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2.5亿,同比增长17.3%。国内旅游收入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我国旅游大国的市场地位已经基本确立。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旅游人才的支撑。
我国高校旅游教育近几年无论是在办学数量还是在教师队伍上都保持增长态势,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旅游教育的发展为旅游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人才支持。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旅游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旅游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足20%。很多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旅游行业工作,而旅游业又存在着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这种矛盾现象提醒我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层次定位模糊。目前很多高校出于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考虑,纷纷开设热门的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只能服务于高校招生,而对于旅游教育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还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教学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上尚不足以支撑旅游教育。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敏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理论素质绰绰有余,而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此外,有些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只重视技能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这种培养模式也偏离了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旅游服务,而是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充实进来。当前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正是缺乏这种清晰的目标定位和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一名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的技能。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将这些旅游知识以外的相关学科内容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具体特点应当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但是目前高校该专业的学科设置却很难符合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相关课程的设置只是简单地将其他专业中的课程生搬硬套到旅游专业中来。例如,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旅游与地理是两门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作为补充和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旅游专业学生掌握,像地球内部构造和洋流季风等地理知识是可以忽略不学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地理课仅是将地理系的课程和教材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上,教师也是地理系原班教师,造成地理教师不懂旅游、旅游教师不管其他专业进展的局面。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难以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系统化教学和人才培养。
3.“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设置、教学设施、教材编写、办学经验等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最早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抽调而来,缺乏对旅游管理这门学科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在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以后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造成教师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年轻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但是这些教师大都是非师范毕业生,没有教育理论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学生心理,做不到因材施教,这一点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造成障碍。同时,这些教师也缺乏在旅游业中的实践锻炼,对旅游业的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中也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急需大批既有较高理论修养,又有过硬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实习基地的强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实习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工作岗位,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缩短上岗以后的磨合期。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基地建设在效率和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被选派到国内国际一些旅行社和酒店实习,这种合作模式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各有所需的利益共同点,遗憾的是这个利益共同点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向企业派送实习生仅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下一步的扩大招生。而企业也能因此得到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岗位设置和具体工作安排完全由企业负责,企业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些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中去,这样实习基地便成为一种摆设,对于学生提高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不起主要作用。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向标。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需要,能否为推动旅游业持续不断发展贡献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标是否有针对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也具有工业的一般特征,即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两种发展方式。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游业经历了起点低、增速高的粗放式发展阶段,那么现在的中国旅游业正在向求质量、求效益的集约型阶段转型。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也导致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结合这种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粗放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即简单的旅游服务人员,向游客提供基本的服务,在相关行业从事基础的劳动经营。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高校应当以此为目标,在加强学生理论修养的同时还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将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教学课程中的一种总体规划,它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和知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着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学生不但应当具备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管理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等,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涉及这些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不是将纯粹的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中来,而是对这些课程经过教学人员的研究增删之后,编写成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所谓有针对性的专门教材,就是与旅游有关的知识保留,与旅游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知识删除。例如,删除管理学中的行政管理、地理学中的季风洋流等知识点。这样使得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更加优化,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后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学校都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和服务。尤其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我们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在工作中应当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当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时,能够积极地破解这些难题,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4.在校企合作中完善实习制度。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进行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在企业中检验学生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对真实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是合作尚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如何评价合作成果,如何衡量学生综合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提高还没有具体标准。这样使得学校将学生交给企业便不再过问,企业接受实习生之后也没有将他们安排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而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为此,应当尽快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具体措施为在校企合作框架中,校方教学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应当在合作前商定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的具体信息。这些实习岗位应当能够体现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并且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后,校方安排教师定期巡视学生实习状况,解答学生疑问。只有如此深入具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学校除了派出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锻炼,还应当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当体现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工作岗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的框架还应适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体现在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职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而且还建立起与理论知识相称的实践能力。其次还应通过引进的方式壮大“双师”型人才队伍。引进企业中能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旅游管理人才指导学生学习,与这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工资酬劳,通过他们的带动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为我国旅游业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重任。高校应当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机制,既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