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爱精神,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2014-04-17 06:20:49张义顺廖建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建设者立德立德树人

张义顺 廖建国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10)

弘扬大爱精神,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张义顺 廖建国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10)

本文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指出大爱精神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只有以大爱精神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指出,搞好和谐校园建设,才能创造立德树人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爱精神;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十八大的报告,给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搞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首先应在师生中弘扬大爱精神,第二,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工作。

一、大爱精神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一)弘扬大爱,立德先立师。“大爱”精神,是高校教师应有的道德品德。大爱是爱人之爱——这是大爱的基本价值取向[2]。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大爱是高校教师应具有的一种素质。在教师中弘扬大爱,就是要使教师重师德,更好地教书育人。大爱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尽善尽美的人,凭自己高尚的品格、人格魅力去教育人、影响人,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德的塑造,古代和现代的教育家都把它放在首位。孔子认为和谐的人格应“内方外圆”[3],即要求人们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又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柔顺圆通的处世方式,保持与外在关系上的和合局面。明万历年间《菜根谭》一书的作者洪应明主张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4]。”

怎样来净化自己的内心呢?就是要用大爱精神,以理性来约束自己的欲念。精神内守,感应于天地的精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自身与天地的理、象融为一体,就忘了自身小我的存在[4]。修身养性的人若能达到此种静与动相和谐的境界,他就超越了生死的概念[4]。同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当这样,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问题,不要考虑眼前的得失。作为大学教师,只有搞好道德修养,靠自己的教学和道德行为、理想信念、敬业精神、道德情操、文化知识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并影响全社会,自己的身心才会健康。

(二)以大爱精神教育学生,培养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崇高使命如下:①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好的公民。这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大学教育内涵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即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大学教育中“大爱”是不可或缺的 。大学文化内涵中重要的一点是大爱,即培养的学生要有无私的爱……③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观、做人方式和社会工作能力 。即大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做人方式、思考习惯等,这些对他的一生都至关重要。④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如何把学生的天才、创新精神激发出来,是大学教育的任务之一。⑤培养高学历人才不应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 中国学生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我们的人事制度也规定,获博士学位的工资待遇高于获学士、硕士学位的。其实,培养高学历人才不应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应该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学之大在于学生之大,在于学术之大和学术自由。一所大学要想培育出优秀的学生和始终占据学术的前沿,我们经常说要具备四大要素:大师;大楼;大气;大爱[5]。四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大爱,只有有了大爱精神,大学人才能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

二、立德树人润无声

要立德树人,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立德树人润无声。

一个教师有了大爱,才能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才能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我们从汉字的结构“校”可看出。“校”字的左边是木,右边是交。这样的组合就是说:“校”是一个交流的地方,是一个交友、交往、交情、交谈、交底、交锋、交付、交融、交手、交心的地方,是一个在有木的地方交流[6]。通过交流碰撞,产生火花;通过交流辩论,产生活力和创造力。

一个教师有了大爱,才能追求真才实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才能做到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负责;才能严谨治学,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很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依法执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纪校规,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言论,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一个教师有了大爱,才能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立足科技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大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家不难发现,在大学很多高校,教学搞得好的人,科研一般做得也好。这是因为科研的很多实例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课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总之,一个教师只有有了大爱,有了责任心,用教书育人的行动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搞好和谐校园,为立德树人创造氛围

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是每所大学追求的目标,也是立德树人的必要环境,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要加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一个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意志、导向,具有自动、自发约束和激励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传承。

第二,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教职工的学习能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用。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时刻感到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干事先行一步才能永葆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要创新体系。建立创新体系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其著作《论未来的教育》中提出:人的学习不能只限于一个时期,而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这个论断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8]。每个师生员工只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创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其次,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团队学习”的理念。目前国内外的创新成果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去完成。只有通过组织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等,才能构建起适应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的工作。

四、立德树人,任重道远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任重道远。大学人只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塑造自己,系统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就一定能够做到弘扬大爱,立德树人。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出,2012-11-9(1).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冯立鳌.孔子对中华民族“内方外圆”理想人格的塑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4):69-74.

[4]齐豫生夏于全.菜根谭全书[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

[5]邱德雄,吴停风.也谈“大学”之“大”[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4):103-104.

[6]顾海兵.由汉字解构来看学校究竟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0-10-11(20).

[7]张义顺廖建国.做好大学本科教学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49-250.

[8]胡萍.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N].光明日报,2007-08-22(11).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great love, do a good job"Lideshuren" Education work

Zhang Yi-shun, Liao Jian-guo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10, China)

This article from the Party's eighteen big put forward "the morality educ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at the spirit of great love is the basic morality education, only in the spirit of love education stud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morality education, to train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 spirit of great love; morality education

G410

A

1000-9795(2014)04-0056-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22

张义顺(1951-),男,河南民权人,学士,教授/博导,从事复合材料方向的研究。廖建国(1975-),男,四川自贡荣县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建设者立德立德树人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火花(2022年5期)2022-06-16 11:03:18
建设者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劳动者”与“建设者”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