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恩格斯曾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过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尽管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方便,但无疑,这也对人类和自然起着负面效应,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旨在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中,使其养成维护生态和谐的使命感,变得责无旁贷。
当今世界正面临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水平。
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建设生态文明,一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便迅速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引发了全社会广泛思考。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将生态文明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当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通过努力以点带面产生积极影响,能否对公民生态道德素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创建,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推进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加以研究和重点关注的现实课题。
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却较为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关的生态意识培养就更是极少涉猎。因此,培育大学生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是我们彻底解决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关键所在。
生态意识指“人与自然正确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感情、意志、知觉等的总和”,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对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基础上的现代文明意识。它是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
因此,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现实生存危机的觉醒。在追求自身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依赖于维护生物圈的基本生态过程。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普遍联系,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将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
1.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相吻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至关重要的。大至生活的环境、自然资源,小至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之关系密切。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和长久之计就在于帮助人们培养生态意识。
同时,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目标和要求的。目前,高等院校注重生态德育。生态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环境观念,让学生深刻地认识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唤醒他们的“危机意识”和伦理良知,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爱护环境的行动中。
2.生态意识的培养符合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目前,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原有的人定胜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因此,必须让当今的大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到,尽管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建构了现代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些创造也可能导致我们文明的毁灭。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离开大自然,因为无论我们多么强大,一旦背离了大自然,那任何只关注自身利益但却破坏自然的行为都将在最终危害我们人类自身。
3.生态意识的培养符合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生态文化教育,应当在充分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生态道德知识的精髓纳入其中。此外,生态德育应与以往的德育教学相区分,对教育内容、目标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利于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
我国高校的传统课程体系具有刻板、僵化的特点,往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而生态德育从孕育时就将可持续的思路贯穿始末,所以,为了适应这一学科的特点,应重新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并形成质量较高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开放式教学也是切实提高生态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德育以可持续为重要原则,建构了利于学生生态素养培养的有宽度、有交叉、时代特征明显的课程群。而这对我们的传统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生态德育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课程主体,实现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指导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对新知识的探索欲。
4.生态意识的培养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目前,我们正处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充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人类生态意识的发展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人类的核心生态发展观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日渐意识到应该在充分把握科学技术两个方面效应的基础上,将自身对科技的依赖和运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发现应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和下一代生存发展为前提,继而科技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人类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生态文化教育中,我们要使其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在长期教育中,达成共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应是一个长期系统,自然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人类作为这一整体中至关重要的一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建立在维持全球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上。
生态道德教育要获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切实有效的途径。我们要探索出培养生态意识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与方法,就要结合青年大学生自身特点和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单一的生态道德教育从外求他塑逐渐转为内求自塑,变成自觉行动,使大学生经过反复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逐渐对生态道德规范产生认同,然后内化为自觉行动,形成理想的生态道德素养。
1.加强师资力量的生态德育观建设。生态德育将生态视作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并重视其在“育人”过程中引导并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的实效性。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善于挖掘硬、软环境因素的教师队伍。从“硬件”来看,虽然物质环境有潜在的德育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来加以规范化,这一“硬件”会失去它应有的功效。这支队伍应通晓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自觉地以生态意识去审视德育,挖掘校园环境中潜在的德育价值因素并不断创新,营造最优化的生态德育环境和氛围。
教师作为生态德育活动中重要的实施者,其对于生态德育的主导作用可谓贯穿生态意识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只有教师队伍拥有较高的生态素质,生态德育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实,高校校园环保活动和生态教育的水平才能获得提高。
2.加大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学力度。生态学科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类高校的主干课程,但目前的高校德育教学却甚少涉及生态德育领域。因而,我们建议高校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大纲,立足实际,在依靠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学科的内容,对德育做适当的补充和完善。教师最好能结合身边真实事例,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有系统性地讲述问题。同时,为配合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生态意识的培养,学校可以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一些相关教材、讲义和读物,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环境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将生态教育贯穿到日常讲座也是一项较为合适的教学措施。生态德育是一门交叉学科,不是某一个单纯学科专业知识的汇集。所以,生态德育不可能是一项单纯的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仅仅通过一次或几次课程的讲授就得到普及。它必须与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利用多次覆盖得以落实。而日常讲座正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可能,因此,日常讲座与生态教育的有机结合为生态德育提供了保障。
3.通过环保实践活动,丰富生态德育活动内容。作为生态德育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环保实践活动也应纳入生态德育之中。在这一点上环保实践活动与生态德育是一致的,即自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受教育者去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因为人类自身导致的环境破坏及其造成的其他恶果,感受人类如何因善待自然而获益,感受人类如何以环境形成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从而正式培养大学生们的生态素养。
在生态德育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如组织大学生到相关部门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并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态环境遭受的难题进行克服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将学生们的其他知识得到了实际运用,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中对生态意识得到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并进一步由点带面,带动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使广大普通民众也成为生态德育活动的关注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注重生态德育,培养生态素养,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相关教师要对环境保护具有忧患意识,并培养自身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注重将身边的自然环境实例,融合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合适的题材,使生态德育真正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去,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中去,使其真正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方面,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在能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同时,纠正自身对“人与自然”的观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遵循了科学发展观,才能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