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平 何 飞
(贵州民族大学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傩文化发展现状综述
陈玉平 何 飞
(贵州民族大学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2-2013年,贵州傩文化在展览与表演、经营与开发、传承与保护、调查与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经营与开发处于较低的层次,学术研究上没有国际性的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和文化艺术节,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热闹景象显得有些冷清;保护方面有许多方法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从整体上看贵州傩文化仍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趋势。
贵州傩文化;展览;表演;研究;保护;开发
贵州傩文化以多种类、多层次且保存完整而著称。1987年,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民委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使贵州傩文化全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06年,贵州傩戏(威宁彝族撮泰吉、安顺地戏、德江傩堂戏、道真仡佬族傩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傩文化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2-2013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学者和民间艺人等的共同努力下,贵州傩文化尤其是傩面具雕刻、展览、演出、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将近两年贵州傩文化主要发展状况综述如下:
2012—2013年,贵州傩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便是傩戏傩面具的展览。2012年8月15日至9月9日,贵州民族文化宫与北京民族文化宫、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了“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展出地点:国家大剧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傩文化展览。展览分为“傩的历史”、“傩戏艺术”和“傩面具艺术”三个单元,共展出各式珍贵的文物近500件,包括傩戏表演时使用的傩案、法印、铃铛、牛角等道具和古朴精致的傩戏服装。有来自藏、仡佬、苗、壮、土家、毛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傩面具,其中贵州的傩面具占了很大的比重。展览期间,平坝天龙地戏队还应邀前往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三英战吕布》、《陆文龙双枪战五将》等地戏节目,共演出了14场;“地戏头”陈先松还于8月19 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地戏文化的专题演讲。
2012年11月28日至2013年1月17日赴厦门陈嘉庚纪念馆进行巡展。2013年5月18日至7月20日,“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在贵州民族文化宫展出。配合展览,主办方邀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贵州地戏,并邀请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陈玉平教授作“傩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讲座。以上三次展览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成立于1993年3月的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惟一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8月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该馆的展览内容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技等,同时组织多场傩文化表演活动。2012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四至初七在馆内开展一系列傩技傩戏表演;2012年“三八妇女节”期间,聘请傩技演员现场表演傩技绝活;2012年5月18日第36届“国际博物馆日”,搭建大型舞台进行傩戏傩技演出;同年6月9日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开展大型的傩文化宣传活动,还演出了大型傩戏节目《傩堂神戏闹灯》。
近两年,铜仁傩文化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2年4月24日,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并于2013年5月28日举行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新馆位于铜仁市风景优美的“民族风情园”内,馆舍建筑面积8174平方米,共三层,每层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新馆以展出贵州省的傩文化为主,分为“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概况”、“傩文化的表现形式”、“傩文化的艺术特色”、“铜仁傩文化的影响和研究”、“曲六乙捐赠精品展”五个单元,主要陈列了部分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类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图片。尤为难得的是,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原会长曲六乙先生将其毕生收藏的百余件傩文物和文献资料、著作全部无偿捐献给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该馆还被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铜仁学院设为研究基地。
