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琳
(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的日语教学方法研究
岳 琳
(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语越来越受欢迎,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汉语文化,将日本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让教育者能够更清楚了解汉语和日语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做好日语教学。此外,对两者的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能有效排除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中日语言文化;差异;视角;日语教学方法
日语是世界上第六大语言,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品流入国际市场,使很多外国人都逐渐融入到日本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日语。日语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说到文化,人们不可避免地想到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在进行语言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这些,在不同的地方学习语言,人们不仅要学习其语法、单词,还应该对其交流方式进行分析,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交流方式也有所不同,若对这些风俗习惯不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法、句型、词汇等方面的讲解,还应该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补充,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得体的表达。
在日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在语法上并没有出现错误,但是表达起来却让人有误解,归根到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了解日语交流中一些特殊的表达,从而在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差异和误会。在历史上的中日文化,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从古到今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语中,会发现大量的文字,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日语和汉语是同样的,在表达上是相同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中日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汉字经过传递和演变之后,在日本已经自成体系,无论是在读音还是意思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举个例子,日语“大丈夫そう”中的大丈夫与汉字的大丈夫一词是一样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并不一样,日语的意思是“没关系么?”,表达的是一种疑问的状态,而汉字的大丈夫则是表达男子汉的意思,因此两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此外,汉字在经过传递之后,其读音也有所不同,这与日本本土没有经历外族入侵或战乱的情况有关,因此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得以很好的保存。例如,日本现在仍然流行的“盂兰盆节”,便是我国唐代时期传入日本的,但是该节日在我国早已失传,而却能在日本流行至今。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将两者加以比较,避免受到感官上的干扰而造成误解。下文主要对日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日语作为非日语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第二语言选修,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们对日语具有初步的听、读、写能力,在掌握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也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日语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日语的运用能力。
由于日语的教学规模逐渐增大,日语的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日语这门科目。日语当中,通常夹杂着一些汉字,这给很多学生一种错觉,日语有点接近汉语,很容易学习。因此,他们往往会掉以轻心,不认真钻研。另外,一部分学生却会认为入门很难,且由于日语的课时比较少,对于一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学习好日语真的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学习好日语,快速掌握好日语的知识,是每一位日语教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日语言人称的表达。我国由于民俗习惯不一样,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不喜欢自报家门,在电话交流的过程中并不会先自报名字,而是首先问对方是谁,例如,对方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直接地问:你是谁啊?或者“你找谁啊?”之类的话。这是由于我们潜意识认为自己的名字不重要。然而这种沟通方式在日语当中却是错误和不礼貌的。日本人由于习俗不一样,无论是接电话还是与别人第一次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他们都会这样表达:はじめまして、○○です。(初次见面,我是XX);或者○○会社のXXです(我是某某公司的XX)。
这样的交流方式与我国的日常交际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因此,必须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此外,在我国,一些人接了电话并不说话,必须要等待人家说话,对方不说话则会感到非常奇怪,甚至会批评对方,但在日本交流中,接电话必须要首先介绍自己,因此不会发生上述的情况。所以日语初学者在交流的时候必须要多加注意。另外,一些国人不能理解日本人通话的行为,但是日本人由于其较为谦逊的性格,在谈话中是非常讲究礼数的,对陌生人,一般采取敬语的修辞方式,非常考虑对方的感受。因此,只有了解了日本人交流的特质,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沟通方式,并融入沟通当中。
又比如,日本人非常讲究团结性,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敬语体系。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敬语的使用。例如:“明日の午後、ご連絡します”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明天的下午,我要跟你联系。这句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ご……します”这个词在日语中的表达是自谦的意思,这是对长辈或者是陌生人经常使用的语句。又比如“どちらからいらっしゃったんですか”。这句话的意思是您从哪里来?你是哪里人?其中“いらっしゃっ”是表达尊敬的语气,因此可以了解两人的关系是并不熟悉或者是后辈和长辈之间的关系。
2.模糊的表达方式。除了人称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之外,对于一些不确定的事件,日本人讲话是不会作出肯定的判断,所选用的语气也是模糊的。举个例子,当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日本人会选择……でしょう这样的表达方式,以表达自身的不确定态度,但是在我国,无论是怎么样的猜测,均一律使用肯定语气。这是两者语言表达中最常见的另一种区别。
