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造动画场景空间的透视方法

2014-04-17 06:19:13
关键词:视距视点景物

陈 彦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40)

一、绪论

利用透视可以有效地观察动画活动和研究视觉画面的空间,从而归纳总结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动画的视觉空间包括视点、画面、被画物三个方面,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互为制约的。动画透视作为动画制作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有效地拓展动画设计师的想象力,创作出多视角、多维度的动画场景空间[1]。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大友克洋的作品《蒸汽男孩》中以透视结构复杂、场面气势宏大的特点将动画影片的空间感和镜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透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动画片的成败,动画片如果离开了透视就将毫无感染力可言。本文拟从三点来分析动画影片是如何利用透视来营造动画场景空间的。

二、利用集中视线突出视觉中心

动画与绘画的不同点在于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展示不同的空间画面,当人们看到一幅画面时,首先会关注视觉中心,并逐渐向四周扩散,心点的位置也就成为视觉中心的核心,在这个中心处,形象变化往往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2]。正确的心点位置,能有效引导读者的视线,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内涵。因此,紧密结合故事情节,合理地安排心点的位置将会最大限度地引发观众与艺术作品的共鸣。在动画构图中常涉及到比较稳定的视觉导向,包括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水平导向,从上到下或从下往上的垂直导向,其中心点位置的安排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心点处于画面中心

心点处于画面中心,有利于突出主体形象,画面通过视向的引导,视线趋于集中,产生稳定感,使主题思想鲜明突出[3]。同时,为了避免画面过于呆板,可以合理地变化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如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的著名壁画《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描写了古希腊建立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画家特意把心点位置设定在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身上,两侧分别画出一些著名学者,形象生动,他们各自的活动和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整个作品的构图宏大却不显杂乱,画面层次分明,人物有聚有散,疏密得当。

(二)心点在画面左、右两侧

在影片中,心点的位置会根据故事情节的内容、主题、构图的需要左右移动,但不管是右移还是左移,心点的位置必须在视平线上。为了使故事情节完整,可以在两个镜头画面之间采用横移镜头的手法来表现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另外,为了增强构图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低视线心点下置和高视线心点上置的手法来解决画面的轻重关系。

三、利用视平线表现物体透视关系

创作者看景物的高低由视平线的高低来表现。在平视中,视点离地面越高,视平线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视平线位置的变化决定了物体在透视空间中的关系变化。在透视中,视平线也称为水平面的灭线,有两方面含义:一、当景物在视平线下方时,只能看见景物的顶面,当景物在视平线上方时,就只能看见景物的底面;二、离视平线越近,景物越小,也可以认为是景物离观者越远,当景物离视平线越远,景物越大,离观者就越近。因此在动画设计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将动画情节及心理情感与视平线艺术性地组织在一起,将会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4]。

1.低视平线构图

视平线在画面的底部,降低重心,有意压缩地面的面积,加大画面上半部分的空间,画面具有狭窄感。地面上的景物叠加,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明显,前景中的物体会显得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一般用来表现宽广的场景,如草原、天空、乡村、远山等。

2.高视平线构图

视平线在画面上部,但和俯视有本质区别。这种高视平线构图透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天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比重较少,地面宽阔,适合表现规模宏大的场景,画面纵深感较强。通常在动画场景中依据故事情节,配合镜头的推移切换,营造一种天际高远的视觉效果。

3.中视平线构图

这种手法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较为常见,将视平线设计在画面的中部,角色安排在视平线偏上一点的位置,构图平稳,上下比例相当。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把中视平线构图的镜头画面安排在低视平线构图和高视平线构图的画面内容之间,使画面形式多样化[5]。在动画影片中,镜头总会有推、拉、摇、移的过程,画面的视平线也随之不停地变化,中视平线构图的画面,能起到暂时的停顿作用,使观者的视觉不会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刺激的状态下。

4.倾斜视平线构图

倾斜视平线构图是动画构图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形式,就像拍照或摄影时将镜头斜置,连同视平线和画面一起倾斜,画面景物呈现倾斜状,动感较强,会产生一种别致的视觉感受。这种构图方式一般可以用来表现惊恐、眩晕和恶劣天气等场景,运用倾斜视平线构图将起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视平线倾斜角度的设计要把握好尺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剧情所要表达的正确涵义或是表达不到位,倾斜角度一般控制在10°-45°角之间即可。

四、利用变化视点表现场景画面

(一)固定视点,变换视距

所谓视点是指场景画面中角色观看景物的位置点,视距是指角色与景物之间的距离。视点位置保持不变,只变换视距,能改变画面形象的大小。不同的视距将影响到动画影片的节奏和气氛,下面分析一下在场景画面中固定视点,变换视距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1.远视距场景中作拉镜头变化

