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的剧烈变革和转型导致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也随之不断遇到新难题、新任务。其中,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相分离的困境日益突出,亟待对困境原因进行探究以及破解,否则,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很容易滑向两个极端。
底线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施以“人生的基本理想和信念、价值为目标的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①的教育活动,要求达到一种初善的状态;而超越性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涉及信仰、品德以及理想教育的层面,属于纯粹、高尚和理想化的教育,要达到至善的状态,二者是不可或缺、互为补充的。然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呈现出道德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严重分离的倾向:片面强调底线道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强调遵守规范、教材至上,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被忽略;从考核机制来看,道德教育的效果主要靠考试、考查等量化方式,出现了一些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问题上“高分低能”。片面追求超越性教育则是以至善的理念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学生的社会性以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客观性,在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内容上呈现出理想化、浪漫化的倾向,道德教育与现实的严重分离,对现实社会中的公德缺失、人性伪善、权钱交易、潜规则等现象解释力不足,使超越性道德教育成为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去的抽象事物,无法应对大学生遭遇的现实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长期以来道德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分离,容易导致学生在道德理论、认知和道德实践中的偏差,即多数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独立自主、热心公益;但在现实道德实践中却和道德认知不符,价值体系中更多倾向于个人本位、功利化、市场化趋势,在实践中对一些是非的道德判断标准模糊,甚至与一些优良传统道德渐行渐远。
1.从道德教育层次逻辑看。道德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社会意识教育,包含道德规则、道德原则、道德理想不同层次的教育。道德规则教育即用硬性的道德禁令或发出道德指令的形式约束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的形式指导教育对象以形成正确行为;道德理想教育是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教育对象的高尚行为。这三个层次是互相关联、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底线道德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具有一种逻辑的优先性;就好像盖一栋房子,你必须先从基础开始”②,而高尚道德是人们的一种美德伦理,是道德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从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至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化知为智、化智为德,走向崇高的道德境界,具有递进性、序列性特点。割裂这三个层次的关联性和内在逻辑,孤立地对待道德教育的层次,以偏概全,会在实践中造成道德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偏离。
2.从教育目标定位看。德育活动的实质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具有序列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包含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德育目标是多层次性的,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兼容,同时也是层层递进的。从人才的培养规律来看,可以把其看作在实施德育工程中的三个重大领域,也可以看作是目标序列中由低至高的培养过程。当今的物质社会必定会催生和培育出与之伴随而来的多元意识和文化,所以“利益基础上所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多元的”。③二是德育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接受程度、价值追求、人生观、道德发展规律、道德意识高低等影响因素,不能盲目、机械地设定。高校德育在目标定位时,普遍存在一次性的一元定位,缺乏层次和目标分解,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主体因素,造成现实中道德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分离。
3.从教育对象主体性看。从大学生德育实践来看,德行修养形成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大学生从生理、心理到认知特点都属于一个特殊群体,未对其特性进行准确认识和把握制订的教育方案、内容,往往容易造成道德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分离。只对学生强调底线道德教育,忽视道德教育的价值提升这一根本宗旨,用传统灌输的方式传授一些道德知识、规范、原则,忽略大学生已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或片面强调其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缺乏对大学生个体的关注。离开底线道德教育谈超越性教育,忽略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人性,片面批判物质追求、对个人的关注和追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个人情感等因素,要把学生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所欲求的圣人,成为“在现实中却永远不可能存在的虚幻的人”④,容易使道德教育缺乏人性和生命力。
1.社会转型的困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高效、利润至上、消费享受、等价交换等经济法则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泛化,要求对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一系列要素做出全新的道德阐释;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出现多样性,在道德价值观上和道德选择上产生困惑。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回归现实,考虑教育对象客观现实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是应有之义。在实践中,底线道德教育克服了传统教育中一些问题,在面向价值多层次性、文化多元化、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要等问题上取得了成效,但贴近生活的底线道德教育逐渐在德育实践中被阐释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把从实际出发等同于底线道德教育,实用道德教育取代理想、品德教育的理念被逐渐被合理化,导致底线道德教育和超越性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分离。
2.学校的教育误区。现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似乎形成一种共识:高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阵地,社会更多地把目光聚焦高校,容易凸显出高校对道德教育的外在功能,即对社会期许的满足。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把教条式、灌输式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手段和方式,忽视大学生对道德主体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强制实施一些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灌输。道德教育的超越性领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实现大学生从道德认知到内化自发地实践,再上升成为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是一个长期工程,在教育功利性的指引下,以前在道德教育中屡用不止的焦裕禄、白求恩的感召教育渐行渐远。当前我们的高校“正完成着以政治道德教育为核心道道德教育的世俗化和生活化的转变”⑥,出现了道德教育从集体价值主义向个体价值主义的转变,教育者以学生的前途、学分、成绩、就业等因素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着力点,不自觉充当了底线道德教育和超越性道德教育分离的催化剂。
除此之外,还有大学生的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弱化、网络教育环境的多元化、道德舆论环境混乱、制度不完善、人际关系变迁等外部因素也会造成这一困境。
1.实施分层道德教育。高校应当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道德行为能力、个体差异以及情感特征,实施分层道德教育。在制定教育战略和步骤时,做好基础工作的调研分析,根据道德教育所包含的价值序列,划分出崇高道德理想、普遍道德原则以及底线道德规范三个教育层次;根据本科教育年限细分,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道德现状、道德行为能力、掌握的道德知识等,从年龄结构上来切入分层道德教育;在学校生活中细分出学习领域、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领域,根据在不同领域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培养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使其掌握与他人、社会相处应遵循的普遍道德原则;在课堂教育中,除正面疏导外,更要把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生活经验的总结相结合,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领域强化榜样的感召力量以及个人示范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实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实施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
2.设定立体的多元目标。高校在设定育人目标时,要把握好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的关系、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在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情感、价值取向、人生观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个层次来分解下级目标,逐级实施人才观教育;把爱国主义寓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中,树立学生的人生最求目标;实施道德情操教育,拔高德育的层次;通过榜样、言传身教、案例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养成超越普通人的道德行为和品行;进行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注重品格教育,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构建一个多元立体的目标体系。
3.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第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目标、内容的设定时树立师生平等的主体观;在教学中,设计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方案,树立变被动学习到自我学习的自我教育观;改变传统的以教室为德育主要场所的做法,树立德育教师的服务观念。第二,把握时代节拍,赋予教育新的内容。在内容设计上,应不断赋予时代特征,及时进行内容调式,把新的政治观念、德育观念、理论成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整合,在呈现方式上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特征。第三,德育评价体系改革。构建自评、主管领导评价以及学生参与评价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上,要对德育活动结和过程进行考评;除卷面成绩,更要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等;结合问卷法、座谈、观察法、网络评价等多种方式方法。第四,在德育方法上,采取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显性教育结合隐性教育的方式。
4.优化家庭、校园等人际小环境。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来看,家庭、校园的人际小环境的优化更加具有针对性。校园环境和传统德育是有区别的,具有开放性和潜在性,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精神凝聚和榜样示范的功能,因此要重视对校园基础性的文化设施的构建和投入、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技术以及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内涵;而家庭的伦理道德环境是学生认知、道德情感、行为、意志培养的原始场所,要把家庭中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社区公德、独立自强等纳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框架。给予大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知识传输,有利于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模仿再到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集体、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实现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联合推进。
[注释]
①周中之,张晓燕.加强青少年的底线道德教育[J].学习月刊,2007(11):42.
②周斌.高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层次性问题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5):4.
③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生活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25.
④蓝维.道德底线和道德信仰——关于青年道德教育结构性缺失的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