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拔尖人才的培养

2014-04-17 09:07蒲清平朱丽萍
关键词:育人大学人才

蒲清平 朱丽萍 赵 楠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24.2%提高到40%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该《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在毛入学率逐年提升的同时,如何培养一批能引领社会、肩负重任的拔尖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一些高水平大学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计划”等。可以说,这些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国际竞争的整体趋势来看,我国拔尖人才的培养还相对滞后。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策略。

一、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资源缺乏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国际上通行的国家教育投入指标,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 5.1%,欠发达国家为 4.1%[1]。2007 至2011年,我国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3.32%、3.5%、3.59%、3.65%、3.93%[2]。可见,我国在教育经费投资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而由于大学扩招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在有限的投资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必然稀释了本不充裕的教育资源,致使教学资源与条件等不能满足拔尖人才培养需求。而从拔尖人才的实际培养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资、师资,还是技术,投入都是巨大的,不是大众化的教育资源所能满足的。因此,不富裕的教育资源与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势必形成难以调和的供需失衡。

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而现今高校大多将拔尖人才定位为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所谓的拔尖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术能力,比较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甚至将高考分数高的学生掐尖组织在一起,提前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培养,而其中的优秀学生以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长期享受高校各种奖助学金、荣誉称号、升学就业特殊渠道等资源。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汲取,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其实,所谓的拔尖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并不是同等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即有的拔尖人才是学术型人才,有的并不是学术型人才,且毕业后第一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淘汰率高达50%以上,这足以证明只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如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在大学期间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部分还属于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类别,而从他们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可以发现,大学期间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更为重要。可见,拔尖人才的培养只关注其知识的习得而忽视对其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是不科学的。

3.知识结构不合理

实践表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具有较强迁移性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都还未完全确定而处于职业探索期的学生来说作用最为显著;而侧重于拓宽学生视野、塑造学生多学科理性思维、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通识知识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和人格形成关键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但是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的评价和毕业学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让高校引以为傲的大部分所谓拔尖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专而不多能”的特点,即要么表现出理论上头头是道而实践方面却漏洞百出的情况,要么只能适应一方面工作而不能统筹兼顾。拔尖人才应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如果只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缺乏广博的基础知识和人文管理素养,将很难成为国家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更难在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4.“三无”的培养模式

拔尖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依靠阶段性的大学教育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磨炼出来的。所以,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教育和扶持的过程。而现今大学的拔尖人才培养多采用“在校培养—推荐就业—不管成长”的无跟踪反馈、无后续教育、无支持帮扶的“三无”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优秀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在面临困难时他们大多会从单位或家庭内部建立的人脉关系中寻求帮助,却很少向以前生活学习过的学校寻求支持,这一方面跟学生自身有关,但更应看到高校在有效支持和帮扶系统建设上还存在不足,而这是阻碍拔尖人才可持续性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也使得许多拔尖人才成功以后与母校无感情、无回馈。

二、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研究不足,培养具有随意性

总结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深入研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做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中科院人事教育局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学习传统、经济发达程度以及文化传承、高等教育、国内外知名大学教育、传统优势学科等因素对人才成长具有积极影响[3]。在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上,国内学者具有更加宏观的视角,而阶段性聚焦的研究较少,对于高等教育对拔尖人才的作用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薛澜等提出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政策建议:制定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起草大学章程及完善大学[4];展涛等指出,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5]。可见,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选拔标准、培养途径、课程设置等方面,而对于拔尖人才的分类培养、教育方法、管理评价、资源配置及拔尖人才毕业离校后的支撑平台建设和后续培养、跟踪反馈没有涉及,研究的缺失导致了拔尖人才培养理论的薄弱,致使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育人效果。

2.培养目标不清,评价具有模糊性

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影响着培养方案、培养活动、培养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哈佛大学明确提出,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要培养有教养的人;香港大学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及个人潜能,培养优秀的学生既能好学不倦,又具有个人操守和专业精神,而且触觉敏锐,能在所属行业担任领袖和联系人。在这样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这两所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反观国内高校,或是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率”和“就业率”彰显培养成效,或是以“国际一流期刊论文发表数量”、“重大学术竞赛获奖”等指标自评教学效果。在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上,国内高校或语焉不详,含混不清;或面面俱到,将拔尖人才等同于“完人”。正是对培养目标的模糊粗放,才会有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认同能力塑造却仍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又往往难以两全的尴尬局面。