日本作为岛国,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因此天气的变化比较大,日本人对天气的敏感度与英国人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日本人和英国人一样经常会以讨论天气如何作为交流的开端,而由于我国环境的不同,缺乏了这样的说话方式。
3.委婉的语气表达。日本礼仪和中国礼仪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在我国,一些人在抽烟或喝酒的时候,经常会给旁边的朋友劝烟或劝酒,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例如在餐桌上,一些人会对身边的朋友说,“来,抽一根吧”或者“来,干一杯”,而被邀请的一方往往必须接受,以表示给予对方的尊重。
然而这样的行为在日本便是做事不合理和不礼貌的行为。日本人在抽烟或喝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是否会喜欢,因此往往变得不敢劝烟酒。
这样的区别还体现在两国请客方面。在中国,一起去吃饭就意味着是一方请吃饭,虽然这种情况随着文化的交流而有所减弱,但依然很多时候会出现那样的情况。而在日本,如果有朋友对你说“一起去吃饭吧”,千万不要理解成为对方会请你吃饭,这是错误的理解,但这种文化上的区别已经逐渐模糊或减少。
4.注意决绝语气的表达。日本是非常重视面子的国家,尤其是别人的面子,在社交场合当中,无论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日本人首先必须要为对方着想,尽量不让对方丢失颜面或感到失落。这一点体现在拒绝对方邀请的表达上。我国拒绝对方的表达,往往就一个字“不”,一些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就在“不”字后加上自身的理由,但日本人并不会直接说不,例如,对方邀请你明天去看电影,你没空,这时候你的回答中必须要加上“行きたいけど”(想去,但)这样的语气词,表达一种惋惜的语气。又比如,对方邀请你去游泳,但是你明天有事情,你也应该要加上“行きたいけど”这句,这样说起来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你的尊重。这便是日本与我国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让学生习惯这样的表达方法,通过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彼此之间的沟通方法。
5.作客之间的交流。作客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日在这方面交流的差异性也是非常大的,下面举个例子进行详细介绍。
在日语教程中,经常会以作客作为模板进行介绍,这样主要是因为两国人民在作客的态度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日本人的作客是非常常见的,而主人的招待也只是请客人喝喝茶、吃吃点心之类的,与我国岭南一带的待客方式有点相似。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往往非常正规,主人家必须要准备各种菜式,并确定客人来访到达的准确时间。
因此,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一些朋友在到别人家作客前往往花费大量的心思选择合适的礼品,但是到了日本朋友家里,发现对方并不像自己那样庄重,便会出现失望的情感,误认为日本人比较小气。此外,日本人说什么都没有,那就真的代表什么都没有了,这与中国文化是有所区别的。
从上述的几点可以看出,两国虽然拥有较为形似的文字,但在语句和表达内容上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的话,没有了解两国的不同文化,则很容易闹出大笑话。
1.在日常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在日常生活当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教学,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来一段自己紹介。“皆さん、こんにちは。初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どうぞ。自己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わたしはXXX大学の先生で羅と申します。”这句话很多学生都可能听不懂。但是,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语言,再加上在黑板上对关键词如“自己紹介”写出来,然后在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配以一定的动作,如鞠躬。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在交流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2.关于日语的对比教学。日语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引进了大量的汉字,并将汉字融入到他们的语言当中。因此,日语中的汉字包含了最原始的古汉语的含义。因此,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妨可以将古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相结合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古汉语中的“君”字和日语中的“君,さん”之间的异同之处。
3.进行日本文化的导入。虽然日本的文化和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经过了多年的演变之后,日本文化在汉文化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文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对比归纳,让学生们了解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性。当讲课的时候涉及到日本的风土人情时,一定要将其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到日本的民俗风格,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举个例子,荷花在中国人看来是君子之花,然而在日本却不受欢迎,日本的传统习俗认为荷花是不吉利的,是丧花。这些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都需要注意。
为了能够促进日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日语教学一定要进行各方面深入的改革。通过将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方面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乔红伟.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0.
On Japanese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Yue 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es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 culture are analyz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other, so educators can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o do Japanese teaching well. In addi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obstacles appears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difference; the perspective; Japanese teaching method
H36
A
1000-9795(2014)04-0385-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20
岳 琳(1984-),女,河南平顶山人,助教,从事日本文化、翻译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