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国农夫市场复兴的经济与社会缘由

2014-04-17 09:07佟春霞
关键词:农夫销售农产品

佟春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试析美国农夫市场复兴的经济与社会缘由

佟春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农夫市场;消费理念,农业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已衰落的美国农夫市场由弱渐强,迅猛发展起来。美国农夫市场的再现,既与美国政府旨在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的方式以提高小型农场主的经济收入有关,又与美国民众对农业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如对工业农业的反思、对地方性产品的强调以及对社区农业的回归等。而农夫市场在美国社会的复兴所隐含的社会理念的转变,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农夫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衰落,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简·派尔(Jane Pyle)的一篇略带消极的文章《美国农夫市场:功能性的过时》发表后,农夫市场却又迅速发展起来。随后,美国的农夫市场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围绕着农夫市场的定义[1]、市场功能[2]以及影响市场的因素[3]等展开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基于农夫市场的调查报告。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美国的农夫市场也多有关注,但多囿于介绍性文章,对美国农夫市场复兴的深层次原因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农夫市场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梳理,探讨农夫市场复兴所隐含的社会价值观念尤其是农业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无疑对中国农业及社会的全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农夫市场概念的演进

在美国,要准确定义农夫市场并不容易,其性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市场的一种形式,对农夫市场的理解自然要与市场的发展史牵涉在一起。在美国尚未建国之前,农场直接销售农产品在美国农业市场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的重要功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从实际意义上看,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样受益。为了双方的利益,政治权威的介入成为必然。权威介入的目的是保证商品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使民众受益,进而扩展到规定衡量标准、设定时间和地点、设立法庭解决争端以及在市场内合理摆放商品[4]。由于管理手段的介入,“公共市场”和“市政市场”的概念就相继出现了。但是,最初的“公共市场”和“市政市场”多为农民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而设,因此,这三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混用现象,但也略有区别。

由于市政市场,公共市场,农民市场几乎可以互换使用,所以应澄清之间的差异。市政市场的地方、地点或建筑是由市政或其他政府机构拥有,在市政监管下,出租场地或摊位给食品生产者销售他们的食品。公共市场不一定都是公有的;他们的操作方法,即租用场地或摊位,除了市场的地点可能是私人拥有外,有点类似于市政市场。农民市场类似于公开市场,但事实上,大多数的卖家都应该是农民[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间商日渐成为“市政市场”或“公共市场”中参与交易的主体或全部,农民则日渐退出直接销售农产品的交易过程。这时出现了特指农民参与交易的市场形式,如“城市农夫批发市场”,其主要的买家是商人、机构团体或其他的非终端消费者;“农夫货运批发市场”,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仍是中间商;与前两个农夫市场的批发形式不同,“农夫零售市场”和“农夫妇女市场”则主要强调商品的零售形式,虽说批发活动也存在,但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是其主要内容[6]。

直到20世纪70年代,对农夫市场的定义并没有统一。派尔认为,农夫市场包括批发和零售两种,并且如果单一活动是零售,则市场的定义体现在对销售者性质的强调,即销售者也必须是一个生产者[7]。197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旨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农民-消费者直接销售法案(Farmer-to-Consumer Direct Marketing Act)》(以下简称《直销法案》)时,并没有给出农夫市场的定义,但是,在之前1975年众议院的2458号决议中对农夫市场作出了如下的定义:“任何一个至少有十个农民聚集一起,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他们的农产品,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低价的食品,同时提高农民收入的市场行为。”从此定义看,主要强调两个要素,一是销售者是农民,而不是分销商或批发商等;二是强调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这两个理念渐渐成为农夫市场定义的核心要素。

1976年,《直销法案》的颁布无疑推动了农夫市场在随后岁月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复兴,如Farmer stands(指一个永久或临时性的、沿街或高速路摆放零售的农产品)和Farm shop(通常指的是农夫在自己的农场附近开设的一个永久性的零售店),还有的是对农夫交易的一种形象描述,如Curb或是Tailgate Markets等,这两种形式都突出了沿街站立的销售形式。这几种市场形式涉及农夫主体以及直接销售,但是市场规模有限,如Farm shop通常仅是一个农夫商店而已,与市场的概念相去甚远。

