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方法论视角下的高职贫困生帮扶对策

2014-04-17 06:35王增芬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人际贫困生人格

王增芬

随着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执政和发展理念日益深入民心,弱势群体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也成为党和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之一。国家从宏观政策尤其是财政方面为高校面对的贫困生帮扶重大难题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支持,但在各个高校层面落实的过程中,贫困生的帮扶问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问题聚焦在各高校虽然暂时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贫困问题,但贫困生的心理危机、价值观危机、信仰危机和能力危机等精神贫困问题更加突出。生态学方法是对生态概念加以抽象、提炼后得出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普遍地、内在地联系着,它用整体协调性、动态平衡性、和谐共生性和可持续性的观点来认识、改造世界。生态学方法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本文围绕“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教育问题,运用生态的方法论来思考和探讨高职贫困生帮扶问题及对策,力求为实现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本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坚持整体协调性原则,实现“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生态学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主张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在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命的生存及其生存的质量都不仅依赖于其所生存的环境的物理条件,还依赖于其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各成分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贫困生帮扶工作同样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过程,只有用生态学共生共存、协调发展的理念来指导高职贫困生的帮扶工作,才能确保其实效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感恩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创造有利的教育生态环境,把“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目前在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已占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贫困生占30%,特别贫困的占10%左右。贫困生物质层面的“资助”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1994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缴费上学,1998年我国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002年“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已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由此,解决贫困生入学、生活、就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最为关注和各类学校最为棘手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2005年开始投入18个亿,2007年决定加大力度投入154个亿用于资助贫困生工作。2012年,国家首次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定向招生计划。72所中央部属高校在21个省区的贫困地区录取了学生约3000人,各高校分别从奖、贷、助、减、免、补等方面落实中央政策和财政支持。在“资助”工作逐步迈入正常轨道的同时,贫困生“等、要、靠”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突显出来。

贫困生群体中的“屌丝”情结日益突出,贫困生群体中励志奋进的榜样越来越少,他们带给同辈群体的正能量在减弱。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会上普遍弥漫着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氛围,给贫困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在校园里追求流行时尚和符号消费,寻求感官享受和刺激,满足由虚荣心和占有欲主宰的感性认识。“官二代”“富二代”“高富帅”“白富美”等网络词充斥着大学生的耳目,考验着“屌丝男”“屌丝女”的自尊,屌丝,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贫困生群体中的多数同学有着“屌丝”的情结和生存状态。由于经济困难,使贫困生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自尊心与自卑感、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等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贫困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只有把“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在解决贫困生实际工作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才能真正体现贫困生帮扶成效。马家爵事件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和高校在解决贫困生的生活贫困的同时,育人工作被忽视了。网络语“屌丝”的爆红也说明了在社会上孜孜不倦奋斗着的贫苦年轻人普遍的处世态度,使贫困生似乎看到了他们明天的生存状态。这足以让教育者反思,资助仅仅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把握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各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发展的规律,又要把社会价值需求和个人价值需求结合起来;围绕“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不仅关注培养人的方式,也关注培养的具体内容,同时根据贫困生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二、坚持动态平衡性原则,在“人际互动”中张扬和实现“主体性”

就动态平衡原则而言,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各生态因素的运动变化都遵循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运动与平衡的统一。生态学方法论着眼于从动态平衡的视角看待生态系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系统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的循环和交换,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用生态学方法论的动态平衡原则来分析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即从高职学生的入学起点来看,其整体学生素质是不平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入学后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困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加上毕业生生源的急剧缩水,为了追求生源数量,大多数高职院降低了招生录取线,其生源质量出现每年都有下滑的趋向;多数高职院还开放了对口单招和点招,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需要强调的是,有些贫困学生的录取分数可以让他们在三本院校就读,但由于三本院校的学费较高,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

高职贫困生日益成为“容易被激发潜能”的群体,大多数贫困生有着较强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能动性,他们愿意改变自己,但由于经济生活的不宽裕,这些贫困生在消费出手比较阔绰的“90后”同伴特别是点招生面前,往往感到自卑,或者表现为愤世嫉俗,通常很少参加建立在消费基础上的集体活动。他们交往的圈子通常很少,妨碍了接触、吸收新的知识、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了融入大学的主流文化。由于缺乏“人际互动”,他们与其他同辈群体的关系渐渐疏远了。如像马家爵这样一直在奋斗和努力着但心理却异常敏感与脆弱的贫困生越来越多,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也不会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同学沟通,制造着校园安全隐患,复旦投毒、南航宿舍人命案、南昌航大腐尸案等都是马家爵案件的翻版。

人的主体性是在“人际互动”中得以张扬和体现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主要有两条途径: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课堂教育通常是由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由教师向学生进行施教的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互动习得的教育,即个体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对常识提取、同化,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人格和认知图式的过程,经验、知识、习俗和传统等习惯系统是人际互动的重要内容,人际互动是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个体并不是全然被动地直接接受社会群体抽象的习惯体系的熏染,而是在现实人际互动中,既接受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又影响着其他成员。正是在这种人际互动中,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得以张扬和实现,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为此,高职院校要创造贫困生的“人际互动”的条件,以满足贫困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曾把“富有”界定为人的完整性,“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在这里,马克思所谓“富有”人需要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实质是一致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只有在人际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人情冷漠、关系僵化、缺乏信任感、诚信意识淡薄价值观歪曲和理想信念迷失等环境下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为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情感关怀和主题教育等途径,使其对学校或集体有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要为贫困生创造有利的人际互动平台,通过为贫困生提供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岗位、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平台或利用高职校企合作的优势提供兼职或实习机会等,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功能,使贫困生在人际关系的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

三、坚持和谐共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培养生态性人格

生态学所讲的“和谐”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与环境之间配合得当,不是以同裨同,而是多样性的共生共存,是系统要素比例的协调发展。所谓共生,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这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多元并存、异类同生、互利共生等现象。共生是事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或生存方式。可持续性是指“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体现了共时性与历时性辩证统一的公平公正,反映了绵延不断的一种永续存在。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生态学的和谐共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把工作重心放在塑造和提升其人格品质上,使其成为尊重人—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的“生态人”。

学界对“生态人”的概念有不同认识。归纳起来,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类生态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生命生态三种存在形式,生态人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化的自然,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观点为我们培养生态性人格指明了方向。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为我们培养生态性人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现代社会里,创造性的活动、人类的本质、个性等应当成为目的本身的东西还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科技化的今天,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非理性、非生态人格的特性的影响,贫困生的价值认同出现了重物质消费而轻精神消费,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利益,重金钱关系而轻朋友关系,重享乐而轻勤俭等消极取向。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对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

培养生态性人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性人格重视人在其使用价值上的培养,诸如人的潜力的发挥、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而不是人在商品性价值上的培养,后者仅仅把人(或劳动力)作为异己的东西存在,人的发展仅仅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培养贫困生的生态性人格要培养适应竞争的个性化、多元化人格的特性,这种人格具有主体性、包容性同时具有利他性和服务性;要具有适应公有制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效率性、公平性等特征,培养高职生的进取性、和谐性、协调性人格;要具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倡导人类平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培养高职生的主体间性人格;要具有摒弃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格特征,培养重精神消费、重社会发展同时具有适度物质消费的生态性人格。

猜你喜欢
人际贫困生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漫画之页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