远视距可以最大化地表现空间画面,从整体上表现场景空间壮观抒情的特征,从而有效地渲染场景大气氛。画面空间中造型景物较多,利用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感描述动画中的事件和景物,以恢弘的气势效果感染观众。在远视距的场景画面中视距较长,但视角较小,主要用于表现连绵起伏的高山、浩瀚无际的海洋、一望无垠的平原以及人声鼎沸的聚会等场景。

2.中视距场景中作推镜头变化

在中视距场景中,随着视距的缩短,景别也由远景向中景转换,一般用于表现场景画面中的局部画面和内部结构特征。中视距镜头的场景画面取景范围比较自由,视角范围内主体面积大,但清晰实在,远景呈现虚幻缥缈的视觉效果,能较好地将背景与人物活动之间的空间关系交代清楚,使画面纵深感加强,以烘托特定空间气氛[6]。

3.近视距场景中作推镜头变化

近视距场景是视距中更短的,视点移到画面最前端,目标主体清晰明确,主体物形象在画面中占较大部分,主次关系层次分明,一般用于体现重要情节,对造型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场景中的结构细节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场景中进行近视距推镜头变化,能充分利用画面之间的空间指向性,将物体的局部体现得富有内涵,使观众得到视觉满足感。

(二)改变视点,设计场景俯、仰透视

动画场景中视点改变,作俯、仰透视的场景,具有促使观众不断调节视觉注意力的作用,并能展示多元化空间,增加视野范围,从而更好地表现角色的运动形式。通过透视可以营造出宏伟磅礴、宽广开阔、甚至恐怖阴森的场景气氛,使注意力产生此起彼伏的视觉变化效果。为了升华剧情,提升主题内涵,一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极度压缩或夸张画面的纵深感。

1.表现宏伟、宽广、高险的场景

仰视是地平线低于视平线、景物高于人的视点位置,下大上小特征明显强烈,常以天空作背景突出主体形象。在仰视构图中,地平线离地面较近,则视点远离地平线,场景中的线条被夸张拉长,场景产生上升运动之势,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一方面可以表现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场景,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仰视的手法表现高大伟岸的人物角色待征。如电影《超人》中,常看到超人离开我们腾空而起的镜头,全都是用这种处理手法。

2.表现恐怖、阴森的场景

在场景中,俯视图结构线性复杂,通过压缩纵线空间,使画面具有恐怖、阴森之感,纵线的压缩越大,人的心理恐怖感越强烈,画面效果就越惊心动魄。在动画影片中常常通过构筑复杂的透视空间的手法,创造出魔幻的世界及恐怖的场景。在表现这类场景时,除了利用透视的原理来制造特定的气氛之外,同时结合暗弱光线的处理来营造气氛,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神秘的色彩,让人回味无穷。透过场景中纵横交错的复杂结构,营造出恐怖与邪恶的感觉,运用这种复杂、立体的气氛来强化影片的悬念和内涵,透视变化越强烈,恐怖、邪恶感就越惊心动魄[7]。

五、结语

动画影视艺术是一门虚构的致幻艺术,创作者要使观众投入到自己营造的虚构“幻梦”之中,首先就要让观众能够相信这种特定的情境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动画影片中什么都可以是虚假的,但空间感一定要真实,这就需要深入地研究动画影片空间与透视的关系[8]。动画透视的表现应注重不同视角、创意以及独特的思维形式,应该摆脱单一视点的局限性,注重分析动画连续画面的构图,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开拓空间想象,通过各种透视法则,处理好造型变化与画面空间推移的关系。通过透视基本原理与画面空间透视规律的有机结合,创新画面组织构图形式,处理好法则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营造出动画场景的空间感,提升动画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向应新:《动画透视教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殷俊、袁超:《动画场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3]顾严华:《动画场景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4]韩笑:《动画场景设计》,京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5]陈伟、张庆春:《动画编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6]晓鸥、张天晓、舒霄:《动画设计稿》,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58-59页。

[7]赵颖:《动画透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页。

[8]陈昌柱:《动画透视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视距视点景物
景物描写——雨
景物描写——风
写写冬天的景物
俄罗斯
一种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算法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汽车与安全(2017年9期)2017-09-29 01:36:57
浅谈道路设计中的停车视距与验证
居业(2017年5期)2017-07-24 13:56:27
景物描写要准确
读写算(中)(2016年9期)2016-02-27 08:47:37
视点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2