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翻译能力定级研究与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2014-04-17 06:20:53裴等华
关键词:英语专业译文写作能力

裴等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一、引言

“探讨不同阶段的学习者翻译能力表现及其特点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翻译教学的衔接性。”[1]105可以说,翻译能力的定级研究已经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展开。然而,近年来关于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翻译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成人教育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必要性及其方法[2-3]、以及成人教育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4-6]的讨论,对成人教育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定级实证研究则鲜有涉及。

对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定级有助于发现学习者的真实学习需求,建立符合成人教育学习者特点的翻译教学模式。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高校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样本分析等实证研究手段,对其翻译能力进行定级研究,探讨适合成人教育学习者真实需求的翻译教学模式。

二、成人英语专业学习者翻译能力定级实证研究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接受调查的100名学习者为高起本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过一个学期的翻译课程的学习,选取300字左右中等难度的英汉短文各一篇,分别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第二阶段接受调查的100名学习者为高起本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两个学期翻译课程的学习,同样选取300字左右中等难度的英汉短文各一篇,分别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调查从理解、表达和翻译技能使用等三个层面展开。在理解层面,主要以学习者对词义、句法以及语篇中的衔接、连贯和文化因素的理解为考查指标;在表达层面,重点调查学习者的译文是否符合英汉语言表达习惯;在翻译技能层面,考查学习者对采用增词、省略、转译、正反表达、主被动转换、定语从句和长句等译法技能的掌握程度。目的是通过调查找出学习者的真实学习需求,对其翻译能力进行定级,研究适合成人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

(二)调查样本分析

第一阶段调查的数据显示:在理解层面,53人(53%)不能正确理解某些英语单词和短语含义,50名被调查者(50%)未能正确掌握英语冠词的用法,54人(54%)在句法理解上出现错误,超过半数以上(56%)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兼顾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在表达层面,多数学习者汉语表达比较流畅,英语表达出现语法错误占60%;在翻译技能层面,48人(48%)不能正确掌握英汉句子结构对比译法技能(如形合和意合、人称和物称等),51人(51%)在翻译定语从句和长句时出错。

第二阶段调查的数据如下:46人(46%)对某些英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44名被调查者(44%)没有掌握英语冠词的译法;45人(45%)在句法理解上出错;48名(48%)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兼顾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在表达层面,多数学习者汉语表达比较流畅,英语表达出现语法错误占46%。在翻译技能层面,43人(43%)不能正确使用句子结构对比译法技能,定语从句和长句译法出错人占45%。

通过对调查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学习者在三个层面翻译出错的原因。在理解层面,学习者在对词义的理解上出错率较高,原因在于其对英语单词和短语含义的掌握比较单一,不能依据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往往根据早期习得词语的含义即“第一印象”进行翻译;对句法理解出错原因在于学习者对常见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不牢靠,导致不能正确翻译冠词和划分句子成份;由于语篇知识薄弱,翻译时不能兼顾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对文中的蕴含英语文化意义的词汇理解有误,反映出学习者知识面窄,对西方文化背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表达层面,英译汉表达比较流畅,但是在汉译英中,由于英语写作能力的限制,出现较多语法错误。在翻译技能层面上出现错误的原因是许多学习者虽然经过翻译实践操练后,仍然不具有恰当使用翻译技巧的敏锐性,即在翻译过程中缺乏正确应用翻译技巧的意识。此外,调查还表明,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习得能力的增长,他们在第二阶段调查中表现出来的翻译能力明显强于第一阶段,这验证了翻译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调查结论

Hoffman将翻译能力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无知阶段(naive)、新手阶段(novice)、入门阶段(initiator)、学徒阶段(apprentice)、学徒期满阶段(journeyman)、专家阶段(expert)和大师阶段 (master)[7]189-230。马会娟依据 Hoffman对翻译能力阶段的划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学习者的汉译英翻译能力分为三个级别:新手阶段、学徒阶段和学徒期满阶段,并对三个级别作出了描述。其中,新手阶段是指学习者对翻译实践缺乏感性认识,翻译能力的特点基本上受制于英语语言的表达,小到词语的选择,大到句子的转换,翻译新手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对翻译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英语字词句的表达上,对句子以上的篇章层次很少考虑,即处于“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阶段。学徒阶段的学习者则能够反复斟酌选词,其译文句式结构也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他们对翻译的认识和思考比翻译初学者更为深刻,处于“我知道我不知道”阶段。学徒期满阶段的学习者比其他两组在语言能力上有明显优势,译文少有语言错误,且能够对翻译有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对翻译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处于“我知道我知道”阶段[1]106。

依据上述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译文存在着较多因理解和表达造成的语言错误,译文受原文句子结构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翻译腔,翻译技巧运用不当,这表明: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翻译新手阶段特征。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包括对词义、句法、语篇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即中英文表达能力)影响了其翻译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提高其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理解和表达是翻译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步骤。作为翻译新手的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他们的读写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其在翻译过程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因此,成人教育翻译课程的教学应建立在提高学习者的读写能力的基础之上。