2012年度,以肖光华为首的岑巩县傩戏艺人先后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河南省洛阳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济南市、湖南省凤凰市及省内等地开展文化交流和演出,共演出100多场次,表演了上刀山、过火海、赤脚踩红犁、口衔红铁、喊竹等傩绝技及《杨四郎》、《腾龙翻山》、《飞凤望月》等傩戏剧目。
2012年初,平坝天龙地戏班的所有演员积极参与以地戏为主题的电影《脸谱》(由贵州傩戏堂文化传播机构投资拍摄,唐煌执导,于2012年2月18号在安顺开机)的拍摄,地戏神头(戏班负责人)陈先松更全程参与了电影的演出。
2012年湄潭县傩文化研究会、傩戏艺术团组织了多场演出。包括:“三八”妇女节在抄乐乡进行义务演出;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在茶乡广场进行演出;同时在高台镇、新南乡、抄乐乡、兴隆镇都多次进行了义务演出;为中央电视台7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在邓家寨、田家沟演出;正月初六傩戏艺术团在县城“浙大广场”进行演出;正月十三日又在茶乡广场演出。
息烽流长阳戏班在2012年贵阳市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在阳郎风情小镇进行演出。
2012年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傩戏演出队演出了3场(大龙阡香会义演、德江玉龙湖开盘仪式傩戏演出、人民公园傩戏刀杆落成庆典演出)。
2013年春节期间,德江傩堂戏赴台湾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先后演出了傩舞、傩戏12场(次),深受台湾观众青睐。
2013年7月,应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邀请,安顺市黄果树艺术团赴保参加第十九届佩尔尼克国际化妆假面活动艺术节。当地电视媒体对演出实况在保加利亚全国进行直播。戏班还接受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采访。
贵州傩文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了经营开发的道路,道真县、德江县、西秀区刘官乡等地的傩文化企业正逐步壮大。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间艺人韩洪柳经营的“中黔傩文化艺术承传有限公司”,主要进行傩文化工艺品(包含傩面具)开发和组织傩戏绝技表演等。韩洪柳从事雕刻20多年,并获得过多项荣誉。他通过深入研究,自创了“刮刀”、“线锉”等傩雕工艺。此外,为传承仡佬族优秀传统文化,韩洪柳还举办了傩文化和仡佬民间工艺文化培训班。在道真自治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支持下,他自费聘请3位民间艺人担任授课教师,开办了民族文化教学班,免费给该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70名学生授课,主要教授雕刻、刺绣、剪纸、傩文化等知识。
铜仁市以傩为主题的开发公司有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傩工艺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傩乡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德江县王国华傩面具雕刻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家。这些企业在傩文化的经营与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产业开发包括傩文化工程项目,傩文化产品开发与销售,傩戏节目的编排与打造等。2012年9月傩缘公司与重庆市帝瑞园林绿化公司签约,完成德江县人民公园的傩文化元素部分工程,主要涉及具有傩文化元素的广场石凳、傩文化指示牌、傩文化雕塑、傩文化长廊、傩文化主题刀杆等。傩缘公司研发与销售的傩文化产品,从2011年的3件,增至现今的18件,主要有:傩文化饰品挂件、摆件、傩文化衫、傩面具钟、笔筒、傩戏木偶等,其中已有部分产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畅销省内外。2012年6月,傩缘公司筹资2万多元,邀请全县傩艺师20余人,共编排傩戏曲目23个。
2013年4月8日铜仁市政府上报的“德江乌江傩文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得到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获准通过(黔府函〔2013〕55号)。项目包含有傩堂戏独立景点。该景点位于稳坪镇铁坑村,面积约0.45平方公里。
铜仁市还推出了“铜仁市德江县世界傩都文化旅游区”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的核心为傩文化,其总体定位为:打造集历史科考、学术交流、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人文旅游、商务会议(会展)、疗养健身、文化娱乐为主体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该项目将世界傩都划分为以下三个游览区:傩文化体验区、傩文化学术研讨区和傩文化影视拍摄基地。此外还推出了“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傩祭、傩戏、傩技”傩文化园建设项目”。整个园区分设“傩文化博物馆、傩文化表演区、傩文化祭祀区”三大部分。
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村是一个以傩面具雕刻闻名的村寨,被誉为“中国傩雕第一村”,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傩雕文化艺术之乡”。 刘官乡成功申请了“周官”傩雕文化品牌,统一注册了傩雕商标,申报了十二龙鼻、傩柱、傩公、傩母等傩雕名称14个专利。
