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甘肃定西 743000)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模式分析
陈 勇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甘肃定西 743000)
学前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多方面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音乐课程是贯彻素质教育、提高专业能力的一项必修课程。本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遵循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原则,探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模式的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带有职业性,也兼具示范性的特点。新教育形势下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牢牢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现今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全方面的要求。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现状来看,课程设置或者呈现单一化,或者课程安排混乱无序,忽视了课程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建设结构体系。因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功能模糊不清,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能规范的发展进步,亟待建立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模式,发挥音乐课程的真正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前教育特点的需要,又要满足幼儿教育任务的需要。任何一种教学任务都是以建立教学目标为前提,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建立教学模式、设置教学课程、选择教学教材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学前教育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的素质对幼儿优秀道德情感的建立有深刻的影响,音乐学科对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比其它学科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在确立音乐课程目标的时候要着重对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
1.恰当处理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的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重视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发展还是重视能力发展忽视知识教学,都不能良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将素质教育片面的理解成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注重能力的训练。但是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些落后了,新教育形式下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素质的培养。于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基本知识的掌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获取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中,要以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强调音乐能力的培养。
2.恰当处理音乐知识与道德情感的关系
道德情感是指人的性格、情感和意志,也包括兴趣爱好,是一种人的心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有的道德情感,尤其兴趣爱好是个人进行学习的主要动力。道德情感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音乐教育的质量有这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领悟有积极意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的确定应该将音乐知识的获取、音乐能力的提高和音乐情感的建立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协调发展,真正的达到全方面素质的提高。
1.历史性原则
音乐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古代使其就有涌现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音乐课程中将古典音乐引入进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学习和传承,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时代性原则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加,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合,不断涌现出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实现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
3.专业性原则
学前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幼儿园等托幼机构,根据托幼机构的幼托保教的教育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要具有基本的歌曲弹唱能力,这也是音乐专业要学习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中必须要坚持专业性的原则,培养具有专业音乐素质的幼教人才。
4.实用性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要依据专业的特点,不能单方面的追求专业理论的完整性,而是要重视专业的应用性,也就是实用性。坚持实用性的原则,以满足幼教需要为基本尺度,根据幼托保教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做”设置音乐课程。
1.音乐基础知识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
人们的情感的表达大多以声音的形式为主,音乐能够让我们在用声音表达情感的时候做到更加准确,更加直观,这也是声音表现情感的艺术体现。音乐艺术主要在于旋律和节奏的表现,加上和声、曲式、曲调等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形成一个音乐的整体的艺术表达。音乐专业课程中,最基本的课程当属乐理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音乐知识中的主要元素有个系统的认知,基础认知加相应的能力训练,对培养学生的乐感有很大的好处。乐理基础知识和视唱练耳都非常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乐理知识是基础支撑,视唱练耳是对乐理知识的实际运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琴法的课程
学前教学专业音乐课程的建设,琴法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琴法的课程教学主要是教授钢琴或者电子琴的弹奏,多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而且以幼儿音乐的演奏和幼儿歌曲的伴奏为主要教学内容。琴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或者电子琴的演奏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幼儿歌曲进行演奏。琴法课程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练习。在进行琴法课程的教学时,要注意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如弹奏姿势、按键触摸的方法、正确的指法等。要达到熟练的弹奏,学生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进行指导和改正,争取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声乐课程
声乐课程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声乐课程是根据学前专业特殊的教学目的而配置的,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上不同与其它专业的音乐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于学前教学专业的声乐课程中,除了声乐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幼儿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歌曲的动态化表演进行分析和学习,满足学前教育所面对的幼儿群体的心理需要和认知需要。
4.舞蹈课程
学前教育中离不开舞蹈课程,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要直观,容易为孩子们认知,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另外,舞蹈课程要与音乐理解力所配合,将音乐包含的情感与舞蹈结合起来。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特点,以及专业所面临的岗位的要求。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完善课程体系,争取将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
[1]黄春蕾.关于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0(03).
[2]李仲梅.幼儿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5).
[3]袁革.培养专科学历幼儿艺体师资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1(5).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music course of pre education major
Chen Yong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Dingxi Teachers College,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Pre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setting music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music curriculum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o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the music course targe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usic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tting principl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odel.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music; course construction
G712
A
1000-9795(2014)04-0235-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20
陈 勇,男,甘肃定西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