三、成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五会”并举法

刘宓庆将笔译教学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作为外语基本功训练组成部分的翻译教学(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s a basic skill,简称 TTBS);一是作为专业技能训练的翻译教学(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al skill,简称TTPS)。他在整体语言观(a holistic language)的基础上,为TTBS教学提出了“五会”并举法。所谓“五会”,即体现学习者“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其中听、说是“基本”中的“基本”。他认为,依据整体语言观,语言诸项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读写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译”是一项是伴随着“四会”能力发展而发展的能力。只有读懂了,才能用翻译手段表达出来;必须具备基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才能用翻译手段表达出来。就TTBS翻译教学法而言,“五会”并举具体表现在以“读、写”带“译”,以“译”促“读、写”。他还指出,TTBS教学不要去试图超越学习者的读写能力,“五会”并举是外语学习者学业水平和能力培训的基本目标[8]67-82。

(一)“读”带“译”,以“译”促“读”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正确的理解取决于译者能否对原作进行透彻的语义分析、语法分析、语篇分析和文化分析。首先,学习者应该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理解词义。张美芳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9]105。Nida也指出,由于不同语言的对应词所涵盖的语义范围不同,翻译某个源语词汇时,要根据语境而非固定的对应体系选择相应的目标语词汇[10]10。在翻译实践中,学习者不能仅仅依据“第一印象”理解词义,应在语境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意义。其次,学习者还需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理解原文的句子结构、词序和语态。对于学习者来说,学好语法知识是一项必备的条件。此外,学习者还需对文本进行语篇分析,熟知英汉语篇中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的差异,为翻译做好准备。最后,对学习者还需掌握一定的英汉语言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

在很多情况下,成人教育学习者的译文质量不高,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原文词义、句法和语篇的理解不当。成人英语专业开设泛读、高级英语、语法、语言学、英美文化等课程,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学习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能力。学好这些课程,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为翻译课程的学习打好语言基础。

另一方面,阅读与翻译是相辅相成的,阅读的积累是优秀翻译必经的养成之路,翻译工作的直接进行促进了阅读的广泛性[11]115。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升,又能反作用于阅读,提高学习者对词义、语法、语篇以及文化等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习者对语法、阅读、语言学、文化等相关课程与翻译课的衔接的重要性,并给予学习者必要的指导。

(二)“写”带“译”,以“译”促“写”

表达是翻译过程另一个重要的步骤。学习者中文写作能力影响着其英译汉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由于受到英文表达方式的影响,许多中文写作能力差的学习者在进行英译汉时,汉语句子带有明显的英文表达痕迹,即出现许多“翻译腔”。一般来说,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为这些学习者安排一些课外阅读名著或者现代文学作品任务,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决定着其汉译英翻译质量。在英语写作中,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写出中式英语。Pinkham指出中国学习者常犯的英语写作错误,如使用多余的名词、动词、修饰词、同义堆积和重复指称等,以及使用代词与先行词搭配不当、短语和子句的位置偏移、悬垂修饰语等中式结构[12]1。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其写出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句子,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避免仅使用简单句,克服单一句式倾向。教师还需给学习者讲授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如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的主语多用物称,汉语主语多用人称;英语句子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句子多用主动语态等,使他们写出的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英语句子,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同样,翻译能够对英语写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回译(back-translation)是检验译文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指文字翻译过程中将译作再以原始翻译还原为原作[13]303。教师可以让学习者对翻译出来的句子进行回译,比较译文与原文在措辞、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找出译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本文对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进行了定级研究,学习者的译文存在着较多语言错误,其翻译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翻译新手阶段特征。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影响了其翻译能力,因此,提高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是提高其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翻译错误不仅涉及与翻译课程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对其它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成人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夯实语言基础,为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高质量的译文输出做好准备。建立在整体语言观照下的“五会”并举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提高读写能力,它是切合学习者学习真实需求的一种翻译教学方法。

[1] 马会娟.中国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能力分级研究[J].外语教学,2012(1):105-108.

[2] 贺祝琳,朱汉越.成人大学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304-305.

[3] 肖萌.成人英语翻译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154-155.

[4] 穆军芳.成人英语翻译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67-68.

[5] 王萍.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新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206-207.

[6] 贾岩.培养成人大学英语翻译能力的探究[J].成人教育,2011(4):104-105.

[7] HOFFMAN R R.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expertise and the domain of interpreting[J].Interpreting 2,1997(1/2):189-230.

[8]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9]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0] NIDA E A,TABER C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1] 冯涛.成人英语教育中英语阅读和翻译方法研究[J].成人教育,2012(6):114-115.

[12] PINKHAM J.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3]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译文写作能力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译文摘要
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I Like Thinking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