如上提到的市场形式,往往属于农夫市场的一部分,但却不能成为农夫市场的代名词,真正的农夫市场往往冠以“Farmer market”字样。美国农业部的官网上基于功能角度指出:“农夫市场是城市与农场联系的中心环节,其知名度不断提升,主要缘于从农场主那里购得新鲜产品的消费兴趣的持续增加。农夫市场允许消费者接触当地种植的、新鲜的农产品,使农民有机会开拓个人与顾客的关系,培养消费者对农民种植的农产品的信任。从全国范围看,通过农夫市场直接销售农产品仍是重要的农产品分销形式。”[8]可见,农夫市场通过强调直接销售农产品的这种方式,使农民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在调查中发现,农夫市场的举办者对销售者必须是生产者这一点也十分强调。如一位农场主讲道:“印第安纳布鲁明顿的农夫市场,强调销售者一定是生产者或种植者,中间商是绝对不允许在农夫市场从事销售活动的。”所以,目前美国农夫市场这种复发的市场形式,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农民在那里通过直接销售的形式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9]。

从美国农夫市场的核心要素来看,美国农夫市场与中国的农贸市场不同。中国农贸市场更多从商品的性质出发进行定义,即满足大众日常所需的农产品,如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而承担销售职能主要是零售商人,他们可能多是农夫出身,但是销售的产品却非自己生产的产品。而美国的农夫市场强调的核心要素是农民生产者以及其直接销售的市场行为。

二、农夫市场的产生、衰落及复兴

在美国还没有建国之前,由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在殖民地时代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殖民地时最早的市场记录来自于1634年的波士顿。最初的农夫市场仅是一些结构简单的、沿街设摊的商业聚集,所以很多市场并没有一个体面的名字。直到17世纪末期,才渐渐出现了市场广场以及乡镇大厅。像乡镇大厅这样的市场,具有官方的性质,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交易的场所,而且颁布交易规则,制定集市时间,以确保统一的实施标准。

到了18世纪中叶,有一个关键的转变,即随着城市的发展,民众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出现了更多的销售机会,这时中间商人大量出现,他们适时建立半永久性的销售场所,而那些由农夫沿街销售的形式,虽然政府也试图对其提供帮助,但是缘于城市对食品供应的依赖,中间商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因此,农夫市场遂呈现衰落之势。

19世纪,随着铁路和水运的发展,虽然农民参与交易的市场仍是城市居民食品的主要来源,但是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无疑使得民众对地方性食品的依赖性减少。同时,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的日益成型,其中两件大事更促进了蔬菜食品在全国的流通,一是,1822年威廉姆波士顿罐装工厂的建立,使得罐装食品在美国大受欢迎;二是1870年,当铁路冷藏车第一次从太平洋到芝加哥,运输蔬菜和新鲜的沙文鱼时,供应就不再局限于应季食品,也不再受限于那些一天销售不出去就会腐烂的食品[10]。这些要素无形中都在影响着农夫市场的将来去向。

20世纪初期,技术发展仍然表现出对原始直销方式的不利,一方面持续发展的运输业增加了食品运输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使用,使食品的价格下降,加之广告业的发展改变了大众对地方食品的想像。与此同时,1879年,美国詹姆斯·利迪(James Ritty)和约翰·利迪(John Ritty)兄弟发明的机械式收款机促使美国超市系统的快速发展,各种装修明亮的大型超市及连锁的食品杂货店的兴起,成了民众购物的首选之地。有数据显示,连锁食品杂货店在1912-1915年间快速发展,“据说A&P公司每三天就新开一家商店”[11]。这种大型连锁超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人们在那里不仅可以买到日常用品,更能买到新鲜且经过经销商处理过的干净蔬菜,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不要说城市的居民更倾向去商品丰富的超市及食品杂货店,就是郊区的农民家庭的食品自给自足的比例也在下降。俄亥俄州农业实验中心于19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郊区的家庭从运营服务商那里购买超过一半以上的水果和高达1/4的蔬菜[12],因此,新兴的购物形式无疑对农夫市场这种直接销售农产品的销售模式造成冲击。

这种状况直到二战后期仍没有发生逆转,为数不多的农夫市场因汽车业的发展进一步被挤进了死胡同。1928年,联邦资助公路法案的颁布,使得跨州高速公路系统在1944年投入使用,公共运力的提高支持了美国食品的现代分销模式,改变了民众对食品生产工业的认知,并进一步摧毁了市场对地方、季节性产品的要求。另外,由于汽车在民众中的普及,住在城市的人们渐渐分散到郊区,而农夫市场本缘于城市聚集人口的现实需要,却由于郊区化进程使得旧有的农夫市场系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到1970年,全国仅有340个农夫市场,且并非农民直接参与市场活动,许多是零售商人,却大部分濒临倒闭[13]。

