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
(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山东菏泽 274000)
目标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应用路径
张伟平
(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山东菏泽 274000)
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路径包含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标体系;以目标为导向,做好周密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实施计划;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标的实现等。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标管理
所谓师德,就是与教师行业及岗位的社会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1],也是一名教师思想观念、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平的综合体现。高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德为先,师德建设至关重要。目标管理(MBO)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促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实施目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师德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尤其要制定战略性的整体目标,一个组织的总目标是目标管理的起点,然后再由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各单位的分目标和每个人的具体目标。目标管理的核心就是将各项目标予以整合,以目标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各个高校要以国家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师德建设的总目标和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发挥高校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制定出他们的具体目标,经过反复的整理与调整,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建设目标体系。其中,在制定具体的目标时要重点突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学术规范、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并细化为青年教师的具体行为规范。
目标管理必须制定出完成目标的周密而详尽的计划,健全的计划包括目标的设定,实施目标的方针,政策及方法、程序的选择,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循序渐进。计划是实施目标管理的基础,可以使各方面的工作集中于目标,它规定每个目标完成的期限,否则目标就难以实现。高校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出一套周密而详尽的师德建设实施计划,既要有前期的动员与准备工作,也要包含后期的反馈与评估工作,每一个过程与每一个方法的选择都要准备得当,避免因小失大。高校在做师德建设计划的同时,一定注重发挥高校青年教师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寻求他们的意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计划制定的每个环节,这样可以减少计划实施的阻碍,避免他们的抵触心理。
目前高校的激励政策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师德奖惩标准,师德的激励方式存在着重精神奖励、轻物质奖励,重表扬、轻批评等现象,这种激励政策和激励方式的不平衡也是导致部分高校教师道德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2]目标管理不能单纯的依靠目标体系来完成,这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共同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在物质激励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奖优惩劣、优胜劣汰的良性激励机制。切实关注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这也是激励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这种物质激励如果缺失,必将严重阻碍师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关注教师的更高一级的需求,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讲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为师德建设工作注入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标的实现。
目前高校师德建设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3]具体来说,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要发挥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监督的作用,因为师德建设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应该鼓励青年教师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加强自律;其次学校应该加大师德监督力度,比如建立师德监督小组,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常规化、规范化管理,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和督导组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最后还应该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发挥社会监督的优势,利用社会外部舆论制约青年教师的道德行为。
[1]方晓春,施一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69-71.
[2]廖善康,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传承,2011(15):40-41.
[3]刘瑞平,蒋传东.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24-27.
Zhang Wei-p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
Application of the path of objectives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Objective managemen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morality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the path contains a people-oriented,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system; goal oriented, ready to implement plans to build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carefully;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promote the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morality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management
G451
A
1000-9795(2014)04-0045-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20
张伟平(1986-),女,山东郓城人,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助教,从事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