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语系 云南丽江 674100)
《生命的赞歌》英文原诗的理解和赏析
王 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外语系 云南丽江 674100)
朗费罗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就是《生命的赞歌》,这首诗在结构、文体和修辞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短句和词汇的使用让这首诗迸发出活力。同时本文的宗教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圣经》中吸取了很多养分,而本文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带给读者许多鼓舞。笔者就结合本文的英文原诗,对其进行了理解与赏析。
生命赞歌;理解;赏析
亨利.W.朗费罗是美国著名诗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大量叙事诗和抒情诗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朗费罗诗作的特点就是接近生活,同时具有十分真挚的感情。而《生命的礼赞》就是朗费罗的代表作,尽管这首诗的篇幅不长,但是却包含人生哲理,数百年来脍炙人口。本文就对这首诗的英文原诗进行理解和赏析。
A Psalm Of Life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WHAT THE HEART OF THE YOUNG MAN SAID TO THE PSALMIST
Tell me not,in mournful numbers,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 - - -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Not enjoyment,and not sorrow,
Is our destined end or way;
But to act,that each to- morrow
Find us farther than to- day
Art is long,and Time is fleeting,
And our hearts,though stout and brave,
Still,like muffled drums,are beating
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
In the world s broad field of battle,
In the bivouac of life,
Be not like dumb,driven cattle!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Trust no Future,howeer pleasant!
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
Act,- - - -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Heart within,and God o erhead!
Lives of great men all remind us
We can make our lives sublime,
And,departing,leave behind us
Footprints on the sands of time;
Footprints,that perhaps another,
Sailing oer life s solemn main,
A forlorn and shipwrecked brother,
Seeing,shall take heart again
Let us,then,be up and doing,
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
Still achieving,still pursuing,
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
这首诗是通过九个诗节来组成的,总共有36行。与大部分诗作一样,这首诗也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抑扬格四音部以及四行诗节来组成。但是在音节方面这首诗是存在一定规则的:每一个奇数行中都是八个音节,而每个偶数行中都是七个音节;同时在这首诗的韵律方面也是十分整齐的,有着十分整齐的押韵顺序。从诗歌的整体节奏来看,这首诗呈现出简洁而干练的特点,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接近日常用语,给人通俗易懂的感觉,同时又做到了朗朗上口。
从诗作的不同小节内容来看:在诗作的第一小节中,通过对the young man的设想,其回绝了the psainist的布道,随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按照原文来进翻译,其意思大致为:沉睡的灵活如同死亡,事务有着与外表不同的真相。但是结合开篇可以对这两句诗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其含义是说没有精神和斗志的人生虽生犹死。在诗作的第二小节中,继续围绕着第一小节展开叙述,结合后文可以看出,第二小节实际上是后文的铺垫。从第三小节到第六小节,诗人依次给出了几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中第四小节是全文中色调最为黑暗的一节。第七和第八小节是与前文的第二小节呼应,这两节中表现的是诗人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行动。诗作的最后一个小节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特点是音韵十分优美,有较强的节奏性,文章严格的按照韵律来进行安排。例如文章中的numbers与下文的slumbers;dream与seem;brave和grave;main和gain等。作者为了让全文更加押韵,还故意的对一些细节进行了调整,例如说序言中的for the soul that slumbers is dead,为了可以和下文的number对应,诗人故意的将slumbers进行了置后。这样,整首诗就形成了非常强的韵律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诗人故意安排诗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单词是实义单词,大多数都是重读音节,例如sorrow、returnest等,形成了比较快的节奏,从而带给读者更多的力量。在诗的第二个小节中,诗人还特地的在tomorrow和today之间加了间隔符号,从而起到劝诫读者的作用。这样读者就可以在朗读本诗作的过程中形成短暂的停顿,从而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理解。
从词汇使用的角度来看,本诗作大都选择了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例如life、soul、art、time和world、brave等,这些词汇是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更好的环形读者的情感。对全文的词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本文的186个单词中,名词的比重为24%,多次出现的词汇有life和heart、grave等,这些名词的反复使用强化了本文的主旨。动词所占的比重是14%,be动词多大11次。这首诗与其他诗作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大量的使用be动词来让词汇的使用更为简单,从而更加通俗易懂,这与其他诗作更多的选择较为晦涩的词语有所不同。实意动词出现了15个,其作用就是给人力量,放佛是对读者形成了一种督促的效果,让其抓紧利用自己的时间,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诗作中的形容词比重为11%,大多数与人的喜怒哀乐有关的词语,例如dead和sorrow、pleasant等。诗文中通过对dead和living之间的强烈对比来升华了主题,告诫读者应该抓住自己活着的时间。同时,在诗文的最后还出现了大量的现在分词,例如seeing和doing、sailing等,这些词汇的使用表明动作正在进行中,表现的是人生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人不断的去进行观察和体会。
