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折

2014-04-17 08:12莫军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莫军成

(桂林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广西 桂林54100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承担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肩负着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辅导员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一)角色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虽然都有规定,但与高校中其他岗位相比,其界定又是相对模糊的。从总体上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涵盖教育、管理、服务和咨询等方面。因而,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事务,都与辅导员的工作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职责的广泛性使每一个高校辅导员同时肩负着几方面的工作,从而使得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甚至辅导员所负责班级的任课老师,都认为辅导员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当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场所担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职能时,辅导员往往就成为其“代职者”,只要是涉及学生的工作都要去抓、去管。辅导员整天受困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就是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的认识偏差。辅导员为了完成这些工作不得不奔波于学校各部门之间,而唯独没有好好地潜心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理念、新科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此,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被一些人认为是不让学生出乱子,“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显然,这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偏颇认识。也正是这种认识使得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不高,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相对滞后的职后教育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众所周知,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复杂。这种状况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工作基础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是相关的专业背景。在现有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中,有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或是相近的社会科学专业出身,也有辅导员是理工科专业出身。辅导员另一个工作内容是作为大学生的学业导师,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就是说,如果辅导员所负责的班级专业学习内容与其原来的学术背景不同时,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在职后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应当了解学生的专业内容,有学生所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如果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的,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学习。然而,现实的辅导员队伍在这方面的职后教育相对滞后,影响了队伍的发展。职后教育的滞后,影响到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于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习背景的辅导员来说,基于工作对象开展科研就相对较为困难,学术上发展的困境影响的是其职称的晋升,从而最终使这部分辅导员离开这一岗位另谋发展。有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若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内容,也就谈不上担当学业导师及就业指导的重任,特别是当这些专业背景的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所学是理工科专业时,这种职后教育尤为重要。相对而言,理工科学生转向社会科学易于社会科学的学生转向理工科。他们深入学生所学专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做好学业导师的成效。

(三)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传统观念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传统观念中,高校辅导员是一种过渡性的工作岗位,完整带完一届学生就可称为“高年资”辅导员。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辅导员自然会关注并努力争取任何可以离开这一岗位的机会。升学、转岗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真正留下来的没有几个。同时,高校在辅导员入职时没有帮助他们形成明确的预期也是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在现实中,很少有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向他们明确要在这一岗位服务多长时间才有可能升学、转岗。由于没有明确的预期,又没有相应的引导,使他们入职后不得不考虑下一个工作岗位的问题,加速了这一队伍的流动,可能在他们的工作中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离开辅导员岗位而不是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使人们对辅导员这一岗位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固化。辅导员的收入水平偏低也是影响其流动性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辅导员的收入在高校教职员工中处于下游水平。虽然这一状况在中央出台16号文件后有所改观,但影响辅导员收入水平的职称晋升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有部分地区开始单列辅导员职称系列,有效缓解了这些地区辅导员职称晋升的问题,但相当部分地区并没有实行类似的措施。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严格准入制度,严把辅导员的入口点

要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把好入口关是提高质量的基础。首先,要严格选聘标准。一是要有严格的意愿标准。要优先招录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人担任辅导员。二是要有严格的政治标准。工作性质要求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三是要有严格的学历标准。高校应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主要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择优选聘辅导员。从总体上看,辅导员学历层次的提高意味着其知识层次和人生阅历也相应提高,有助于促使这一职业更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这也是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顺应近年来高校对教师学历要求趋势。在专业背景的选取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为主,兼有其他学科。毕竟,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工作,不仅需要社会科学的知识,也需要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规范选聘程序。高校应把辅导员选聘纳入到教师选聘工作中,按选聘专任教师的程序选聘辅导员。第三,明确职业预期。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流动性过大。一些应聘辅导员岗位的求职者只是把这一岗位作为跳板。在招聘时,高校应向所有求职者明确岗位的要求,特别要明确转岗的要求。也就是通过向所有应聘辅导员岗位的求职者公示这一要求,把那些真正有意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选拨出来。辅导员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延续性。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积累。一个例证是,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辅导员对就业市场有一定的了解,才有可能说做好就业指导。或者说,辅导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才有可能说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帮助。要依靠这种预期减少这支队伍流动的同时,从制度上做好辅导员的适当分流。从根本上说,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其特殊性。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有意愿,还要付出比专任教师更多的时间,特别是休息时间。辅导员成家后能够挤出的休息时间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而,要在制度上作出让部分辅导员适当分流的安排。