综上可见,农夫市场的衰落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科技的发展,如冷藏食品技术、超市收银技术等推动了另类的、集中销售模式;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大了食品的流通量,使食品供应不再局限于当地的农产品;三是人们居住形式与理念的变化,如人们居住空间的零散化,使农夫市场这一原本以城市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销售形式再受冲击,同时民众认为未经商家处理过的农产品并不符合卫生标准。因此,综合因素促使农夫市场在1970年代前的衰落。

但是,到了1970年代的中后期,农夫市场得到复兴。从统计数据上看,尽管在1970年美国仅有340家农夫市场,但是到了1976年时,来自全国的三十六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就已有542个农夫市场营业[14]。因此,有学者认为,农夫市场的快速增长期是1970年代[15],随后农夫市场继续得到发展,到1994年已有1,755个,2000年,共有2,863个,到2012年8月,农夫市场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864个[16]。

1970年代以来,农夫市场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在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

如前文所述,1976年,美国颁布了《农民-消费者直接销售法案》。法案颁布的目的是,基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当的方法推动农民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农业商品、促进直接销售的发展和壮大,以增加小农场的经济收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部给各州农业部门拔款以帮助农民直接销售他们的农产品。这项法案通过确立食品安全协议,并提供专家和资金支持,为农夫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17]。

第二,在美国,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所引发的问题早已引起学者的重视。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的大型农场仅占总农场的12%,但是却生产了84%的农产品[18]。这些大型农场完全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依赖农场之外的高昂投入,如使用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石油燃料、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和化学肥料,同时农业产业化趋向于集中生产,排挤小型农业生产者,极大地破坏乡村社区的良性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合成化学杀虫剂和化学肥料对土壤、水、大气的污染,以及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伦理等问题,逐渐被民众所认识。

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奥·霍里根(Leo Horrigan)、罗伯特·S·劳伦斯(Robert S.Lawrence)和波莉·沃克(Polly Walker)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是基于相对较小的且赢利的农场,那里较少使用农场之外的投资,使动物和植物的生产结合起来,合适地维持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强调适合生产规模的技术使用,并转向可再生的能源形式。”[19]因此,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旨在支持小农场发展的农夫市场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

第三,基于一种“地方性”的消费理念。

在美国,消费行为的变化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与之前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关注环境、提倡个人健康与生态活动结合在一起,倡导以消费地方食品为特点的生活方式。这种“激进的消费主义”不仅仅是对地方主义的偏爱,而且通过政策调整与经济实践直接冲击全球食品工业[20]。因此,农夫市场是大的社会运动的一部分,一种“草根努力”下反抗正统工业部门所定下的安全与健康的食品概念[21]。这种“地方性”的消费理念,基本成为美国民众的一种共识,他们将“地方产品”与新鲜、绿色环保、美味联系在一起。而农夫市场恰恰迎合了这一消费理念。

从1981年9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扩展服务所作的一个调查来看,其中一项调查内容是要求受访者列出他们喜欢在农夫市场购买产品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其中有53%的受访者表示“新鲜”是最重要的原因[22]。而农夫市场恰恰因其直接销售农产品,免去中间运输环节进而节约时间和运输成本,成为新鲜与价廉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人们对现代食品分销模式的进一步认识也促使民众对“地方性”消费理念的强调。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占去农产品零售价格的大多数,不仅导致了农产品的高价,又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经济学家估计,超市中农产品价格中有80%的零售价格被中间人、包装、运输占去,只留下20%流入种植者的口袋中。”[23]二是,长途运输所造成的高能量消耗大得惊人。据统计,一般农产品,如甜菜、牛肉等,到达美国普通人的餐桌,平均要运输1500英里[24]。这种不经济的模式,让民众和学者们重新认识地方性产品的重要。于是,一个高度认同的观点得以形成,即“农夫市场的持续复兴能够保证当地农民真正的经济利益,有助于区域内农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5]

综上可见,农夫市场在美国社会的复兴,既缘于美国政府支持下发展小型农场的计划,更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众的农业价值观及消费理念的改变,使得农夫市场重新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三、美国“农夫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如果从名称上看,中国没有“农夫市场”,但是就农夫市场所暗含的核心要素看,中国存在着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这样的经济行为,然而要想找到专为农民所设的农夫市场,似乎很难。因为,“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市场类型,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产品经营主体。”所以,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并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甚至也没有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