3.人才培养体系欠成熟,培养具有功利性

成熟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实现培养目标,这种模式需要接受实践和时间的考验,最终以学生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前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依然不够完善。首先表现为人才培养缺乏有效规划,创新性有待加强。从实施情况来看,国内各高校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还是以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经验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调整和探索而实施的,本土化和创新性明显不足。而且,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标准也缺乏有效的衡量和评价体系,这进一步加剧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弱化。另一方面,基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在拔尖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向上存在偏差。个别高校为了追求短、平、快的育人效应,在选拔和培养上往往偏重于学生的理论成绩和科研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做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策略

1.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社会普遍公认的高校三大功能,而育人在高校功能中居于中心位置。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实效,就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第一,高校负责人应转变教育理念,将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在全校范围内整合各部门、各学院育人资源,以物质保障为人才培养基础;第二,强化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在以育人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实现高校育人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结合,争取社会各界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认同,优化社会育人环境;第三,各高校应努力探索有特色、育人成效明显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将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办出特色。

2.深化研究,明确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拔尖人才的界定不清,培养的目标就不明,因此拔尖人才的界定应该是学界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首先,拔尖人才不是专业知识精深者的代名词。拔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这个特殊的实验室,大学的教育培养只是一部分,社会的实践摔打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环。当今社会知识的淘汰率较高,而能力的高低和人格品质往往成为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关键。拔尖人才的内涵很丰富,如果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那么这种类型的人才将很快在实践竞争中夭折。其次,拔尖人才不限于学术型人才和大师级人物。他们应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和领导者,既然如此,对于高校来说,学术素养的培养就不是培养的全部内容。再次,拔尖人才也是分层次分地域的,有的是享誉国际的大师级人物,有的是全国知名的精英人才,有的是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精英人才,对于高校来说,培养适应各个层次需求的拔尖人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是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弄清大学阶段是拔尖人才哪些素质的关键发展期,是关系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拔尖人才成长的阶段性规律,进一步明晰大学阶段拔尖人才成长的关键点。对此可以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回溯拔尖人才在大学阶段得以提升的重要素质要素,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索大学阶段对拔尖人才成长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培养实效

构建以个性品质为主的拔尖人才的关键潜质模型是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拔尖人才的关键潜质模型是指在大学生中表现出的可能转换为拔尖人才的潜在特质或核心素质。个体的知识、能力具有可塑性,相较而言个性品质具有稳定性。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已基本成熟,以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作为主要潜质预测其未来成为拔尖人才的可能性是比较可靠的。

探索拔尖人才素质培养的教育手段和作用机制是重点。探索拔尖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向标杆学校取经,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这种学习不应该是拿来主义,而是研究其培养模式的作用机制,结合国情和校情,为我所用;二是将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作为调整和完善拔尖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建立和完善拔尖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是保障。各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评估指标的确定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体现在应该把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贡献率作为衡量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同时,又应结合各校教育资源、学生知识特点,制定适合本学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

4.建立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并不是送出校门就万事大吉的,而是应该建立一套长效培养机制,为具有拔尖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支撑平台。一方面要加快他们成为各领域拔尖人才的速度,另一方面高效利用人才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他们整合到在校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培养教育中来。为此,可以通过“四支持”和“四步走”来建立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所谓“四支持”是为已经升学或工作的具有拔尖人才潜质的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学术支持、实践平台支持和人脉资源支持。情感支持是指学校应该对毕业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情感关心和指导,保持师生间的长期联系和互动,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可以找到可依靠的心灵港湾,从心理上托起他们成长的希望;学术支持是指学校在学术方面,从理论、技术上对拔尖人才提供全面支持,为学生学术成长提供便利和帮助,成为毕业学生学术更高更好发展的坚强后盾;实践平台支持是指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基地和学校大学科技园区,给需要扶持帮助的毕业生实践的机会,在他们成长创业初期扶持一程;人脉资源支持是指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的社会人脉资源,尽可能为毕业的拔尖人才成长提供社会资源支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所谓“四步走”是指通过对具有拔尖人才潜质的毕业生建立个人档案,完善跟踪记录、反馈调整、继续教育、合作发展四步计划,保持学生和学校的紧密联系和实践合作。通过建立档案来完善拔尖学生信息,以及时性跟踪和反馈,了解学生发展状况,提出相应建议和指导,保持校方与拔尖学生的联系;以继续教育提升拔尖学生的发展空间,为毕业学生积极保驾护航,增强其对母校的认同感;以合作发展实现学校与拔尖学生的双向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搭建“四支持”和“四步走”的平台,有效推进校内各部门和学院的合理分工,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一套工作体系,从而建立和完善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1]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61-62页。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http://www.jyb.cn/china/gnxw/201212/t20121231_522980.html,2012 -12 -31.

[3]白春礼:《按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人才》,《文汇报》,2007年12月9日,第1版。

[4]薛澜、刘军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5]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人才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