(二)以学生利益维护者为基础明晰辅导员工作职责

高校应当以中央16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明晰辅导员工作的职责,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党团班级工作指导等确定工作内容。最应当厘清的是,辅导员应当是学生利益的忠实维护者,特别是当学校与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辅导员是联结学校与大学生的纽带,在学校与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构建与大学生的信任。只有相互间信任,辅导员的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明显成效。构建信任的基础之一是辅导员应当是大学生利益的忠实维护者,特别是学校与大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高校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经济困难家庭,他们无法按时缴纳学费。大学生欠缴学费又是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较快地收回这些欠缴的学费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高校首先想到的是让辅导员冲在催交学费的第一线。在这种情境下,辅导员与大学生间的信任肯定会受到影响。明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是说让辅导员退出催交学费工作,而是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以一个适当的身份出现,如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承担这一工作,辅导员主要是协助他们开展工作。

(三)注重业务能力培养,做好辅导员培训工作

加强培训是帮助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不管是有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还是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培训都尤为重要。对新入职的辅导员来说,培训要依其专业背景来确定内容。那些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背景又与学生所学专业不一样的辅导员应培训学生所学的专业,可以通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几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予以考核等方式帮助他们迅速了解他们工作对象的学习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背景也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辅导员,着重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帮助他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素质,为他们的专业化、职业化打下基础。除这两类背景以外的辅导员前述的两项内容都是培训内容。其次,注重校外培训,辅之校内培训。辅导员队伍需要经常性地输入新信息。这是由他们工作对象的变化所决定的。工作对象的变化决定着辅导员工作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主要借助教育部设立的辅导员培训基地开展培训。校内组织的辅导员培训应当起辅助作用。因为校内培训的信息量来源有限,即便是外请的培训教师,与校外培训学习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毕竟,从学员的来源看,相互间的同质性较高,思想的碰撞激烈程度自然比不上各校辅导员之间的碰撞。培训的内容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当下,大学生与新媒体有着天然的融合力。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辅导员也应借助新媒体拓展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借助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采取积极措施构建辅导员科研平台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还会影响他们职务晋升和职称评聘。科研是辅导员在高校占据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虽然高校辅导员被定义为既是教师又是干部的双重身份,但从管理干部晋升以及其竞争力来看,辅导员的优势并不明显。或者说,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空间主要依赖于职称的晋升,也是通过晋升职称提高收入水平。晋升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种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表现且依赖于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其收入和地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其专业化发展也具备了认识基础,但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政策如何落实,很大程度上将会表现为这部分教师的收入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真正能享有像专任教师一样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是提升地位和收入的根本体现。目前,科研水平成为高校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不仅注重科研课题的数量,也注重科研课题的级别。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部分,辅导员自然无法例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高校的生态中,辅导员能够获得等级较高的科研课题的机会实在太少。在中央颁布16号文后,教育部在其科研项目中设立了辅导员专项,使辅导员有了可以获得高等级科研项目的机会。但各省、市、自治区在推行与之类似的方式设立辅导员专项时又各有不同,有些地方虽然设立了类似辅导员专项但又被非辅导员所挤占。为此,在省、市、自治区层面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对于加强这一队伍建设,帮助他们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至关重要。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人,有丰富的值得研究的课题。科研的开展,也为他们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五)劳动创造机会,帮助辅导员走向实践

从辅导员的来源来看,他们 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并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这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力量,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他们必须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他们有机会深入劳动力市场。然而,现实是,他们大多没有机会深入劳动力市场去收集信息,他们获得的大多是从其他渠道传来的信息。这自然会影响他们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大学生求学的根本利益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一个重要的联结点就是就业。或者说,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辅导员能够经常性地深入劳动力市场,去真实体验,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1]陈明霞.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2]蒋 瑾.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2).

[3]王广婷.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中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1).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