为传承和发展傩雕文化,壮大傩雕艺人队伍,周官村借助各方力量和资源,多次开展傩雕技艺培训,并与高等院校和有关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有效传承了傩雕文化,为傩雕产业化打下了基础。2012年4月,在安顺市、西秀区两级文化局的支持下,刘官乡周官村开办了安顺木雕技能培训,培训学员53名。2012年6月举办了首届李花节暨傩雕展示会。2012年10月开办了傩雕培训班,二传手技能培训,培训学员100名。并组织协会会员注册成立企业公司,共有19人得到微型企业帮扶。2013年8月,为期一周的“雨露计划”傩雕技能培训班在刘官乡政府开班,接受培训的学员共100余人。
刘官乡周官村采取基地+协会+公司+厂+艺人的发展模式,引导公司、雕刻厂、民间艺人根据旅游及各类市场需求进行大胆创新,并采用数控机床进行雕刻,傩雕年收入突破 1500余万元,民间艺人的年均收入达4万余元。现在,周官村有多家有一定知名度的雕刻作坊。如“周官雕刻名将坊”、“大明公司”、“明胜公司”、“荟精雕刻厂”、“创意雕刻厂”等。安顺市文联于2012年5月,启动“艺术名家工作室”计划,周官村的秦发忠、胡科伟的雕刻公司(厂)获得命名。2012年胡科伟工作室的产值已经超过500万。
近两年,贵州傩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表现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课题立项等方面。
从论文发表的情况看,有关贵州傩文化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彝族撮泰吉、安顺地戏、阳戏、黔东北及黔北的傩堂戏及这些傩文化种类的面具。论文主要探讨了傩戏与道教的关系、傩戏的表演及演变、面具的审美价值、地戏中的舞蹈、阳戏的种属与传播、傩戏语言、傩堂神祗、傩文化生态、傩戏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呈现了美学、宗教学、语言学、戏剧学、生态学的多重理论视角。
从论文作者的分布来看,主要是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其中一部分为省外高校教师。*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牛加明博士,2012年共发表贵州傩文化文章3篇 ;湖北工程学院刘怀堂博士发表1篇 ,北京化工大学王静思发表1篇 。牛加明发表的4篇文章为:《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安顺地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周官村地戏为例》,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4期;《安顺地戏面具雕刻口诀调查研究》,载《艺术探索》,2012年第4期;《安顺地戏面具雕刻艺术特色探析》,载《包装世界》,2012年第3期;《安顺地戏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周官村地戏为例》,载《戏曲艺术》,2012年第3期。刘怀堂:《贵州地戏不是“军傩”》,载《四川戏剧》,2012年第3期。王静思:《浅谈贵州德江傩戏文化保护问题》,载《教育教学论坛》,2012 年第10B期。多数作者研究傩文化只是“偶而为之”,仅有数名学者能持续撰写、发表傩文化类文章。
刊发贵州傩文化研究论文的刊物,主要是省内学术期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教育文化论坛》、《贵州文史丛刊》等。刊发相关文章的省外刊物有《艺术探索》、《戏曲艺术》、《四川戏剧》、《中国音乐》、《湖南社会科学》、《艺术百家》、《大众文艺》、《艺海》、《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论坛》等。从整体上来看,刊发于核心刊物的贵州傩文化文章,屈指可数。
研究专著方面,庹修明教授出版了《德江傩堂戏》(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遵义师范学院等机构主编了《中国·遵义 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文化宫、国家大剧院联合编撰了《中国傩戏面具艺术》(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罗中昌、冉文玉合作出版《黔北仡佬傩仪式大观》(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帅学剑整理校注的五卷本《安顺地戏》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有关贵州傩文化的科研项目集中于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陈玉平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于2013年12顺利结题。该院在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西南地区傩戏文本调研与整理》(庹修明主持)、教育部项目《贵州少数民族傩戏傩文化普查与流变研究》(龚德全主持)、贵州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贵州阳戏文献文物叙录》(吴电雷主持)、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傩戏历史文化研究与文本的整理》(陈玉平主持)、贵州省教育厅研究基地项目《黔东北、黔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陈玉平主持)、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黔域傩戏流变与形态论》(龚德全主持)、文化厅项目《贵州阳戏》( 陈玉平主持)。此外该研究院人员还主持《民族戏剧学视野下的黔东北傩戏群研究》、《金沙端公戏文本调研与整理》、《论贵州傩戏的“戏剧性”——以撮泰吉和傩堂戏为例》、《贵州傩堂戏表演艺术研究》等多个校级项目。该院的横向项目有2012年立项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傩文化卷》(陈玉平主持)。
铜仁学院梁正海的2010年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傩文化产业化研究——以黔东、黔东北傩戏为例》正在研究中。
