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变形艺术初探

2014-04-17 06:20:49张根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庄子变形艺术

张根云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深圳 518001)

《庄子》变形艺术初探

张根云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深圳 518001)

庄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变形艺术大师,其变形艺术达到了很高成就。这突出表现在他所创造的众多怪诞、离奇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在散文创作上,还是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上,历代的许多作家、诗人都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庄子》的变形艺术,因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庄子》;变形;表现形态;影响

变形是艺术反映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艺术变形的特质表现为感觉的悖谬性,思维的创造性,形象的怪诞化和语言的陌生化。变形理论的发明权应属于西方,但讲到创作实践,却不是西方文学的专利。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运用变形手法的文学巨著——《庄子》。它的文本形态及其引发创作的心理机制,都与两千多年后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有许多奇妙的吻合。正是由于看到了《庄子》中广泛运用变形艺术的特质,清人陆树芝评庄子为“荒诞魁首”。[1]

一、《庄子》变形艺术的表现形态

(一)体现“道”的变形形象。为了表现“道”这一抽象的概念,庄子运用变形艺术,创造了许多富有象征意味的,诸如《应帝王》中的“浑沌”、《在宥》中的“鸿蒙”、《天地》中的“混冥”等展示“无形”特性的意象。

《列御寇》中讲了一个关于“屠龙”的荒诞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钟泰注曰:“‘朱泙漫’、‘支离益’,皆假托之名。‘泙漫’犹汗漫。汗漫、支离,皆不人之喻。”[2]在《知北游》中,庄子把抽象的人类认识活动改造为人格化的“知”。“知”向“无为谓”(暗喻道的不可言说)问“道”,“无为谓”却“不知”;“知”又去问“狂屈”(亦暗喻无知),“狂屈”却“忘言”;最后“知”见到黄帝,才得到答案。这里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场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令人迷惑,却启人深思。

(二)改头换面的历史人物。宋人黄震说得好,“庄子以不羁之才,肆跌宕之说,创为不必有之人,设为不必有之物,造为天下所必无之事,用以眇末宇宙,戏薄圣贤,走弄百出,茫无定踪,固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也。”[3]庄子运用变形手法的最明显表现也许就是对历史人物的改造。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宗师名士,在他的笔下都被剥去神圣的光环,成为可以任意驱遣、随便揉捏的傀儡。比较起来,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庄子对儒家宗师孔子的变形艺术处理最纯熟,也最有代表性。出现在庄子笔下的孔子不再像往常一样教育别人,而是成为受教育者。当然,对孔子形象的改造表现得最富有戏剧性的当属《盗跖》篇。这里颠倒了圣人与盗贼的价值定位,盗跖形象异常高大,孔子形象则显得猥琐。本来孔子与柳下惠不同时,柳下惠与盗跖亦不同时。作者有意打破历史的时间顺序,虚拟人物关系,从而使全篇洋溢着一种荒诞、离奇的韵味。

(三)世俗众生像。在庄子看来,社会伦理规范导致了人的异化。他运用变形手法,对世俗的伦理价值观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批判。《外物》中虚构了“儒以《诗》、《礼》发冢”的故事。庄子详细刻画了盗墓者遵照“礼”的规程分工合作,又引《诗经》为自己的盗窃行为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的丑态,因而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散文是最擅长以动物寓言来达到讽刺目的的。庄子喜欢把人类与动物相类比,大胆地对动物的行为做出变形描写,从而对世俗人性的丑陋予以无情地嘲讽。

(四)特立独行的理想人物。对世俗人性的批判和否定促使庄子去构建自己的理想人格,他为其起名为“神人”、“圣人”、“至人”、“真人”等,并施展变形艺术才能,塑造了一大批惊世骇俗的形象。在庄子笔下,“真人”具有超乎常人的特异功能。他们可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4]达到真正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还可以远离自然界的一切天灾人祸,“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5]。庄子还运用变形塑造了一批能工巧匠。像《达生》中所写的“承蜩犹掇之”的“痀偻者”自述其承蜩时的神态是:“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印记的主观印象,是一种变形描写。尤其精彩的是,《庄子》中塑造了一系列畸形人物。庄子极尽想象虚构之能事,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奇丑无比的人物,从而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即人的美不在外形,而在精神;不在“形骸之外”,而在“形骸之内”[6]。

