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娟 于书忠 张志华
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并不统一,如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等。1994年,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从此,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得到统一规范。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院校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学生开展的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调适与矫治不健康心理,从而促使大学生精神、情感、个性、意志、智能及行为等提升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为主,以实施心理援助为辅。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正确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教育程序和策略体系的总和。它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或理念为指导,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和运行机制等教育策略的集合,其特点体现为一定的程式性。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急剧转型必然引起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大众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临界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心理发展却仍不稳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难免会使他们产生焦虑与困惑。长期以来,心理问题已成为导致大学生休学、辍学、退学的重要原因,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的马家爵事件、浙江大学的周一超事件、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等,集中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的现实。认真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逐步构建高职院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时代对高职院校的客观要求。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落实相关教育政策的重要措施。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视,高校要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措施,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
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首先影响学习效率,其次影响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关乎未来社会高素质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和劳动生产率。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三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涉及的课程、师资和干预方式分别由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架构而组成的教育模式,即分级授课、分层辅导、分群干预。其突出特点是三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交叉贯通。
1.分级授课。分级授课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分为三级,根据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或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为引导与适应期,二年级为心理培养与成长期,三年级为心理实践与提高期。
大学一年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段。陌生环境、远离家人等因素容易导致大一新生发生心理变化,此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向他们介绍专业现状、专业优势、毕业生就业及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熟悉校情、系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对二年级学生要关注他们在适应环境后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大学二年级,更多专业核心课程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困难,身心的成长也会让他们面临恋爱的纠结。因此,要对他们适时地进行挫折教育、两性心理教育、意志品质的磨炼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三年级学生则应注重其职业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结合毕业课程设计、毕业顶岗实习,进行职业认知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应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教育,为他们毕业后顺利上岗奠定心理基础。
在分级授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高度重视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期心理教育。在入学初期,适应得快不快,一些心理困扰处理得好不好,对今后几年的大学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道路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
2.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指把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校内人员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最外层是学生骨干(心理委员或志愿者),中间层是辅导员及班主任,核心层是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各层次人员既有明确的工作重点,又注重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是高职院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为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重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引导高职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成才、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辅导员及班主任是高职院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也应积极参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挥关键作用。辅导员及班主任是教师中与学生交流、接触最多的群体,对学生了解多,感情亲近,具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优势。发挥他们的优势,有效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有利于为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
学生骨干(心理委员或志愿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学生骨干生活在学生中间,对同学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最了解。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对需要心理援助的同学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同时他们也有条件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向老师反映,有利于学校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严重事件的发生。
3.分群干预。分群干预是指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及辅助手段将全体新生根据心理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群体,然后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群体分类施加心理干预。
每届新生入学以后,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UPI)。根据普查结果,按心理健康程度由差到好将全体学生分为三个群体: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然后再用SCL-90量表和SDS、SAS量表对第一类群体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甄别,并辅以个别沟通、访谈等手段,最后将第一类群体的学生中具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归为A类,其他学生归为B类。经心理健康普查(UPI)筛选出的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合并为C类群体。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摸清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筛选出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干预,防止情况恶化。
为筛选出的A类学生编制心理健康档案,选派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对该类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发现有严重心理疾患需要治疗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心理医疗机构。对B类学生要主动约请他们面谈,经过跟踪观察与评估,若发现仍有适应困难的要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如通过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拓展训练等手段达到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预防消极行为发生的目的。C类群体占学生的绝大部分,通过为该类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办心理知识讲座,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络媒体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通过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生活、专业课程渗透、“两课”教学等,全面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分级授课、分层辅导、分群干预三个方面,精心选择课程资源,努力整合师资资源,分类采取干预措施,开展专业细致的工作,使各子要素之间产生内在联系,构建起立体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该教育模式的实践,高职院校在校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