同时,该研究院与基地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近两年研究院科研人员曾前往开阳、贵阳市白云区、关岭、福泉、晴隆、德江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阳戏、布依族地戏、地戏、庆坛、傩堂戏等。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面向校内教师进行项目招标,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共招标项目8项,分别从语言学、文学、宗教学、哲学、美术学、档案学、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展开研究。*项目名称及承担人为:《民族戏剧学视野下的黔东北傩戏群研究》(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龚德全)、《风趣幽默的傩戏语言——仿词、别解、飞白、歇后等辞格在贵州德江傩堂戏语言中的运用研究》(文学院王文艺)、《傩戏与同本事传奇戏曲的比较研究》(文学院王凤杰)、《佛教对贵州傩坛、傩戏的影响研究》(文学院杨锋兵)、《傩祭“踩九州”步法与〈易〉九宫数之关系研究》(民族学与社会学与社会学院崔朝辅)、《贵州铜仁地区傩文化图像解读》(美术学院耿杉)、《网络环境下的傩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图书馆曹泰峰)、《基于档案学视域下的傩戏文本整理实务研究》(图书馆韩雷)。通过项目招标,整合校内的科研力量,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从不同专业切入傩文化领域,促进了傩文化的多层面和多元化的理解和挖掘。
而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冯阿锐、金德谷、肖可2012年分别以《威宁彝族“撮泰吉”文化及保护研究》、《阳戏现状及其发展探析——以福泉市黄土哨阳戏为例》、《接触 引进 创新——贵州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硕士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
傩文化分布较集中的地方,或与傩戏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的调查与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威宁自治县宣传部主编了《撮泰吉调查研究文集》,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录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关于“撮泰吉”的调研文章55篇,总计35万字。
道真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部分傩文化爱好者深入民间开展田野调查,搜集巫傩文化相关资料,主编了《道真古傩》一书,于2012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湄潭县傩文化协会的部分专家做了许多调查工作,收集整理傩祭资料——《卦经》,11000余字。新编傩戏、阳戏剧本各一则,改编3个剧本。年逾七旬的傩文化爱好者杨志刚先生完成了《湄潭傩文化》一书的编著工作。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人员对该县流长乡阳戏进行跟踪调查;《息烽阳戏》书稿已经编纂完成,即将出版。
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依托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基金项目“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于2012年3月初步建成傩文化专题数据库,并正式对外发布。该专题库目前共收集了近万条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傩文化研究文献(图书、期刊论文)、图片、网络资源等,为傩文化的数字化保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12年10月,贵州省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彝族傩戏“撮泰吉”列入首批实施项目,其内容包括建设信息资源库、拍摄高清视频专题片等。2013年底该项目完成,通过专家验收,交国家工程中心。对“撮泰吉”进行数字化保存、记录、展示和传播,充分展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也为贵州不同类型傩文化的数字化保存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傩文化集中分布的地方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包括“生产性保护”和“表演性保护”。傩文化已进入校园,现今,安顺地戏已成功地走进了中小学校园,平坝天龙、西秀刘官等地在众多的学生中挑选出一批地戏爱好者,举办了少儿地戏培训班,推动了地戏的传承和发展。
湄潭县自2011年9月成立傩文化研究会、傩戏艺术团后,开展了很多活动,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表演。2012年11月,湄潭县傩文化研究会利用三个周末(8—9日、15—16日、22—23日),在湄潭中学举办傩戏面具雕刻培训班。10名学生在民间艺人指导下,共制作傩面具15面。
德江县在全县中小学推广傩韵操。2012年10月25日,德江县民族中学在学校操场举行傩韵操比赛,全校45个班3000余学生参加比赛。该套傩韵操由省、市、县傩文化研究专家和舞蹈家共同创编而成,集傩戏表演、体操和舞蹈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喜爱。该操在学校的大力推广,使德江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将“傩韵操”列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德江县民族中学的《傩韵之舞》在参加2013铜仁市教师节文艺汇演中获得广泛好评。
