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细白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对于诗歌教学老师们常常容易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带领学生品味情境及教给学生如何品味情境。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们常常看重的也往往是教学形式的多样灿烂,也习惯了概念的灌输,如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其实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最应该要明白的是文学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有学者指出,“文学教育不是直接告诉某人一种结果,而是要让接受者自己去感悟,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心灵上受到一种‘搅动’”[1]。文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还要让作品滋润学生的心灵。相比之下,丰润心灵,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后者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深处,走进作者心灵深处,设身处地,还原情境,寻找作品最感人的那一刻。
我们都知道,诗歌解读中,往往是通过种种意象,再现再造诗歌画面,品味情感,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这是赏析诗歌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更加关注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是动词形容词,它是赏析诗歌的关键。所有这些在阅读和教学中决不可忽视。除了这些之外,在阅读和教学中,关注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往往是这些细节把诗意表达得更充分,画面更富情趣。这些细节可能是一些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数量词,名词,代词等等;也可能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还可能是画面传达出来的另一种容易被忽视意义。这些细节,也许在语言上只是种普通的修饰,意思上只是一个普通的交代。但是,仔细玩味,却能体味到诗歌丰富的意味:或者是画面的栩栩如生;或者是场景的情趣盎然;或者情感的细腻丰富……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2]我们认为,品味细节,正是“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着重要论述的是,如何从这些细节入手,引领学生快捷准确地走进作品,品味情境。
一般而言,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特别善于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古典诗歌更重要更普遍的艺术追求是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的方式,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从而取得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使人读之,悠然神远。”[3]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画面中,沉浸于诗歌的情境中,去体会,去感受。
例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诗中两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画面的主体,也最为精彩,恐怕也是作者“最爱”,“行不足”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早春的特色,还写出了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这是对画面的最基本的把握。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满足于这种概念的传输显然是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鉴赏力的。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必须要带领学生到画面中去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生机,去画面中领会作者的喜悦,也就是要引领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和领会。
“早莺争暖树”,“春燕啄新泥”这是很美的画面,教学时,对于画面的把握,最关键的是抓住关键的动词“争”、“啄”,引导学生想象莺歌燕舞的充满生机的画面,感受到万物在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和欢腾。可以说,把握画面传达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情感,这两个富有表现的动词是关键。可是,细心的读者如果再深入阅读的话,就能欣赏到一个情趣盎然,趣味横生的景象。要获得这种感受,起修饰作用的数量词“几处”和疑问代词“谁家”很重要。这两个词的使用,让这个画面流动起来,也使得这个画面有情味起来。也很好地连接了后两句的意思,“渐欲”、“才能”,从而传神地表现了早春春意渐浓的特点。
先看“几处”,平平常常的一个数量词,却是作者精心推敲过的。它不仅写出了早春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惊喜,还让画面流动起来。
试想想刚刚经历过萧条和寒冬的人们,突然在你眼前冒出一枝嫩绿的树芽,上面还有一只久违了的会唱歌的小鸟,这是你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可是这种惊喜还不止这些,当你不经意地移动目光时,这种惊喜在不断地向你袭来,在你的左边;在你的右边;在你的前边;在你的后边;在近处;在远处……一处接一处不断涌现,让你目不暇接,让你惊喜不断。当你左顾右盼的时候,这一处处画面便连起来了,这时,你还会惊喜的发现这些画面都在不断地更新,画面自然也就流动起来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再看“谁家”,一个疑问代词,显然作者在这里并不是真正的想知道这是谁家的燕子,那么作者在这里表达的又是什么呢?同样我们还是回到情境中去。那个流动的画面带给了作者不断惊喜之余,作者又产生了一丝好奇,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童心未泯的作者,他的目光在追随这只燕子,于是加快了步伐,似乎在好奇的追问,燕子到底要把巢筑在谁家?谁家又那么有幸,让燕子这么青睐?于是我们知道了,作者在这里用“谁家”着重表达的是一个过程,有了这一过程画面就充满了情趣,从“几处”、“谁家”我们似乎看到了春天到来时春花春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来赶趟儿的画面;我们似乎还听到了鸟儿助阵的欢唱;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沉醉其中的童心未泯的诗人。
