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萍 邵晓虹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极力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适应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标。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就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就业所要解决的不再是劳动者自身的生存问题,而是包含了更重要的内容,即让劳动者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快乐以及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应获得尊重等。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首先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其次对劳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高水平的就业能力。高质量的就业,对于每个劳动者个体来说是找到一份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工作,拥有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工作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幸福指数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劳动者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不仅仅取决于学历及专业技能水平的因素,更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劳动者的人生态度,即劳动者对工作、对生活的意义,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知,以及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服务他人、应用写作等的基本工作能力。因此,高质量的就业需要劳动者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做保障。
我国在1998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特别强调“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高质量的就业为高质量的教育提出新要求,就是要以培养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我们培养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勇于探索的、善于解决问题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这里的综合素质理应涵盖道德和能力两个层面,在道德层面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能力层面包括专业技能和基本工作能力。在本文中我们不谈专业技能,那么综合素质教育除专业技能之外有以下三个主要任务:
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否最称职、最合适,关键不在学历高低,不在专业技能如何,而是看其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这一素质可以显示出一个人在处理各种问题、协调各种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道德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责任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拥有并扮演着自己的多重角色,如在家庭中,我是女儿,同时也是母亲、是妻子,在工作中我是某人的下属,同时是很多人的同事,我有自己的朋友等。我们身负的每一个角色都承担着不能推托的义务。让自己做到最好,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他人、家庭、社会对我们提出的不同要求,要形成责任感,就是要认同并接受他人、家庭、社会赋予我们的种种要求,并内化为内心的种种需要、变成内在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现在的高职生中主流思想是向上的,但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如,对于职业的选择,很多高职学生看重的是收入要高、工作要轻闲;在学业上,由于入学时很多高职学生的分数不高,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高校后由于学习能力相对弱,学习中不求上进,及格就行。可见,职业教育在致力于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方面任重道远。
2.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后,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到2020年前的这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要解决的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受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影响,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难仍然是一个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后,各国都在寻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很多欧美国家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其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仅为44%,离职率达到52%。基本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麦可思以美国SCANS的标准,将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实际上就是一项综合能力即就业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洞察社会、创新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道德品质的思想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保持个人与外在环境和谐一致的适应能力。高就业能力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拥有独立成熟的思想,能正确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能不断学习以胜任不同阶段职业生涯中的工作要求,可见,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政府要依靠建立健全就业体制机制,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作为我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努力方向。
3.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生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就业,很多高职学生简单地认为毕业后有个工作就行,他们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没有更深入的思考,缺少对自己未来职业目标的规划。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职业谋生的手段,而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这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人文素质更多的是指人们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学科在发展大学生的人性、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方面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所以,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才会了解只有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集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岗位中才会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够真正地使自己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在大学阶段,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应选修一些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哲学、艺术、美学等人文学科,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人文修养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矛盾,从而实现人的生命健康、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意见》提出构建“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三者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主攻的方向。科学基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素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意见》所强调的人才,应当是有科学素养、有实践能力、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建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应遵循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三位一体相互融合发展的原则。
1.“职业人”行为教育模式。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技能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让毕业生一入职就能尽快适应工作,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人”行为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解决这一课题。要求专业教师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行业调研等方式,获得某具体职业(或工作岗位)的基本工作要求,然后以该职业(或岗位)的基本工作要求为基础,从专业知识技能、基本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要求确定某某职业“职业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求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包括从事实训指导的教师、学生工作者)、学生融合到教学、管理、实训、各类活动环节,从而将专业技能训练、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提升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中,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尽快适应工作。
2.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有4种实现途径。一是融合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即高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实现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要求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过程时,不能专注于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内容和技能训练,而是要将企业的文化带给学生,引导学生认同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提高工作满意度,企业才能得到优秀的员工。完成这方面的任务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来到某个企业工作,如果想要达到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的话,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必须与企业的文化有较高的适配度,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同时通过邀请合作企业的相关人员到校,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将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与企业文化相关度高的工作价值观。二是聘请优秀的职业人作为政治辅导员,强化职业道德、基本工作能力教育。高校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优秀工人、技术和管理骨干等到校任政治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强化职业道德、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指导学生的领路人。三是校内建立仿真实训基地。通过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职业氛围,让学生虽在基地实训,但如同在企业工作,这样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职业角色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专业”的情怀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四是顶岗实习,真正体验职业工作。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期间学生虽未完成学业,但全程在企业工作,学生通过这段时间,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职业人”意识,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企业与社会的要求。
3.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人文教育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与提升,其路径就是将人文知识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熏陶等方式内化为人的品格。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课外文化活动,其内容涵盖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因此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可通过3种途径实现。一是物质层面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校园绿化、景观设计、教室美化等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美;二是精神层面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可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教育的形式实现。如在重要的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为契机进行专题的讲座,在重要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纪念活动等,开展校训进课堂,使学生从价值层面认同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可以建立红色主题网站或网页、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建立博客,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制度层面的建设。如学生管理部门要规范管理学生的日常操行,可按企业管理的方式,确实明确具体可量化的目标,如建立学生操行档案,同时发现违纪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4.课程教育模式。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渠道。课程教育模式要求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其任务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认知的层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促进其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主要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优秀遗产,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人文素养,获得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少些迷茫,不走错路,多些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让自己能够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较少接触文学、艺术、哲学方面的名家大作,所以学校要建立此课程体系,需要大量开设伦理学、美学、历史、东西方哲学史、艺术等人文类课程,方便学生选修。
综合素质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极其显著,在校期间着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思考并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路线,离开校门后善于主动积极地适应环境,有能力独立获得自己满意度较高的工作,保证自己工作的稳定性,为个人持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强大基础。因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在当下、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