2013年德江还将傩面具雕刻引进课堂。德江县八一爱民学校从2013年秋冬季学期起,利用每周二、三、四下午放学后,专门开设了一节傩面具雕刻专业课。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傩面具制作技艺贵州名匠王国华作为辅导老师,为孩子们传授傩面具雕刻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望谟县新屯镇柯杉村首次发现有傩文化传承。一个姓卢的家族至今还完好保存傩戏和傩面具。但贵州傩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伤心的事。2013年6月30日被称为安顺“面具王”的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村民胡永发老人辞世,享年73岁。他一生为地戏队雕刻8000多个脸谱。安顺地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之炎老人于2013年9月辞世。这是贵州傩文化的一大损失。
2012-2013年,贵州傩文化发展成果颇多。但相比之下,2003年有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并有《傩韵——贵州德江傩堂戏》(上下册)、《傩苑》、《傩魂》的出版;2006年,有彝族撮泰吉、德江傩堂戏、安顺地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有道真仡佬族傩戏列入);2006年2月德江傩堂戏赴日本表演,同年10月贵阳市花溪大寨布依族地戏到日本表演;2007年在岑巩举办贵州傩文化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福泉举办阳戏学术研讨会;2009年在遵义召开“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有后来会议论文集的出版;2010年贵州傩面具及傩戏赴韩国安东市展演;安顺市在普定县马官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屯堡地戏大赛(2010、2011年),等等。坦率地说,这两年贵州傩文化的发展成就并不是最突出的。
当我们把近两年贵州傩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观测点,可以看到:贵州傩文化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表演也逐步从省内走向省外甚至国外;传承从完全在民间发展为学校与民间同时在传承,并开始采用数字化保存手段;研究队伍发展成为由高校专业研究人员与地方专家相结合。展览方面,既有几个地方的小型博物馆或展览馆,也有全省性的博物馆,尽管没有国际性的藏品,大多只是本地的傩文化实物,但它们也为贵州傩文化的保存、保护及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贵州傩文化伴随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名、保护而得到发展。在工艺品开发、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文艺表演活动、民间文化进课堂、博物馆展示等活动中,传统的傩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傩文化本身也通过展演空间的拓展、表现形态的转换、构成要素的组合等方式而突破其传统形态及功能的局限,凸显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多方面价值。
(责任编辑 杨军昌)
Review of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of Guizhou Nuo Culture
CHEN Yu-ping HE Fei
(Southeast China Academe of Nuo Culture,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2 to 2013, Guizhou Nuo Culture has enjoyed quite great development in exhibi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exploitation,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an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However, there has been much insufficiency in its development, e.g. low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exploitation, lack academic symposium and cultural festival of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cheerlessness in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the lively scene in the 1990s. In addition, there have remained in the protection many methods and measures yet to be improved. But, in general, Guizhou Nuo Culture has been advanced in its development.
Guizhou Nuo Culture; exhibition; performance; researches; protection; exploitation
2014-01-02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傩戏历史文化研究与文本的整理”(黔省专合字[2009]139号);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黔东北、黔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黔财教[2009]152号)。
陈玉平,男,贵州长顺人,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傩文化研究。 何 飞,女,湖南岳阳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信仰研究。
K872
A
1674-7615(2014)01-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