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2014-04-17 08:47盛波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育德客体道德教育

盛波

一、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然而,在当前传统的高校德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缺位

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德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忽视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忽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道德情感的沟通等,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诱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抵触状态。

(二)高校德育客体与学生道德实际相隔离

教育客体只有符合学生的道德实际,才能使高校德育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但目前很多高校却出现了教育客体与学生道德实际严重隔离的现象。教师往往将德育客体设定为绝对高尚的理论,强制灌输,而不是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得认同感,很难将德育客体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三)教师与学生相隔离,教与学缺乏互动

教师作为高校德育的直接且主要实施者,若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则很容易造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缺乏交流与互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德育实践中,教师把学生视为德育理论灌输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是作为被动者或客体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没有将品德养成看成是学生主动内化的过程,导致道德教育的低效或失效。

(四)高校德育目标抽象,忽视学生自身实践体验

德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有自律道德的人。然而,高校的德育目标往往定格在使学生“明了”“服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将活动过程与教育目标混同,只注重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把个体品德的形成视为德育外炼的结果,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导致不少学生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

二、主体性自我育德的培养目标

高校主体性自我育德,就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双方平等交往、交流、对话等形式,有目的且有计划地引导、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现有思想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意识

道德自主意识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体验,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控,能够自觉抵制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具有较高的道德自律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能够自觉采取行动,能够独立自主地、正确地处理各种道德情境中发生的事件,解决人际冲突和道德矛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

(三)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

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就是指学生道德上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它是在学生已经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体品质的前提下,不满足于自己的道德现状,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

三、高校实施主体性自我育德的方法

(一)意识培养

意识培养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基本前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传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认同自己被动的角色和客体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重缺乏。主体性道德教育就要冲破这种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道德教育活动和德性发展的主体,具有主体性作用,让德性的构建成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主体意识,克服依赖性,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社会,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提高,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首要手段。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和双向沟通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双向沟通一方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自主地进行交流学习、能动地进行信息沟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形成德育合力。在进行双向沟通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确保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学生要自觉发挥主体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修正,形成内在的道德约束力,支配自己的外在自主行为。

(三)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必要条件。主体性道德教育要求营造以人为本的优良环境和浓厚的人文环境,要求教育与环境的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大学生校园环境建设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促进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二是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班级、宿舍和社团等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三是营造宽松的宣传舆论环境,大力弘扬主旋律,宣传先进模范典型,营造良好的校园主体性教育氛围,达到学生自我育德的目的;四是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建立师生间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必要过程。学生具备主体意识后,高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选择、设计和实践,让德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境界。其次,要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教育者要对学生参与、组织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正面的认可,将外在的表现转化为内在的需求,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内在需求。

(五)直面社会

直面社会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要求。道德源于生活,学校道德教育应从封闭的校园走出来,走入社会生活实践中。改革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探索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相通点和结合点,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大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社会,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现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有机对接和良性互动。

(六)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重要阵地。面对信息化社会,“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十分急迫的现实问题。大学生道德教育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占领这个阵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健康的网络道德;开辟网上课堂,创办特色网站,建立学生喜爱的、需要的网站和网页,吸引学生浏览健康的内容;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监督,建立网络防火墙,避免不健康信息进入校园,让网络教育成为学生自我育德的一个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育德客体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