二、《庄子》变形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淮南子》广泛采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来说理,同时也能像《庄子》一样充分运用变形手法,揉捏历史人物,改造神话故事,因而具有一种新奇瑰异的风格。

《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却带有较浓厚的传奇色彩。书中写到许多传奇人物,如鲁仲连、张良、田单等,行踪不定,来去无端,这固然与历史或传说本身不无关系,但显然也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艺术变形。正如刘凤苞在谈到《大宗师》篇的出奇的构思和奇特的情节时说:“后来著述家,惟有龙门子长有此神境”。[7]此外,《史记》行文的纵横开阖,笔势的飞动,以及讽刺的绝妙等,都与《庄子》有神似之处。

唐代古文诸大家,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等的散文也受《庄子》的泽溉。这些作家学习《庄子》散文主客问答的体式,也学习《庄子》寓言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

明代刘基的《郁离子》刻意学习、模仿《庄子》寓言的思想、风格、结构方式、言说策略,并大量化用《庄子》寓言的题材、形象乃至语句,显现出奇肆的风格。

《庄子》艺术变形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于散文,还在小说。

自宋人黄震给予庄子“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的桂冠以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庄子对中国小说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庄子》在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采用艺术变形描写人物方面,给后世的小说创作以不小的启示。《庄子》对中国小说、戏剧中的神魔志怪传统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唐传奇,直到《西游记》,都可以窥见《庄子》的影子。

明代的长篇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也普遍采用艺术变形塑造人物形象,突破历史事实和人类生理的局限,赋予英雄以“超人”的技能和智慧,涂上一层浓厚的理想色彩。

汉赋作家大多有夸奇炫博之心,喜欢铺写场面的宏大壮观,而这些场面往往是全凭自己的想象来构筑的,这是对《庄子》中已经表现出的夸张、铺陈手法的发展。

在唐代诗坛上,李白和李贺的诗,以其浪漫不羁的想象而令人耳目一新。比起其它诗人,二李对艺术变形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喜欢用汪洋恣肆、不拘常格的语言来描绘奇谲诞幻的意象,凭借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来创造缥缈迷离的意境。

中唐时期以追求险怪为特色的韩孟诗派,也取法《庄子》的变形艺术。韩愈作诗,选择一般诗人所不齿的一些世俗之事、丑陋之景作为题材,搜罗奇句,激发想象,创造惊心动魄的意象。孟郊运用变形手法强化客观物态带给他的主观印象,写出了诸如“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8];“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9]等诗句。

晚唐李商隐深情绵邈的爱情诗,喜欢选用珠泪、玉烟、彩凤、灵犀、灵风、梦雨等意象,这些都是带有幻觉意味的心灵镜像,是经过变形后的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交融的结晶。

苏轼的古文得益于《庄子》,其诗词创作亦受《庄子》启发。他在《送文与可出守陵州》中所谓“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其实也是夫子自道。其自由奔放、极富理趣的诗风,突破传统、别具一格的词风,都与庄子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总之,以《庄子》为滥觞,变形艺术就像一条沙漠中的暗河,孕育出一片片绿洲,从而给中国文学注入了如许的生机与活力,并且产生了长久的、巨大的震撼力。

[1][清]陆树芝.读庄子杂说[A].谢祥皓,李思乐,辑.庄子论评序跋辑要[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53.

[2]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39.

[3][宋]黄震.读诸子[A].黄氏日钞[M].元至元三年宋版校刻本:卷55.

[4][5][6][周]庄周著,[晋]郭象注.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16-17,32.

[7][清]刘凤苞著,方勇点校.南华雪心编[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3:78.

[8][9][唐]孟郊.秋怀十五首[A].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59,161.

Preliminary Study of Deformation Art of The Book of Chuang-Tzu

Zhang Gen-yun

(Shenzhen Op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1, China)

Chuang-Tzu is the first master on deformation art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reaches very high artistic attainments, which are notably showed in multitudinous artistic figures created by him. Chuang-Tzu’s deformation art has far an effect on Chinese literature, i.e. prose, fiction and poem.

The book of Chuang-Tzu; Deformation art; Manifestations; Affect

I262

A

1000-9795(2014)04-0099-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17

张根云(1975-),男,山西人,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庄子变形艺术
谈诗的变形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52
纸的艺术
“我”的变形计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会变形的饼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庄子说》(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庄子说》(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