从本诗的语法结构来看,本文大都选择了较为简短的语句,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同时在意思的表达上十分清晰,十分直接的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文章中大量短句的使用加快了节奏。例如lif is real!Life is earnest等短小而精悍的句子,读起来给读者很多力量。在诗作中我们看不到那种很复杂的句子,所以诗作是一气呵成的,没有设置悬念。
第四就是这首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颇具特色,带给我们诸多写作中的启示。首先就是典故的使用,例如诗作第七行中的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就是出自《圣经创世纪》的典故。此外,诗文第十三行中还引言了一句谚语art is long,life is short,但是为了配合全文的表达效果,对此进行了稍微的改动。其次就是诗文中出现的比喻句,第三小节中,诗文为And our hearts,though stout andbrave,still,like muffled drums,are beating Funeralmarches to the grave。是诗人是通过战鼓被蒙住,来暗喻跳动的心脏,尽管勇士无所畏惧但是依然要面对死亡。第二处比喻则是在第四小节的后两句中出现,说人应该要像战场上的英雄一样无所畏惧。第三处就是第六小节中的最后一句话,用沙漏在比喻时间。
对本诗的文化底蕴进行赏析,首先要理解该诗出现的时代背景,本诗创作于十八世纪末期,这时的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并且随着美国的工业化,出现了对西部地区的扩张,这个国家呈现出发展的乐观主义精神。而此时浪漫主义已经席卷了欧洲各国,但是浪漫主义在美国的蔓延,结合了美国的本土特色,呈现出与欧洲浪漫主义的不同。美国的浪漫主义,更多的受到了宗教影响,我们也可以从朗费罗的诗作中看到基督教的情怀,所以朗费罗的许多诗作可以得到那个时代人的认同。
对这首诗的文化底蕴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这首诗的宗教底蕴进行理解。西方诗有浓厚的哲学基础,同时又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这首诗也很明确的表现出了作者对宗教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从诗作的第一小节中,就提到了soul一词,认为沉睡的灵魂等同于死亡,灵魂是圣经中从始至终贯穿的概念,从诗文的开篇,作者就在宗教上与读者形成了互动。在第二节中的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也是在圣经中多次出现的概念,这样频繁的使用西方宗教中典故,可以更好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在下面的第三小节中,又提到了Not engjoyment, and not sorrow,这正是美国清教主义的思想。而第六小节中的Act,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Heart within, and God o'er head,也可以看出受到了圣经思想的强烈影响。在圣经中人的一生都在期待得到救赎。在第九小节中,出现了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 /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这样一句,其中的labor和wait在圣经中都是具有十分深刻的含义的。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和美国的圣经有着深厚的关系,与美国的文化和思想也存在一定联系,正是因为和美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这首诗发表之后就得到了人民的欢迎。
除了本诗的文化底蕴之外,我们还可以对本诗的精神美学进行赏析,这首诗蕴含了强大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并非是仅仅来自于诗人文字功底的,同时还来自于作者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诗文中所体现出的生活激情鼓舞着人们不断开拓前进。
结语:朗费罗的这首诗,阐释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认识,展示了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态度。他在诗文中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的陷入过去和未来,要更加的珍惜现在。他在诗文中不断的提醒大家要现在就行动,要用不折不屈的精神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1]陈晓春.浅析听力理解过程的自动化[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03).
[2]李爱琴.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01).
[3]施佳胜,江光辉.试谈翻译中理解的误区[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4]杜文贤.谈英汉翻译中的误译现象[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4).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poetry "Hymn of life"
Wang Ping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Tourism and Culture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Yunnan,674100, China)
Longfellow is a representative of USA romantic poets, which representative work is "hymn of life", this poem has shown a certain uniqueness in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style and rhetoric, use short sentences and words to make the poem burst of vit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ota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is very rich, drew a lot of nutrients from the "Bible", and this spirit is the great power, give the reader much encouragement.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English original poem, has carri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it.
Hymn of life; understanding; appreciation
I106.2
A
1000-9795(2014)04-0126-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09
王 萍(1983-),女,山东曹县人,助教,从事跨文化交际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