与美国农场规模相比,中国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很少。他们在小块土地上生产的作物,除留下自己使用外,剩余的部分多销售给中间商人。从这点上看,中国农民按户产出的农产品虽不多,但走的都是批发路线。这一方面缘于国内很难找到“农夫市场”以吸引农民定期前往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二则缘于目前国内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留守乡村的老人与儿童,很难亲力亲为销售些许剩余的农产品;三则与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相关。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与农村的边界相对清晰,在连片的乡村每家每户都有剩余农产品的情况下,剩余的农产品只能远销他处,所以农产品也只有在城乡间流动才可以满足各自所需。正如费孝通早年对江村的研究一样,商品的流通是:农村向城里供应农产品,而工业品则从城市流向乡村。因此,农村社区的粘合力并不在农产品的交易上。与此同时,缘于村民的小家小户,尽管有所剩余,但是为数不多,又难以成为规模,单个的农民不可能驱车前往陌生的城市去售卖农产品,这时最经济的办法就是通过中间商人。这样中间商人通过农产品将农民与城市人抽象地联系了起来,导致了城里人只知道在哪里可以购买农产品,但是却不太关注其生产的过程。

所以,在中国有农贸市场,却没有农夫市场。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也越来越规模化,并且长距离的运输已成为常态。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学者统计农产品到达普通人餐桌需要行走的距离,但是如果看看高速路上川流不息的物流车辆,也就知道农产品通常是经过了长途跋涉方可到达普通人的餐桌。而与长途运输相关的蔬菜水果保鲜方法曾多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摆放到人们面前。那么,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日益成为主流话语的情况下,农夫市场是否可以通过其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渐为中国人接受并发展壮大呢?

美国农夫市场的再现与全球化抗争紧密相关。首先,在全球化进程中,中间商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产品的价格,对美国的小农场主造成了一定的剥削,所以美国政府才推出了直销法案以增加小农场主的收入。其次,农夫市场倡导地方消费理念、提倡对社区的融入,进而与生态环境等问题联系起来。这同样是对全球化的对抗。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的目光超越了社区,实现了对远方他者的想象,人们吃着远道而来的食品,阅读着来自远方的信息,社区似乎视而不见。所以,应对全球化的最佳办法就是对地方性的强调。

中国的农业似乎没有像美国那样与全球化抗争的强烈意识,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类似的问题,很需要进行反思。首先,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我国“三农问题”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的增加,但是有研究认为:“虽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小农户在其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且缺乏议价能力,他们从中所获取的收益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26]因此,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给顾客,减少中间环节,自然可以增强农民的议价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物流的车辆日益增多之时,事实上也在催促着一种地方性消费理念的诞生。因为,美国小农场的一种发展模式,即社区支持农业(CSA)的运行方式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入中国,并产生影响。这种经营模式,倡导社区的人们以持股的形式参与地方小农场的发展,既可通过持股分享一定份额的农产品,又可以通过农场主持的、基于社区的活动来参与其中,这样人们不仅了解了农场主、了解了食品的生长过程,也使得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区联系得以实现,更让农场经营得以有效地运作。

当中国的农业走进社区,尤其是城里人乐意走进当地的农场(农田),农夫市场在国内大规模的出现就值得期待。当然,真正可以提供给民众更多机会参与农民直销农产品的农夫市场更具有普遍性。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农夫市场,只是顾客有限、影响力有限、缺少固定的地点等。但是正因为农夫市场所蕴含的地方性消费理念与节能、环保、安全的食品相关联,使购买者更为放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们所担心的农药过量使用以及长途运输中与保鲜相关的化学品残留等安全问题,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的农产品自然与“新鲜”一词结缘。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尤其是国内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对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等,这些都会促成农夫市场在国内的发展。

最后,在我国力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我国农夫市场的渐进发展。因为农夫市场的社区化发展特性要求社区人口职业的多元化,否则同质化的农业社区无法保证剩余农产品在社区内的市场。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基于环保等多方面考虑的人选择在城郊或乡间居住,那么在中国出现如美国的郊区化定居模式只是迟早的事情,农村人口结构的多元化似乎就不难实现,这无疑有利于农夫市场在国内的发展。

农夫市场也并非恪守传统的落后方式。通过农夫市场所倡导的安全、环保的地方性消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资源的紧张,当它们为社区提供新鲜、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时,既可以增强社区了解与融合的程度,又能使农业思想回归民众,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全球化的强势下体会到地方社区带来的温馨感受。