品味情境是诗歌教学是生命,有了它教学内容才能充实,有了它课堂的情绪才能高涨,有了它学生的情感才能得以滋养,欣赏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例2:“红杏枝头春意闹”
教学中最常见的做法是赏析富有表现力的动词“闹”,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意的欢腾。那么,“闹”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春意欢腾呢?为什么红杏可以在枝头“闹”呢?解决这一连串的疑问,抓住“闹”,调动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是重点是关键。但是,要准确体会“闹”所带来的表达效果,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枝头”对“闹”传达出来的春意欢腾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因为红杏开在“枝头”它才能摇曳生姿,才能呈现出动态。正如杜牧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正是因为“豆蔻”开在“梢头”,所以才婀娜多姿,才像十三岁的少女“娉娉袅袅”。
我们可以想象:开在“枝头”的红杏,哪怕有一丝微风吹过,哪怕有一只蝴蝶飞过,红杏都会婀娜多姿,就会娉娉袅袅。我们还可以想象,正是这摇曳的红杏,引来花枝招展的蝴蝶,也引来了嗡嗡歌唱的蜜蜂,当然还吸引了心花怒放的,喜欢春天的人们。这又是一个怎样热闹的场面?在这里,抓住细节,通过想象联想,我们快速有效地感受到了“闹”所带来的春意欢腾。在感受这种春意的同时,我们的内心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和甜蜜,这就是情境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并为人生的解脱作论证。禅,禅文化正是在理解这三重关系以及处理这三种关系达到和谐的过程中彰显了自己独特的富有魅力的新意境。
表现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灵魂,体验情感是诗歌教学的灵魂。所以阅读诗歌一定要深入作品体验情感。而这种体验,除了从诗歌整体上和诗歌的内在联系上把握之外,找到关键词或者关键场景,是快速进入诗歌情感的关键。
例1: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很显然,女主人诗中的情感过程是:不知愁——愁——悔。那么引起这一情感变化的关键是什么呢?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杨柳”在这里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什么“杨柳”会引起女主人这种情感变化?抓住这一细节,由此联系相关知识,相关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创设的场景很重要,由此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先,从眼前自然景观来说,郁郁葱葱的依依杨柳自然会唤起女主人的美好情怀,多么美好的春色,可是心爱的人不能一起共享,当然有些遗憾。特别是依依杨柳这不正是当年自己小鸟依人的真实再现吗?可是,杨柳易衰,青春易逝,远方的人儿,你还能记得曾经美丽的容颜吗?你知道美丽的容颜有如春光易逝吗?这么美好的场景还会再有吗?
其次,“杨柳”有着古老的民族情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中“杨柳依依”这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姿态,它包含了对昔日的美好怀念,也流露出对今日破败的感伤。从此“杨柳”怀旧伤今的意义便延续至今。此外,“柳”“留”谐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显然,当年女主人公与心爱的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场面又似乎在眼前再现,勾起了女主人对昔日怀念和今夕感伤。所以,是“杨柳”这个敏感的事物触碰到了女主人公某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那本“不知愁”的少妇,一见到它顿时便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此时此刻似乎看到了女主人公一刹那的那种微妙的表情变化,领略到了内心深处由天真单纯到孤独寂寞突然袭来的伤感和无助。
抓住关键细节,能激发读者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帮助我们准确解读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怀,触摸到人物心灵深处,体会最深最美最感人的情愫。
例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要体会离人的情感,“月徘徊”是关键。正是“徘徊”这一关键词,这一人性化的动作,把思妇的孤独无助表现到了极致。试想想连这个没有人性没有情感的客观物象都觉着女主人的可怜而不忍离去,似乎在徘徊,也似乎在与之相伴。看到这个“徘徊”的月亮,我们似乎看到了女主人的孤苦无依,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无可言状的悲伤。普普通通一个词之所以具有如此表现力,很显然,是作者抓住月亮云层中游走的特点,赋予它强烈的情感,再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其呈现在我们读者眼前。解读时抓住这一关键细节,联系相关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想象联想的过程中体味揣摩人物的心灵世界。
