清除”。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义”与超越体制边界的“微言”进行柔性的“微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还是太宏观,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在“三观”上出现的特定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部分“微言”化,“微言微语”地与这个特定问题对接,微博议教,微信释惑,这样学生最终会把自己的私人化的“微言”转化为公共的“大义”,会把出界的“微言”、“微想法”拉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真正达到“微言”与“大义”的结合与统一。一旦学生做到这个结合与统一,那么,他还会主动地和其他与自己曾有同样错误看法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高校德育工作者就可以适当地从微博微信中抽身而出,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结成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长尾”,相互教育,这既是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比较级,又可真正实现高校德育的目的。
微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这是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得以重构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主体性常常表现为自主性,也是其建立的标志。正如哈贝马斯所说:“主体的形成与完善过程最明显的标志是越来越强的自主性。”[8]这种自主性就是指大学生不再屈从于外界的权威,不再由“他者”来主导自己,依据自己的理性和德育观进行自我决定与自我主宰,呈现出独立性,这也是高校德育所要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在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大学生只顾自己的过度自主性常常会伤及其他同样是自主的大学生,自主容易走向异化。而且,大学生毕竟仍处于德育观的形成期,处于真正走向社会的前社会化期,他们的自我决定与自我主宰的能力也正处于发展提升阶段,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表现为在现实中常常因外在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稀释。此外,大学生仍处在青春期,容易激动与冲动,且微博微信上的“群体极化”更会加剧这种冲动,自主性容易被一时的不当欲望与冲动所俘虏,从而损害着高校德育的目的。要想保证自主性的真正独立性,保证大学生的真正主体性,高校德育必须进一步超越自主,走向自律。
自律是指一种兼顾共同体中他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达到一种自由境界。它是自我出于对纯粹规则遵循而达到的境界,正如康德所说:“自律原则就是:在同一意愿中,除非所选择的准则同时也被理解为普遍规律,就不要作出选择。”[9]所谓准则被理解为普遍规律,就是指这个准则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的绝对命令,不以个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这样就解决了自主性可能带来与他人的冲突,主体之间平等互处,遵守共同的规范,无彼此伤害对方的可能。对于高校德育来说,自律是基于道德原理的纯粹性,克服了爱好、欲望等一切非理性冲动,只遵守纯粹化的规则和义务,因此它去除了自主性的不稳定性和暂时性,而呈现出恒久性。自律首先关涉自我,其次它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一种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和谐的最优关系,既强调自我的全面发展,又尊重他人的自由发展,达到了主体间性重构的最高级。在自律中,主体遵循的规则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在他人看来也认为同样如此,对他人同样有效,我与他人共处于一个平等自由的共同体中,真正重构“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对于高校德育而言,这种自律就体现在作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规律化的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动摇,始终如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最恒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最有力支持,由此,高校德育目的最终达成。
[1] 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的构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6.
[2]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艾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4.
[3]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51-66.
[4] 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2010:50.
[5]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114.
[6]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7-228.
[7]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4.
[8] [德]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53.
[9]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