四、结语

美国农夫市场的复兴,是由诸多原因促成的,既有美国政府基于经济角度所进行的法案政策调整,以弥补小型农场拿不到政府补贴、在经济发展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因素;又与美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有关,如对农业工业化生产模式引发的诸多问题的反思: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问题、健康问题以及道德伦理等问题有关;更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性”意识相关,全球化造就了像麦当劳、肯德基以及沃尔玛等一致化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在试图抹去多元的地方要素的同时,反而引起了民众对地方性的强调,并强化了地方性消费理念。

美国农夫市场复兴的社会经验无疑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地方性”消费理念已渐行渐远。尤其在农民将“脱农”作为一种致富渠道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如何唤起民众对农民、农业与农产品的重视,使农业生产融入社区之中,提高民众对食品来源问题的关注,让市场回归社区,让农业回归社会,这些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大问题。

因此,我国如果能适当培育基于社区的农夫市场,在避免食品运输中的舟车劳顿之苦、达到环保与节约能源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倡导食用当地的应季农产品促进社区与个体的融合,从多个角度弥补人们与自然的脱离,让人们重新关注农业,关注地方性产品,关注食品安全与健康。

[1][6][9][13][15]Allison Brown,Counting Farmers Markets. Geographical Review,Vol.91,No.4(Oct.,2001),pp.655-674,p.655,p.655,p.655,p.657.

[2][25]Don Shakow.The Municipla Farmer’s Market as an Urban Service.Economic Geography,Vol.57,No.1,Jan.,1981,pp.68-77,p.75.

[3]Theresa Varner and Daniel Otto.Factors Affecting Sales at Farmers’Markets:An Iowa Study.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ume 30,Number 1,Spring,2008,PP.176-189.

[4][7]Jane Pyle.Farmers’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Functional Anachronisms.Geographical Review,Vol.61,No.2(Apr.,1971),p.170,p.168.

[5]Morris L.Sweet:History of Municipal Markets,Journal of Housing,Vol.18,1961,p 237-238.

[8]Farmer Markets and Local Food Marketing,http://www. ams.usda.gov/AMSv1.0/farmersmarkets,2012-4-9.

[10][11][16][24]Lisa M.Hamilton.The American Farmers Market.Gastronomica:The Journal of Food and Culture,Vol.2,No. 3(Summer 2002),pp.73-77,p.74,p.77,p.75.

[12]Thomas J.Schlereth,Victorican America:Transformations in Everyday Life,1876-1915(Harper Collins,New York,1991),pp153.

[14]Linstrom,H.R.Farmer-to-Consumer Marketing.ESCS -01.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Economics,Statistics,and Cooperatives Service.

[17]Kathleen Bubinas.Farmers Markets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City and Society,Vol.23,pp.154-172,2011,P157.

[18]Structure and Finances of U.S.Farms Family Farm Report,2010 Edition,USDA.

[19]Leo Horrigan,Robert S.Lawrence,and Polly Walker.How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an Address 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Harms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e,Environment Health Perspectives,Vol.110,May 2002

[20]Belasco,Warren.Appetite for Change:How the Counterculture took on the food industry,1966-1988.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9.

[21]Lyson,T.A.Farmers Markets and the Local Community:Bridg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0(3):108-113.

[22]Special Report 637.Consumer Attitudes on Direct Farm Marketing,Sep.1981,Oregon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Service.

[23]Robert Sommers,Farmers Markets of America:A Renaissance.Santa Barbara:Capra Press,1980,p14.

[26]郑鹏:《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页。

Study on the Ecnomic and Social Reason of Reviving of Farm Market in American

TONG Chun-xia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Farm Market;consumers'ideas;industrilization agriculture

Farm Market(FM)had declined both in contents and forms in American society long before 1970s.But it was also in 1970s that FM has been developed a lot.Redeveloping of FM is not only related to promoting small-scale farmer 's income from the US government by acted Farmer-to-Consumer Direct Marketing Act(1976),but also connected with American people's ideas changing toward agriculture closely,for example,reflexiation to industrilization agriculture,emphasis of local food and coming back to the local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ect..The phonomenon of returning of FM is meaningful to develop agriculture in China.

C913

A

2095-5170(2014)02-0083-06

[责任编辑:刘一兵]

2013-11-05

本文系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主持的福特基金会“美国社会的民族志研究”项目成果。

佟春霞,女,吉林辽源人,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美国波尔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猜你喜欢
农夫销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躺在树下的农夫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农产品争奇斗艳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