例1: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要体验此时此刻李白对孟浩然的情感,有一个场面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个一个非常具体的画面,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的别离特色的画面:深情、浪漫、广阔……欣赏这个画面本身我们能够感受到别离时的情怀:作者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像流到天边的江水,在追随着友人,直到船只消失在天的尽头。再仔细琢磨这个场面,它传达出来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对于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那就是,作者通过画面推移来表现一个连续的时间,而这个连续的时间又是由几个时间段组成。我们姑且把这个连续的时间段用这样的画面推移来表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从画面推移的过程中,我们似乎看到久久矗立忘了离去的李白。调动一下我们的生活体验,我们立即就能意识到,李白的送别绝非理节行性的送别,而是充满了深情厚意的送别,他目送友人渐渐远去,“孤帆——远影——碧空尽”一直到看不见踪迹,这时,眼前只有那似乎懂得作者心事的江水还在陪伴着他,这时,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跟随江水远行,心儿随着江水飞翔,将自己满怀的情意寄托给江水,随着友人来到天边。再联系到诗歌前两句所设置的情景,以及李白的生平性格,我们还领会到了李白除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难舍难分之外,还有对友人能去天堂般扬州的心驰神往。
还有类似的例子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我们同样从画面的推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通过画面传达出来的细节,我们看到作者因为送别而长时间不愿离去,在这不愿离去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友人的多重情感:路途艰险的担忧;对友人归京的羡慕;自己归期难测的无助;此后孤独难耐的伤感……
例2: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要把握诗中传达出来的“爱极而惜”的情感,有一个场面很关键,那就是“花落知多少”这个画面。因为花落而伤感,因为春去而惋惜,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对于敏感的诗人来说尤为如此。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历过类似的情景。当风雨过后,昨天还在树上骄傲绽放的木棉花,此时已是满地残红,看到此景,除了因场面的悲壮所带来的震撼之外,我们内心深处感受更多的是惋惜和伤感。
于是,抓住这个“花落”的画面,联想到生活中的场景,我们马上就可以体验到诗中传达出来的情意。可是仔细阅读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的是,从“处处闻啼鸟”看,作者诗中描述的季节并非是花落的季节,而是春意正浓的时候;而春风春雨也正是滋润万物的时候,哪来的这个场面?作者又哪来的这种担忧?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关注一个细节:那就是“春眠”,通过这个细节,我们知道了,作者设置的这个画面并非真实的画面,而是一个虚构的画面,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一个画面。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如此一个画面?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虚构这样一个画面?抓住了细节“春眠”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为“春眠”所以睡得香,所以“不觉晓”;因为“春眠”所以隐隐约约听得见鸟叫;还是因为“春眠”,诗人对风雨担忧成了下意识,成了多余。这是,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春天的魂牵梦绕般喜爱和爱惜。
胡晓明论诗特别注重“文化心灵”,他说,文化心灵有三个含义,其中第三个含义是“即古往今来心心相印的心。文学士人学,也是心学,即我们读中国文学时,应以我们的心,去体味感知古人之心,要透过文字,去同情地体验古人的心灵世界。”[4]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触摸古人的诗心,培养从而培养学生丰润的文化心灵。解读画面是我们把握诗歌意境的主要途径,它能帮助我们领会诗歌的主要情感。把握画面本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画面传达出来的某些细节,也不能忽视通过某些细节去领会把握画面。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往往能准确细腻把握诗歌的情感及其某些细微的情感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阅读过程也是全面揣摩诗歌情感的过程;是触摸作者灵魂的过程;也是滋养自身心灵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功效,让文学作品浸润学生的心灵。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才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最后,我想用蔡元培在1930年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说的一段话来结束全文:“……我们每每在听了一首歌,看了一幅画,一件雕塑,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之后,常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温柔了,眼前的对象变得甜蜜了,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同时还要使人人能保持生存之外,还要能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1]王先荣.略论文学教育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57.
[2]周振甫,刘勰.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32-433.
[3]赵松元,肖细白.古典诗歌艺术世界[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40.
[4]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M].北京:中华书局,2006: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